农信机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的困难与对策

2021-11-03 01:44王岩妍
中国民商 2021年10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

王岩妍

摘 要:自普惠金融概念提出以来,我国大力倡导普惠金融发展,相继推出各项政策及举措。农信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高度重视履行社会责任,为普惠金融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是,仍应深刻认识到在金融服务使用率、信用信息及同业竞争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阻碍,需要通过强化科技支撑,加速推进客户建档,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提升宣传实效,构建良好外部环境等方式,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推动普惠金融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信机构;普惠金融;困难与对策

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也是金融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农信机构多年以来坚守支农支小定位,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是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力量。然而,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机构,农信机构需要同时满足其自身经营和生存发展需要,达到监管对商业银行的考核指标要求,维护和保障股东利益,从而通过其自身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确保普惠金融服务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多年努力,农信机构虽然在普惠金融发展上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内外部压力和困难,亟待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解决难点、痛点问题,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

一、普惠金融概念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农民、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虽然以实现贫穷解除及社会平等为首要任务,但普惠金融不等同于慈善金融或者公益金融,金融机构亦不是慈善机构或救助会,而是为了帮助低收入群体实现造血功能,把政策引导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之下,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确保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是落实国家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内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决议中首次正式提出“普惠金融”,体现了党中央关心和服务民生的决心。自此,国家各类普惠金融政策相继出台,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实施,普惠金融成为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是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创业创新、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是农信机构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

近年来,金融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金融服务的普及率不断提高,但金融服务发展与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农村贫困地区及城市低收入人群的金融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农信机构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覆盖城乡、点多面广的优势,配置和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到三农、城市低收入人群、小微企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普惠于民,对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是农信机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当前,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互联网金融公司异军突起,金融资源分流问题日益严峻,客户融资渠道多元化,金融机构获利空间不断收窄,银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农村金融机构面向的客户群体以县域和农村为主,因不具备国有银行和其他大型股份制银行的规模经营优势,经营成本普遍偏高,在银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面对如此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农信机构需要坚守支农支小定位,开拓思想,创新技术,借助外部数据资源,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深耕细做农村金融市场,深入挖掘分析小微企业及扶贫产业,优化客户结构,走差异化的特色经营发展之路,不断提升农信机构核心竞争力,实现稳健经营发展目标。

三、农信机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金融服务的覆盖率与使用率不匹配

L省农信集中资源向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截至2020年6月末,全系统共有营业网点2185个,布放自助设备2500余台,金融服务覆盖市内主要街道和全部农村乡镇,通过机构、各类电子机具和附近网点等方式覆盖行政村11000余个,基础金融服务网络已实现全方位覆盖,普惠金融服务的作用已经显现。但是,由于金融知识了解相对较少,使用电子金融服务的意识相对薄弱,在了解金融知识和操作金融工具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金融服务电子机具使用率不高,金融服务受益群体与普惠金融发展目标存在差距,推进普惠金融发展任重道远。

(二)普惠金融服务对象信用信息存在缺失

小微企业方面,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服務平台,用于融资前综合评价和调查的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存在企业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不充分等情况,导致了银行资产风险加大。农户方面,我国农村地区信息缺乏,虽然近几年农信机构已经加大力量投入农户信息采集工作,但由于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的欠缺,部分无贷款或无贷款需求的农户,不愿透露个人信息,或对自己的信用记录并不关心,存在家庭资产、收入等信息填报不实或缺失的情况,信用信息质量不高。此外,由于个别信息采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为完成采集任务片面追求速度,导致对农户的信用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等调查不实不细,影响了农户信用评价标准。

(三)同业竞争加剧给农信机构生存发展带来更大挑战

农信机构自成立以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将服务“三农”、服务县域、服务小微企业作为主责主业。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监管部门加大了对银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监督考核力度,要求大型银行下沉服务重心,提升小微和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并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民营银行等为小微企业、“三农”和城镇居民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各家银行纷纷投入普惠金融工作,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利用技术和成本优势,发挥规模效用,加速割据农信机构小微企业、县域和“三农”主市场,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且监管明确限制了农商行新增可贷资金用于当地的比例下限,并提出涉农与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普惠型农户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且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超过80%的,涉农与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要持续增长等要求,农信机构服务区域和范围、客户市场和盈利空间相较与其他银行相比存在明显限制,加之农信机构涉农、小微等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主要服务对象普遍经济实力较弱,抗风险能力不足,一旦出现风险,银行债权资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对银行经营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和资金损失,进而构成农信机构生存发展的更大挑战。

四、农信机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科技支撑,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一是加强对金融科技的应用。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基础,整合行内外信息数据资源,深入分析挖掘,一方面提升线上获客和精准营销能力,另一方面提升风险防控水平,同时也为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模式提供技术保障。二是加强需求调研,注重差异化服务。应在深入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基础上,针对普惠金融客户群体融资特点,创新和营销与之需求匹配的产品和服务,如对贫困群体,应以政策扶持为主,提供贴息类信贷支持;而针对小微企业,则侧重制定合理、可行的融资方案,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周期对资金使用的需求,合理侧算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和还款计划,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资金周转使用率。

(二)扎实推进客户建档,优化农村信用体系

一是充分发挥农信机构点多面广人缘地缘优势,加快实施客户建档,了解和掌握客户资信情况,为深耕细作农村金融市场打牢基础。二是需要加强与基层政府的协作,完善农村居民信用档案,建立信用评价体系,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三是强化对信息采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信息采集人员业务水平、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信息采集质量,同时,加强对采集信息的后评估和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建立奖惩约束机制。

(三)拓宽涉农抵质押物范围,提升信贷资金可获得度

一是应积极探索与农村产权改革相配套的担保模式,持续完善担保体系,如探索养殖圈舍、温室大棚、生猪等活体禽畜等抵押融资,提升信贷资金的可获得度。二是取得地方政府防险保障。新的抵押物类别也带来了新型风险因素,以活体抵押为例,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涉农主体信用不足的问题,但由于其押品的特殊性,在贷前押品价格评估和贷后管理上均存在诸多困难,银行存在资金损失风险,因此,农信机构在创新担保方式,破解担保难题的同时,应积极寻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共同探索加强涉农贷款防险增信的保障措施,有效防范信贷风险。

(四)提升宣传实效,建立金融知识宣传长效机制

一是与政府有关部门及监管机构等协同开展金融和信用知识普及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实例强化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营造诚实守信社会风尚。二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教育,注重培养和选拔具备专业水平的员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与乡镇扶贫干部等共同组建志愿者队伍,深入金融知识薄弱地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金融知识,宣传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知名度,消除客户使用电子金融产品的顾虑,提高普惠金融服务使用率。此外,要同时加强征信知识宣传,进一步提升公众信用意识,构建良好信用氛围。三是利用新闻媒体、自媒体公众号等渠道,有效拓展宣传覆盖面,扩大社会影响力。

(五)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合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

普惠金融发展离不开政府相关机构和部门的支持,因此,建议政府和监管机构在加大普惠金融推广力度时,充分考虑农信机构主要客群的经济实力和风险等级等客观因素,给予农信相应的包容政策和保障机制,从而确保银行能够提供可持续的普惠金融服务。一是制定差异化扶持和考核政策。在税费缴纳、财政补贴、不良贷款核销、再贷款、再贴现等方面,给予农信机构差异化政策安排,在强调包容性、适度放宽不良贷款容忍度的同时,也能出台相关措施为维护农信机构资产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二是探索建立风险缓释和补偿机制。农信机构为履行社会责任发放的贷款普遍存在风险高、收益低等特点,对此类贷款可考虑以财政资金為依托,增强国资背景的投融资机构提供担保,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缓释因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带来的风险。三是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建议整合工商、税务、司法、征信、房产等相关渠道客户信息,并与银行实现数据共享,提升客户信用、纳税、资产等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健全信用评价体系,有效防控因客户信息不对称给银行带来的经营风险。四是营造良好的产权抵质押处置环境。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抵质押物确权、评估和交易等操作规范,为普惠对象抵质押物处置营造健康、规范的法律和市场环境。

五、结束语

普惠金融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着普惠金融的广泛和深入发展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势必会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金融机构需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主动创新、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加强自身体制机制建设,完善服务和产品体系,迅速应对和解决各类难题,提升经营管理和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做好三农、扶贫和小微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构建健康、规范、良性的普惠金融市场,真正让广大民众共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国政府网.2016.1.

[2]王金山.发展普惠金融是农商银行的责任担当[J].银行家,2019(9):36-39.

[3]赵家春,王红.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包头市土右旗为例[J].科学与财富,2015,7(z1):125.

[4]陈清民.《关于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坚守定位强化治理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意见》解读[J].时代金融,2020(05).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
关于校园资金互助平台模式的研究
对临泽县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的调查
普惠金融的研究进展
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小额信用贷款行业竞争战略分析
建设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思路与对策
普惠金融下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剖析
国内P2P平台风险控制比较分析
欠发达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普惠金融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