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管理

2021-11-03 16:54李慧
装备维修技术 2021年38期
关键词:施工管理

李慧

摘 要:现在相对较高的建筑物正在慢慢出现,采用基础板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并具有很好的效果。但与其他混凝土工程一样,在施工过程中,水化热会聚集在混凝土中,使其难以向外辐射,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大。混凝土的不均匀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系数是混凝土温升和温降的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开裂等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否则浇筑后特别容易出现裂缝,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要严格要求你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

导言

经过长期的发展,混凝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建筑材料,发展出具有不同特性和功能的混凝土材料,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特别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结构的强度,为现代建筑的建设提供了可能。在建筑基础底板的施工中,通常采用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是由基础楼板的结构特点决定的。对于混凝土结构,当截面尺寸不小于1m,内外温差可超过25℃时℃,它可视为大体积混凝土。以下是对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特性的详细分析:

1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概况和主要施工特点

1.1基本概况

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是指混凝土最小结构不小于1米的类型。同时,如果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受到水分的影响而引起温度变化或收缩裂缝,则混凝土结构也是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不仅具有体积大、结构厚的特点,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更高,水化热更高,温度变形概率更大。在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如果大体积混凝土的平面尺寸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控制,就会出现裂缝收缩现象,建筑基础底板混凝土结构内部和表面的温差在时间的作用下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基础板会出现裂缝现象,影响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1.2主要结构特点

1.2.1高标准和高要求

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大体积混凝土具有明显的厚度和体积。所以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同声传译时,实际施工标准和要求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结构。

1.2.2高完整性要求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体积大、厚度大,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大量热量会聚集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使混凝土损失相对较差,并加大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造成混凝土裂缝。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其完整性要求非常严格。

1.2.3水平分层施工要求明显

由于水泥水化热效应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极易出现,采用水平分层施工技术可以直接降低水泥水化热现象的影响。因此,水平分层施工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是显而易见的。

2大体积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2.1水泥

由于水泥的水化反应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温度裂缝的关键因素,因此低水化热通常被作为水泥材料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实际应用中,可选用低热水化水泥,适当加入粉煤灰、矿渣粉等外加剂,抑制水化反应,降低温度裂缝的发生概率。

2.2骨料

首先,对于细集料,对含泥量和粒径有相应的要求。含泥量过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合理选择粒径较大的细集料,不仅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水用量,而且可以削弱水化反应;它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硬化过程中体积收缩的影响。其次,对于粗集料,级配和粒径是主要影响因素。良好的级配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较大的粒径有利于减少水泥用量。因此,宜选用级配连续、粒径较大的粗骨料,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2.3粉煤灰

为了优化混凝土的性能,通常需要添加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对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抗渗性有显著作用,对水化反应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它可以限制混凝土初期内外温差。粉煤灰掺量应科学分析。如果控制好粉煤灰的掺量,过多的粉煤灰会产生负面影响。

3大体积混凝土在楼盖中的应用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应用于楼板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施工工艺。

3.1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施工分析首先分析了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建筑通常覆盖许多大型住宅楼、酒店和超市,设计面积很大。基板的面积和厚度必须事先进行分析和考虑。首先,水泥类型的最佳选择。混凝土施工技术离不开对材料质量的控制。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特别要克服以下问题:选择合适的水泥型号,即水化热低的水泥,如火山灰、矿渣水泥是最佳选择。另外,还应加入混凝剂,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水化热。选用大直径、高质量的石材更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在将混凝土浇筑到模具中之前,必须考虑温度和保温控制。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内部温度应低于表面温度,保温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然后,减少混凝土用量。在地下室施工中,必须选用抗渗性和耐久性好的混凝土,以充分利用混凝土泵送的便利性。使用的数量最终保证了整体质量水平。最后,在骨料的选择上,要认真核对和筛选总量,确保膨胀系数受总量的适当控制。

3.2 现场浇筑过程分析

为提高最终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浇筑程序进行混凝土浇筑。一定不要错过任何东西。第一步是浇注核心墙,然后浇注柱和梁。建筑墙体浇筑过程中,浇筑高度45cm,浇筑厚度8cm,浇筑间隔控制在2小时以内。浇筑柱前,调整模板表面,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待板坯凝固后继续浇筑。在建筑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先在原有浇筑层内浇注新的混凝土。有必要对具体操作过程进行分析。在建筑物中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需要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机器并联在地板上。地板质量初始设定时,观察时间为8小时。为了达到初凝效果,必须考虑和分析道路失稳和人为因素。

3.3振动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有必要分析预防措施,以便更好地保护整个建筑。若采用插入振捣棒的方式进行振捣,一旦上一浇筑层有一定的倾斜度,则使用多个振捣器,分别设置在斜面的底部和顶部。振捣棒有效放置在混凝土压实处。分析了实际振动施工过程,考虑了坡脚混凝土的堆积。因此,卸料时进行振捣作业时,应将整个边坡混凝土均匀覆盖并振捣。振动过程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以免产生微弱的振动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最佳振动时间控制在30秒左右。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分层浇筑法,在振动工艺控制中应严格控制振动棒的插入深度。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宜插入一般振动器,即5-10cm,可插入底部混凝土。值得注意的是,振捣过程中不能搅拌,否则将直接影响实际振捣的质量效果及以下混凝土的质量水平。振捣时不要碰钢筋、模板和一些预埋件。否则,环节中的任何错误都可能需要重新处理,这将进一步延误施工队伍的进度。

猜你喜欢
施工管理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