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结婚,却一点儿也不妨碍我热爱小婚家

2021-11-03 19:27姜榆木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任由缘分杂志

姜榆木

与《婚姻与家庭》杂志结缘,是从身边同事纷纷向我借钱开始的。为何大家都找我借钱?不是因为我赚得多,而是只有我没结婚的对象,没买房的打算,因此有更多的存款。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一种被同龄人抛却的焦虑时刻萦绕着我,直到偶然间看到小婚家刊登的文章,这种焦虑才得以缓释。

作为单身男性,我在小婚家的读者群体中应该属于较为另类的那种,但这不影响我从小婚家的文章中汲取营养。

我父母的思想是偏传统的,读书时对你的恋爱严防死守,毕业后恨不能你立刻结婚成家。我爸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放在以前的话,像你这么大还没结婚,做父母的脊梁骨都要被邻居戳穿了。”诸如此类的催婚,我一直不予理会,但这背后是一种对抗,带着偏执的成分。

直到接触小婚家的文章,我才明白,婚姻并非人生一个必然的选项,而是幸福以其自然而然的姿态呈现的结果。两个人的幸福是一个人幸福的补充,而非必要条件。换言之,除非努力让自己先过得幸福,否则,婚姻不会改变任何现状。

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包括我在内,会对催婚烦躁不堪呢?并非我们不想结婚,恰恰相反,这种烦躁背后正是一种婚姻使命感的驱遣,因为那些压根没有任何婚姻念想的人早已将各种催逼调成了静音。这并不是说我们就该对婚姻断念,而是当我们不再将各种附加属性投射在婚姻上,才能真正从自我出发去寻觅幸福。

当小婚家引导我想通了这点,我的内心变得无比平静。我翻开许久未看的书,写起许久未做的文章。在出租屋的阳台上,我是孤独的,然而,指尖敲打键盘的韵律滋养着我的内心。看过的每一本书,赚到的每一笔稿费,并没有立刻改变我的生活,却在外界的嘈杂中为我修炼了不疾不缓的心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有着相同热爱的朋友,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拓宽圈子。因为无论对婚姻和家庭有怎样的期望,你都必须先让自己成为和这个期望相对等的那个人。否则,当生活只剩下原地踏步的消遣,缘分就降格为一种被动的安排,或者,大概率人们会在不得缘分眷顾的怨艾中自我消耗。

随着结识的文友和编辑越来越多,一纸约稿函出现在我面前,定睛一看,居然是小婚家!心中有瑟缩,但更多是惊喜。试问,有什么能比从读者成为作者更振奋人心呢?无婚无家的我,虽然很难从自身出发分享关于婚姻家庭的经验,但我有幸走近一些名人的婚姻,去撰写他们的婚姻故事。

为了更好地理解每一段婚姻,我又去研究了《爱的博弈》《亲密关系》等相关专业书籍。从小我们都沉醉于童话故事,觉得爱情能超越一切,长大则会任由现实戳破幻影,婚姻观被门当户对、原生家庭等因素左右,并以此作为自我成熟的标志。

大多数人对婚姻的理解到此为止了,可当我们真正走近形形色色的婚姻会发现,爱情仍是婚姻的本质,区别在于有些人把爱情当成不负责任的理由,在不断索取中任由爱情被磨灭,而有些人则把爱情当责任,努力创造物质条件来让爱情发挥作用。這种感悟让我越来越对婚姻产生一种理性的向往。

如今,我知道自己在慢慢变成更好的自己,所以,我对未来的婚姻不是顾盼垂怜的姿态。当一个人知道想要怎样的生活,他就能承受任何挫折,因为会有种信念支撑他一直坚持。而这份信念,我不得不说,是《婚姻与家庭》杂志最初给予我的。如今,我更是在给小婚家写稿的路上收获了很多成长。

最后有些恍惚,最近才知道小婚家已经36岁了,在此,感恩小婚家陪伴几代人走过的岁月。祝愿小婚家的读者和编辑们都能拥有美满的婚姻和家庭,收获抵御人间风雨的力量。祝愿杂志越办越好,不仅在过去陪我走过孤独的时光,将来也能见证我和那个她相守的余生。

猜你喜欢
任由缘分杂志
石头
渴望一场雨
FATE, PLAY, LOVE
天赐的缘分
杂志收纳碗
遇见
写给一群羊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再跪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