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坡的“苹果狂人”

2021-11-03 21:51王秋萍关望洁
果农之友 2021年10期
关键词:示范园果农新品种

王秋萍 关望洁

在山西省大宁县,说起贺建生,很多人并不陌生,特别是果农朋友、乡村干部对他更是熟悉。这是因为,作为大宁县科技发展中心主任的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新“优质苹果基地”“苹果科技示范园”,用新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推动大宁苹果提质增效,用科技之力引领果农脱贫致富。在贺建生的办公室和家里,到处都是有关苹果科学技术的报刊书籍;与贺建生交谈,三句话离不了苹果这个话题,就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都夸他,说起苹果来比专家还内行;每到果园里,随时随地手把手地对果农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图1);找县领导汇报工作,谈的最多的就是大宁县的苹果产业如何发展,果农技术素质如何提高……。年逾半百的贺建生就是这样,“如痴如醉”地奋斗在大宁县推广苹果栽培技术的第一线,他风里来、雨里去,为果农办实事、解难题,不厌其烦地讲科技、传技术、教管理、做示范,与果农真心交朋友。大家戏称贺建生是“苹果产业的科普狂人”。

1 苹果产业要发展,科技先行作保证

大宁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南端、临汾市西陲,平均海拔1000米。地处苹果生产的黄金地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具有生产高端优质苹果的独特优势,但多年来大宁县发展苹果产业几起几落,没有达到群众致富的目的。2007年,贺建生被任命为县科技发展中心主任,他结合大宁县情特别是自然条件优越,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经过分析、鉴别、比较,确认“要致富栽果树”仍然是大宁广大农民尽快脱贫致富的一条“金光大道”。而苹果产业发展不起来,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把科技变为生产力,全县普遍存在果树品种落后、果园管理粗放、栽培技术不到位等问题。如果引进高端优种、严格科学管理,一定能够获得高额收益,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于是,贺建生有理有据地向县政府递交了“大宁县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的可行性意见”,得到县领导的充分肯定。思路理清了,如何才能转化为自觉行动?贺建生规划了自己“两步走”的路径。第一步,“打铁先得自身硬”,先把自己变成内行。他多次走访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地参观陕西乾县、山西吉县等苹果发展先进地区,学习了解种植经验、经营方法、操作技术等前沿发展科技。第二步,他非常了解农民“眼见为实”的现实心理,决心在全县创建“苹果科技示范园”,以榜样的力量调动群众主动发展高端苹果的积极性(图2)。

2 创建科技示范园,分门别类树样板

2014年,贺建生抓住全县大力发展苹果产业的机遇,在全县大搞苹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建设。一是协同三多乡在太仙村建立了千亩连片矮砧苹果示范园,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技术援助下,采用新品种、新技术创建了千亩矮砧密植优质苹果基地。为了打消该示范基地果农的重重顾虑,他亲自组织带领百余名果农到全国苹果生产先进县陕西乾县参观大面积的矮化优质苹果园,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群众吃下了“定心丸”,增强了果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苹果示范户高云录栽植6亩矮砧苹果树,第四年就果实累累,亩收入达8000余元。太仙村人均果园面积达到了3亩,成为名符其实的“苹果村”,昔日的穷山村因近年来苹果产业迅速发展而声名鹊起。二是面对大宁县旱地果园多的现状,在昕水镇东铁角村建立“旱塬苹果示范园”,贺建生借鉴外地经验,提出10亩果园修建一个约蓄400米3的水池,挖坑后用塑胶防渗膜铺设,充分收集雨水。(修这样一个蓄水池,连同配套的滴灌管道、混合罐、水泵、电机等全套设施总共只需投资1.7万元左右,经济实用)。初步实现了塬面旱地小面积果园旱涝保收、稳定增收。三是在昕水镇麻束村建立“有机苹果生产示范园”,面对苹果市场竞争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和大宁县发展“优质出口水果园”基地的需要,贺建生牵头提出建立有机苹果生产示范园并付诸实施,该示范园侧重展示纯天然、有机化、水肥一体管理科学栽培技术。通过示范带动,昕水镇的麻束村、太德乡的茹古村、曲峨镇的布业村、徐家垛乡的云居村、太古乡的处鹤村被原国家质监总局认定为优质苹果出口基地。四是在苹果主产区分别建立几个“苹果管理技术示范园”,各个示范园侧重面有所不同。曲峨镇布业村“苹果科技示范园”侧重展示精修、精剪、整形整枝,果树全程科学管理技术;徐家垛乡云居村“苹果科技示范园”侧重展示密闭果树间伐改造、高砧嫁接优质新品种技术;太古乡仪里村“苹果科技示范园”侧重展示果园防冻、防雹、精细管理技术。贺建生带领他的团队通过创建4大类型“苹果科技示范园”,充分展示和普及了苹果产业的新品种、新技术,使示范成果遍地开花,极大地强化了广大果农发展苹果产业的现代化理念,为全县苹果产业提高了科技含量,促进了提质增效,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目前,全县共发展优质苹果12万亩,果业收入达到了1.12亿元。

3 精挑细选新品种,痴情秦脆抓推广

多年来,贺建生一直盯着苹果产业发展的前沿科技,一心一意谋求大宁苹果产业发展壮大,他不满足于大宁县苹果生产以红富士为主的现状,千方百计要选择一个更适合本土栽植的新品种,但引进了数十个品种都不是太满意。2017年,贺建生再次拜访了陕西乾县试验站站长李新建。李新建用他们科研团队栽植的新品种苹果招待他,并且向他介绍,这个苹果品种叫秦脆,品质极佳、爽脆甘甜,且果形优美、色泽艳丽,耐运输、耐储存,是目前市場上最受欢迎的新品种之一。最主要的是它上市早、见效快,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盛果,收益高,是矮化优质苹果的优秀代表产品。当时秦脆接穗非常紧俏,贺建生凭借多年与乾县试验站合作的良好关系,拿回了足够20亩的秦脆接穗,在东铁角村安排嫁接培育,着手建立起矮化秦脆苹果试验田。贺建生关心秦脆苹果试验田胜过亲生儿子,通过多次对比试验摸透了秦脆苹果在大宁县的表现和栽培技术,他总结秦脆为“三好”苹果,即好管(栽培管理可以实现省力化)、好看(果形高桩外观特别漂亮)、好吃(吃起来脆、甜、香,品质一流)。2019年挂果后,贺建生拿着大宁产的新品种秦脆苹果,到省、市、县让有关领导和专家品尝,大家都赞不绝口,支持鼓励他尽快推广,这让他底气十足、信心倍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9月,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岗位上退休的大宁县原县委书记杨家洪得知这一消息,不顾82岁高龄,立即联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家教授组成考查团队,亲自带队来大宁进行实地考察,并提出院县共建的建议,在大宁建百亩矮砧苹果高效基地,辐射带动千亩精品果园,助力贺建生推广发展秦脆,让大宁果农早受益、早脱贫、早致富。在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积极支持下,贺建生信心十足地编织着五年内要使秦脆苹果在大宁县推广15万~20万亩的宏伟蓝图(图3)。

如今贺建生因年龄关系,本该退居二线了,但由于他在大宁县发展苹果产业上做出突出贡献,县领导破例保留他的领导岗位,继续让他主抓全县苹果产业发展,贺建生的干劲更足了,更加痴情于苹果产业了。他仍然马不停蹄地奔波于推广苹果新品种新技术的第一线,他的脚印遍布全县的沟沟洼洼,他的汗水洒遍了每一个果园的角角落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宁苹果别样红!一幅优质苹果之乡的美丽画卷,正在贺建生及其团队的“科技之手”的描绘下向世人徐徐展开。

猜你喜欢
示范园果农新品种
基于Logit-ISM模型的果农电商参与行为研究
看禾选种
示范园里绿意浓 设施农业促增收
关于印发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名单的通知
果农之梦
山西四园区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河南省6家单位入选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苹果树一生都在做减法
偷摘葡萄的狐狸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