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构建的思考

2021-11-04 01:25刘晓红
教师博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钝角锐角直角

刘晓红

(南昌市青山湖区教研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6)

“角”有两个层面的定义:一为直观静态层面,即“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作角”;二为动态层面,即“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对于角的学习,小学生主要经历两个学段:第一学段,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角的存在,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二学段,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角与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这两个阶段的目标,呈现螺旋式上升的递进。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单元教学,属于第一学段。本学段的具体教学要求是积累感性认识,形成初步表象,其外在的表现就是“能识别”“会比较”“会画图”。

一、整合经验,获得认知

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角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借助这一优势,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角,让学生经历由实物到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找角、做角、围角、画角、比角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在动手中思考,完善角的认知。同时,学生已具备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学习经验。因此,教学中笔者尝试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使学生充分获得角的认知,从而明晰角的特征,凸显角的本质。

二、整合目标,丰富认知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全面地认识角,丰富角的认知,笔者针对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合了三个教学目标。

1.目标一: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的各部位名称,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学会用尺画角。

2.目标二:经历观察、操作、交流、比较等活动,培养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目标三: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整合素材,凸显本质

笔者根据整合的教学目标,选择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明晰角的特征、凸显角的本质的素材,并安排了两大操作活动(见下表)。

操作活动活动一:制作直角材料选择圆形纸片、钉子板、吸管活动二:制作锐角和钝角吸管教学目标认识“直角”,凸显直角的属性和特征观察角的变化并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感知锐角、直角、钝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教学案例设计

(一)观察生活,引发思考

1.创设问题情境。

(课件出示插着两根吸管的橙汁图,如图1)

图1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杯橙汁,橙汁里放了两根吸管,如果要喝这杯橙汁,你们会选择哪一根呢?为什么?

预设生1:我会选择那根可以弯曲的,可以弯曲的吸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预设生2:可以弯曲的吸管还可以根据我们的需要调节角度。

预设生3:那根直的喝起来不方便,要站起来喝。

2.引发思考:吸管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非常普遍,一个直直的吸管稍加改动,就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你们知道与那根直的吸管相比,这根可以调节的吸管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吗?它调节的又是什么呢?这根吸管里面蕴含怎样的数学知识?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展开今天的新课。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角

1.折一折。

(1)请学生把一根直的吸管折成其想要的角度。

(2)展示学生折的角。

①展示学生折成的大小不同、开口方向不同的各种形状的角。②选出有代表性的锐角、直角和钝角展示在黑板上。

2.指一指。

(1)提出问题:这是三个同学折出的角,谁来指一指他们折出的角到底在哪里?

(2)提出疑问:难道角就是一个点?

(3)交流后得出:角不仅有点,还有两条直直的线。指角时先指出角的点,再指出角的两条线。

3.找一找。

(1)(利用课件,出示主题图)这些角呀,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校园,看看谁的火眼金睛能发现它们?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并说一说:你们能在哪些地方找到角呢?(课件同步演示角)

(3)这些角十分顽皮,它们不光藏在校园中,还躲进了我们的教室里。你们看,数学书的封面上有角吗?角在哪儿?请大家伸出食指,跟老师一起来找一找。(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指角,同时规范指角的方法)

(4)让学生用手指靠一靠角尖尖的地方并说说:你们有什么感觉?

(5)同桌互找教室里的角,教师注意纠正其指角的方法。

(三)明晰特征,揭示本质

1.制作直角。

(1)活动任务:选择喜欢的材料(钉子板、圆形纸片、吸管),尝试用各种方法制作直角。

(2)活动要求。

①做一做:从学具袋里自选材料做直角。

②比一比:用三角尺比一比是不是直角。

③说一说:同桌互相介绍自己做的直角。

(3)展示、交流。

①预设学生作品一:在钉子板上用皮筋做直角。

呈现同学们用皮筋做成的各种各样的直角,他们画的都是直角吗?为什么?(和开口方向没有关系)

说一说:在钉子板上用皮筋做直角要注意些什么?

②预设学生作品二:用圆形纸片折出直角。

(4)判断:变换角的方向,它还是直角吗?为什么?

(5)观察与思考:做角的材料不一样,呈现的“直角”边长也不同,什么却始终不变?

2.制作锐角和钝角。

(1)提出问题:你们能做一个比直角小或比直角大的角吗?

(2)活动要求。

①做一做:只选用吸管做比直角大或比直角小的角。

②比一比:用三角尺比一比。

③说一说:同桌互相介绍自己做好的角。

(3)展示、交流。

比直角大的角,你们刚才是怎么做的?怎样做一个比直角小的角呢?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4)带着问题自学:比直角小的角叫作什么角?比直角大的角叫作什么角?

(四)内化提升,找角

1.找静态角。见图2、图3、图4、图5。

图2

图3

图4

图5

2.找动态角。

课件出示折扇和剪刀。折扇的扇边绕着扇柄旋转打开;剪刀慢慢张开。你们能找到角吗?

指出生活中有些物体在张开、合拢时会产生出角,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课件演示游乐场大摆锤、荡秋千的运动轨迹)

你们从上面这些物体中能找到角吗?生活中还有哪些也是通过物体运动轨迹产生角的呢?(课件演示钟面的指针转动、跷跷板运动产生的角)

猜你喜欢
钝角锐角直角
好玩的锐角
多少个直角
皮皮和胖胖的困惑
锐角寻亲记
在“拼”中解决问题
一群人的狂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单元自测题
巧摆直角
画角数角收获大
拨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