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艳清:共创一片森林山水

2021-11-04 15:42王碧清
中华儿女 2021年18期
关键词:通州区团委工作

王碧清

汽车行进在北京通州区张家湾镇村落间,西定福庄村、里二泗村、张湾镇村……车轮驶过的座座村落,韩艳清都很熟悉。有的路略窄,遇上车流,车速慢了下来,她已习惯,并可准确评估判断接下来的路况。自2003年在张家湾镇政府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后,“在路上”成为她的常态。

韩艳清是通州人,小的时候跟随父母工作的轨迹,扎根在张家湾镇。从北京农学院毕业后,她考取北京市公务员,选择留在张家湾。张家湾镇位于通州区中南部,地理位置独特,有“大运河第一码头”之称。史地民俗专家王永斌所著《历史上的京畿码头——张家湾》写道:“官船客舫,骈集于此,弦唱相闻,最称繁盛”。“万州骈集”也是通州八景之一。

2015年7月,通州区正式成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新任张家湾镇政府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的韩艳清,也多了一重角色,担任上店村党支部书记,负责在新规划、新发展格局下上店村大小事宜。

几座村子相距不远,大概十几分钟车程后,抵达上店村。上店村被列为提升张家湾居民生活环境的“东六村”之一。如今,这里已不见“工业大院”气息,部分区域围着栏板,张家湾公园二期正在建设中。张家湾公园共分三期,总面积达1万亩,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环城绿色休闲游憩环”中最大公园。

村子里因美丽乡村环境提升、垃圾分类等工作开展,更加宜居。道路变得宽阔,房屋修建得整齐,墙壁张贴着宣传海报。不同颜色的垃圾箱整齐陈列于主街道,临近傍晚,环卫工人正在进行清扫工作。最初,村民们并不适应近两百家工厂的腾退,如今腾退后的4000亩土地都是绿地,大家紛纷感叹,环境明显变好,“出门就是公园”。

在张家湾镇党建活动工作点之一的“咱家书房”内,韩艳清讲述起自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基层党组织不断凝心聚力,见证村落巨变,以主人翁精神,共创城市副中心美好新生活的奋斗历程。

紧跟时局,勇毅前行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的确立,通州区各项工作迎来新发展局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也在张家湾镇落地生根。韩艳清明显感觉到,对于审核入驻张家湾的企业,有更加严格的规定和标准。2015年下半年,她被下派至上店村,负责张家湾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同时,重点负责上店村内企业管理、有序腾退等工作。

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历经四次审议、两次公开征求意见,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于企业污染主体,有“按日计罚”,罚款总额上不封顶等明确规定。在张家湾镇,部分企业也会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在不同大气污染条件下,非满负荷生产。

严管企业、配合城市规划逐步完成腾退任务,韩艳清的内心经历挣扎。2003年起,她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后,与同事开着一辆桑塔纳,四处了解闲置地块基本情况,为咨询的企业提供闲置资源和政策指导,并主动寻找适合入驻张家湾镇的企业,虽然过程辛苦,但充满成就感。2007年,韩艳清怀着孕,依然风风火火,竭力帮助一家生产玻璃幕墙的公司从十几个地块里面,选定了上店村。她亲历这片土地上多家企业的落地生根,以及发展壮大。

到2015年,上店村已入驻200余家企业,涵盖门窗、玻璃制造、食品等多个行业。在张家湾镇57个自然村里,规模、数量属于前列,逐步形成了“工业大院”发展态势。上店村工业发展鼎盛时期,当地由原本1700余人,增至 4000余人,税收达千万元级。

工业生产带来污染,转型伴随阵痛,却势在必行。一次,按照大气污染治理相关规定,部分工厂要实行半停产状态。一天夜里约11点,韩艳清接到一家食品厂负责人电话,“韩书记,能不能帮我们说一说,不要让村民阻碍生产”。原来,村民们看到工厂在夜间恢复生产,将自家车辆停放在厂房出入口。韩艳清内心纠结,她理解企业的生产压力,当时临近中秋,企业前期签订了大量生产订单,加班加点开工,才能完成采购合同,但夜间开工确实不符合规定。经过韩艳清反复沟通做工作,该企业做出让步。韩艳清说:“沟通过程中会发现,企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我们的服务不是冷冰冰的,会积极帮助企业想办法。”

那一时期,韩艳清等村干部很难睡个整觉,无论再晚,接到电话,有问题就要立即解决,“我们确实会面临尴尬局面,村干部没有执法权,但时间不等人,来不及逐级上报至区级环保部门。大家就积极去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得罪不少人,但我们还是坚持用负责任的态度和有温度的行为赢得大家理解,尽可能减少他们的损失。企业负责人也明白,这是为了这个区域发展需要”。

2019年起,“工业大院”腾退工作密集推进,韩艳清等8名村干部一家家企业去沟通。为帮助企业寻找新厂址,韩艳清和同事全国各地到处跑。“这当中有一些特殊行业,比如食品企业,会涉及到各种许可证书,新地址是否能获得生产资质也是需要考虑的。我们都积极去对接,要扶上马、送一程。”韩艳清说。

一方面是企业腾退,与企业主进行沟通,另一方面,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村子里居民区1.5万平方米“私搭乱建”区域需要拆除,韩艳清等村干部又和村民们逐户协商。

最初,部分村民门户紧闭,甚至有的人家“开门放狗”。有的村民在家门口修了旱厕,直接质问:“这拆了,我们怎么上厕所?”对于有实际困难的,韩艳清等就想各种办法,寻求镇里支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难题。比如,建立临时厕所,确保水电供应。看着村干部们在酷暑天气中忙碌奔走、真心付出,村民们变得主动配合,还拿出自家冰棍、饮料给他们喝。“那不是一瓶水的问题,那一刻会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韩艳清回忆。一个月左右时间,上店村完成该项建设任务,村庄面貌更为美观。

汇聚多方力量,共建美好张湾

2016年8月起,韩艳清又肩负起张家湾镇团委书记一职。热情开朗、擅长活动策划、她迅速适应了新角色。她还记得刚负责团委工作时,经验丰富的团干部对她说:“团委的工作是个良心活儿,没有特别的硬指标,但是工作开展得好与不好,效果截然不同。”

做事始终追求卓越的韩艳清,向着“效果更好”的方向前进。她将已有工作经验融入团委活动,凝聚来自机关、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方面的青年力量,共同参与张家湾镇建设发展。“尤其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主题团日活动,让大家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副中心的青年所肩负的责任,通过彼此交流,共享先进思想和工作经验”。韩艳清积极对接非公企业,搭建平台,“比如来自医药企业、服装企业等非公企业青年,虽然他们不是张家湾本地人,但是同样深度参与地区发展,每一名工作生活在张家湾的青年都可以为这里的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事”。

韩艳清沟通联络,志愿工作有序开展。团干部们同民政、残联、司法各部门合作,确认低保、重残,以及服刑人员家庭子女,开展扶贫助困。每一项工作温情而细致。

“在帮助孩子们时,要特别注意不给他们贴标签,他们也不希望被区别对待,不必让更多人知道这件事。虽然是去帮助他们,但要注意把握度,让孩子们在心理上可以接受”。遇到个别需要帮助的贫困儿童、贫困大学生,每当韩艳清提出需求,总有爱心企业积极站出来,贡献一份力量。一双田径运动鞋、一身新的面试西服、一座新改建的厕所……实实在在的改变正在发生,温暖的力量凝聚成更多善意与正能量。

韩艳清思维快,开展团委工作灵感不断。“少年强,则国强”,她决心为张家湾青少年创建更美好成长环境。尤其在村子里,信息相对闭塞,孩子们在寒暑假多处于“放养”状态。她先后创立“张家湾小主人”“上店小主人”项目,“让孩子们从小明白自己是张家湾的主人,未来发展要靠孩子们自己”,“让我们张家湾的娃更优秀,让副中心建设因我们而更加美好,共同实现中国梦”。

第一次策划参观张家湾博物馆,30人的名额没有报满,韩艳清有些受挫。不过,她没有放弃,一周接一周,继续寻找适合的场地和活动资源。“走进宋庄张建举公益美术课堂”“参观邴锋工作室共绘中国龙”“兰竹体书法公益课堂”“扮美家园,送清凉感恩行动”“职业体验之小小银行家活动”“感受军营魅力,送去节日慰问”……一项项扎实丰富的活动渐渐打开孩子们眼界,也赢得家长认可。

有的家长说,“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感觉受益匪浅,通过讲解,发现生活中不同的美,自己也要尽一份力量,多做一些公益的事”。有的家長感叹,“现在的孩子们真幸福,成长的路上有太多的关爱和呵护”。

“今天依然收获满满,和孩子一起成长进步。”

“这么炎热的天气组织这么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非常开心!谢谢老师们!”

……

韩艳清积极推动,逐步形成以镇团委为核心,汇集区域内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学校等建团或未建团的单位,联合开展区域内青少年活动项目,吸引凝聚更多力量,营造培育古镇青少年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创造丰沃的成长土壤。

虽然自2020年3月起,韩艳清不再负责团委工作,但是引领服务青少年成长的热情与责任心并没有减少。她将过去热心公益的青年聚集在一起,建立起“相信我橙”志愿者团队,如今已有近100人规模,“实现同频共振”。爱心义卖、志愿服务、义诊,为需要帮助的老人上门服务……活动形式灵活多样,成为张家湾镇流动的风景和暖意。

涌动不竭的红色动力

回溯每一次张湾镇及上店村历经的重大变革、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虽然坎坷不易,但都能迎来新生机,韩艳清说,这离不开基层党建的引领。依托党支部、村民代表大会,“每一次决策,首先将每一名党员、每一名村民代表的思想统一起来”。

在上店村,1700多名村民中,有60名党员,其中30年以上党龄的党员占一半以上。每一名村民代表由村民推选,每一人代表15户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拆除雨搭、私搭乱建的房屋时,党员干部纷纷表率,一些老党员主动和家人、亲朋好友宣传政策、阐明原因,主动提出“先拆我家”。

通过日常政策宣讲、主题活动,上店村每一名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不断增强,明显感觉到,“自己要更加优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群众游行活动中,韩艳清担任“人类命运共同体”群众游行方阵张家湾中队常务指挥。上店村支委王金龙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这年,他也参加了游行活动,激动地挥舞着双臂,走过天安门广场。当年9月1日至10月7日,韩艳清担任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的城市志愿服务站站长,组织筛选和培训了100名志愿者,为南来北往、全国各地的游客提供便民志愿服务。无论是参加群众游行,还是做志愿服务,大家都在积极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奉献着共建文明城市的担当与热忱。

2020年大年初二起,上店村开始设立卡口,严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年近70岁的朱炳义老人坚持一年义务执勤,风雨无阻。在党员活动分享会上,问到坚持服务一年的原因,他说:“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要让大家看到我们,不能让这面旗倒下来,就是要做得比别人优秀!”

韩艳清说:“通过落实落细‘三会一课制度,真正起到凝心聚力作用。虽然我们的党员平均学历水平不高,但是政治素质是过硬的。”

“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前进的、实践的”,在一件件看似普通的日常工作中,一支有力量的队伍,以坚定的政治信仰,不断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奋进拼搏,事事争先。在平常工作中,韩艳清始终追求卓越,事事争取做到最好。她先后荣获通州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先进个人、通州区“十佳团干部”等荣誉,张家湾镇团委2016年12月获得“北京市青年文明号”、2020年3月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20年从团委工作转到镇社会办工作,她梳理完善“接诉即办”机制,不断提高基层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在每个月要处理镇里繁重工作任务同时,村子里的工作一项都没有落下。

2021年2月起,韩艳清担任通州区残疾人联合会办公室主任,同时继续兼任上店村党支部书记。不久前,她和村两委通过走访,梳理村内百姓急难愁盼问题,为村子里争取到小微项目,修复路面、建设排污设施等,村民们有什么事要解决,打电话总能找到“韩书记”。

上店村是通州区张家湾镇发展的缩影,许多人与这片土地产生过诸多交集,在他们的支持、努力、付出下,张家湾公园“北眺双台、中留泗水、南觅溪林”建设目标不断实现,一寸寸土地渐渐铺上崭新绿意。离村子不远处的张家湾镇古桥通运桥边,不时有摄影爱好者迎着河水、石狮子,以镜头留住时光。起伏如波浪的车辙印,辉映着历史,“像住在颐和园里”的心声,正变为现实。

猜你喜欢
通州区团委工作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工委)”名单(共三百一十二个)
桃花正艳 授粉正忙
不工作,爽飞了?
狐狸的把戏(续编三)
狐狸的把戏(续编二)
选工作
文化扶贫榜上有名
批评艺术十则
《简化转接组织关系手续的通知》是否适用于大专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