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行榜:一起寻找你的榜首大学

2021-11-04 01:21
求学·文科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大学排行榜榜单

北大和清华,你觉得哪所更好?

A:“北大,北大建立时间比清华早,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B:“清华,清华在我们这儿的录取分经常比北大的高。”

C:“你们都不科学,在校友会2021中国大学排名中,北大第一。”

D:“可是在软科2021中国大学排名中,清华第一。”

H:“STOP!你们是不是有点膨胀了?有这时间咱们不如去刷一套试卷……”

小编:“我们本期可不是为了讨论北大和清华谁是第一,而是要讨论大学排行榜那些事,帮你找到你心中的榜首大学。”

大学排行榜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果要你列出一份大学排名名单,是不是觉得很难?因为评价标准太多了,比如学术研究能力、学科建设成果、师资力量,等等,而标准不同,排名结果也会不同。那我们不妨借助现在流行的一些榜单来作参考。

目前比较常见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有校友会排行榜、“金平果”排行榜、软科中国大学排名、CNUR排行榜、武书连排行榜等,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一看。

校友会排行榜

发布机构: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研究院。

评价指标:校友会2021中国大学排名评价指标包括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杰出校友、高层次人才、优势学科专业、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基地、社会服务、办学层次、社会声誉等。

特色:分为主榜、副榜和分类榜。评价体系系统全面,评价过程客观独立透明、评价思想及方法与世界接轨,符合国家发展政策要求与价值导向。

“金平果”排行榜

评价机构: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高等教育研究院和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发布。

评价指标:2021年中国本科院校竞争力评价一级指标包括政治标准、业务标准、效益标准,二级指标包括立德树人、师风学风建设、治理与制度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等。

特色:中国大学排行榜除了总榜,还包括地区、类型、门类、学科等多个排行榜。在评比中强化立德树人导向。

软科中国大学排名

发布机构: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评价指标:包含办学层次、学科水平、办学资源、师资规模与结构、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学术人才、重大项目与成果等评价模块。

特色:有主榜和医药、财经、语言、民族等分类榜。依托“大学360度数据监测平台”的数据支持,各项指标数据均有准确来源和关键明细清单供核查,排名计算、可检验。

除了看中国大学排行榜,我们还可以参考世界大学排行榜,比如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QS 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等。举例如下:

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评价机构: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评价指标: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教师折合数、各学科领域被引用次数最高的科学家数、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等。

特色:着眼于科研成果。

说明:以上排行榜所列院校不包括港澳台院校;各项分数数据保留一位小数点。

如何参考这些榜单?

看了前面那么多榜单,你可能会有这种感觉:看了,又好像没看。

这么多榜单,到底以哪份榜单为主?应该怎样参考?

首先,我们要以辩证法来判断这些榜单。

在寻找榜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一份榜单都有“缺点”,或者说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从而不够全面。所以我们不建议你只参考其中某一份榜单,而是收集比较流行的几份榜单,研究其评价指标侧重于哪方面。对榜单有所了解之后,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你认为应该排在前面的大学排在了后面,而有些你不看好的大学反而排到了前面。

接着,我们要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参考榜单。

1.如果你明确了学科或专业方向,建议总榜(主榜)和院校分类榜综合参考。

在选择院校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面临一个问题:选择综合性强的院校还是某类优势学科突出的院校?如果你有学科或专业意向,那么建议同时研究综合性强的总榜(主榜)和具有学科特色的院校分类榜。比如你比较想读医药类院校,那么可以参考艾瑞深校友会版中的总榜和医药类大学排行榜。当然,如果你没有特别关注的学科或专业,那么可以多参考综合性质比较强的榜单,如CNUR中国大学排行榜。

提醒:有学科或专业意向的同学最好还能结合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来看院校排名。

2.如果你有意向区域,建议总榜(主榜)和地区榜综合参考。

有的榜单除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高校排名,还会按地区进行排名,比如“金平果”排行榜中就有中国大学分地区排行榜。比如你想在沈阳读大学,那么可以参考“金平果”2021—2022年沈阳(辽宁)的大学排名。

3.如果你打算出国留学,建议中国大学排行榜和世界大学排行榜综合来看。

中國大学排行榜和世界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会有比较大的区别,我们不妨都参考一下,尤其是打算出国留学的同学,更应该注意参考世界大学排行榜。此外,多关注排行榜中“国际影响力”指标比较高的大学,选择这些国际认可度高的大学更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发展。

4.如果你更关注就业,可以多参考评价指标含有“就业质量”指标的榜单。

总之,不同考生的考分、考试类别(文科或理科等)、专业兴趣和就业意向等各不相同,在参考大学排行榜时,有所取舍和侧重的地方就不同。

最后,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找出同一版本的近三年的大学排行榜,动态掌握院校排名的升降情况,判断院校名次的升降趋势。

小声议论:据说有的榜单是“野榜”?

当你好不容易搜集了充足的榜单,打算好好研究一番的时候,不经意间看到了一些关于榜单的争议:“这就是野榜!”“这份挺客观的!”这时候怎么办?别急,由于评价标准不同等各方面原因,大多榜单都是有争议的。这时,我们应该思考这份榜单的评价机构和评价标准是什么?对自己有哪方面的用处?我们要通过自我判断决定要不要参考这份榜单,怎么参考,而不是把精力花在别人的评价上。

一份榜单有没有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当然,《求学》还是要提示大家,大学排行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切不可将其作为志愿填报的唯一依据。

排行榜助我悬崖勒马

马玉峰

在大家质疑大学排行榜的时候,我得为它说几句好话。没有大学排行榜,也许我的大学路不会如我所愿。离志愿填报的截止日期还有四天时,我惴惴不安。我的第一个志愿想选择A大学,该校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力很强,以我的成绩,考上A大学的可能性很大,但能不能如愿被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还说不准。家人劝我服从专业调剂,可我一想到如果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就会很不甘心。

究竟该怎么填志愿?我心里没底。

第二天,老爸把我拉到电脑前,指着显示器让我看。屏幕上是一份大学排行榜,我一眼就看到,A大学在综合实力排行榜上处于中上位置,它的機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也很靠前。

“我知道它很强,所以我才想报它嘛。”我说。

“我不是让你看它,我是让你看看这所学校。”老爸指了指B大学。B大学在综合实力排行榜上,足足落后了A大学20名,可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排名上,它却超过了A大学。

“我在网上查过了,B大学的录取线不算太高,你肯定能上。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它的王牌专业,你的分数也足够,说不定还能进实验班。虽然它的综合实力排名不如A大学,但我觉得它更适合你。”

“这种榜单信得过吗?”之前我听过一些负面新闻,说有的大学排行榜不权威、不科学、不靠谱。

“我也不知道。但至少它给了咱们一个思路和线索嘛。剩下三天,咱们就从各种渠道了解这两所大学,好好对比。”

往后三天,我和老爸分工合作,我查阅学校官方网站,在校园论坛里发帖子等,他对比不同的榜单,打电话向招办老师咨询等,最后我俩得出一致结论:虽然B大学综合实力比不上A大学,但B大学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力更强。最后一天,我悬崖勒马,在第一个志愿栏里填上了B大学的名字。

录取结束后,各高校陆续公布其录取分数,我查到,以我的分数,我的确可以被A大学提档,但分数距离A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录取线还差3分。我真庆幸,如果不是那份榜单,我不会知道,两所院校中,综合实力强的那所某学科实力有可能落后于综合实力弱的那所。是那份榜单给我提供了选大学的新思路,让我被喜欢的大学和专业录取。

事后我问老爸为什么会想到查大学排行榜,老爸哈哈一笑:“关乎我儿子前途的事,当然得尽可能搜集多点资料,管它们靠谱不靠谱,统统找来!”

大学排行榜的启示

大学排行榜只是一个静态的排名,而每一所大学总是在发展变化着的,除了名次,一所大学还有许多等着你去挖掘的地方。通过外在的排名,了解大学内在的实力,你会发现一番新天地。

透过排名,看清实力

如果你没有比较全面地了解过一所大学,那么现在就点开一所心仪大学的官网,跟我们一起一步步走进它吧!只需四步,便可基本掌握一所大学的有效信息。

第一步,浏览学校官网,了解院校的基本情况。

说明:浏览官网中的“学校概况”是全面了解院校的便捷途径,很多内容都在这里呈现。

划重点:考生和家长在浏览院校官网时,要重点获取以下信息。

(1)办学性质。即院校是公办院校、民办院校还是独立学院。有不少考生单纯依据校名来判断一所大学的性质, 这样很容易出现误判。比如天津商业大学是公办的(由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创建),而看起来类型相同的温州商学院则是民办的,它是由独立学院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转设而来的。此外,南宁学院、梧州学院、百色学院、贺州学院这几个看似差不多的院校中,只有南宁学院是民办的,其他都是公办的,这是不是出乎大家的意料?

(2)隶属情况。即了解院校是什么部属、省属或市属院校。隶属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院校的实力以及优势特色。比如西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那么其优势学科可能与教育、农业有关。

(3)学科情况。一般来说,我们会建议考生和家长尽量选择目标院校的优势学科专业,因为这些学科专业的科研实力、教学水平以及就业质量都不会差。我们可以重点关注院校的哪些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或省重点学科,哪些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靠前,哪些学科设有博士点、硕士点,哪些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或者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等,这些是衡量一所学校的学科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选择就读目标院校中的专业的重要依据。比如前面提到的西南大学,通过隶属情况,判断其优势学科与教育、农业相关之后,我们可以再有针对性地查找具体的学科介绍情况,验证这一想法。这样,我们不仅能找到西南大学的优势学科专业(师范、农业类),还会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原来师范类或农业类优势院校名称里不一定带有“师范”或“农业”字样。

(4)院校历史。近年来,合并、更名的院校有很多,考生和家长很难从校名看出其优势和特点。比如长安大学常因校名而被误以为是民办院校,实际上它是由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的响当当的“211工程”、一流学科建设院校。2020年以来,有不少独立学院转设为本科院校,考生和家长更要仔细探寻院校的历史,避免错过好学校,更要避免“高分低录”的情况发生。

(5)校址及校区分布情况。你知道吗?浙江师范大学并不在杭州而是在金华,中国药科大学在南京不在北京,此类情况还有很多。因此关于学校所在地,我们一定不能想当然,而要通过官网进行确认。特别是有些院校的校区比较多,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按专业或者年级将学生分配到各个校区进行学习。因此我们要提前了解学校有多少个校区,自己想报考的专业会安排在哪个校区,交通和住宿情况如何,等等。

第二步,浏览院校本科招生网,了解院校在本省(区、市)的招生情况。

一般在学校官网首页上点开“招生就业”下的“本科生招生”子栏目,就可以直接进入院校的本科招生网,查到该校在各省(区、市)具体招生专业、招生计划数、历年录取分数、招生政策等关键信息。这些是决定考生和家长能不能、要不要填报该校,能填报什么专业的重要依据。

划重点:考生和家长在浏览院校的本科招生网时,要重点获取以下信息。

(1)招生批次。弄清楚院校在本省(区、市)的招生层次,看其是在提前批、本科批次还是在其他哪个批次有招生计划。

(2)招生方式。看院校是只有普通高考一种招生方式,还是有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等多种方式,再看自己适合哪种方式,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比如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院校就只有综合评价招生这种方式,考生要报考这些院校就需要提前准备,参加学校的能力测试。

(3)招生政策。高校的招生政策以招生章程为主,我们查看院校的招生章程时,要关注这些规则:大类招生中包含的专业、是否设有专业级差、加分投档的规定、对外语语种的要求、对单科成绩的要求、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

(4)历年的招生计划数和录取分数。这些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数据,最好能统计近三年的数据,并查到录取分的位次。

(5)收费标准。大学学费与其性质、类别、培养成本有关。一般来说,民办高校的比公办高校的高,中外合作办学高校的比普通高校的高,艺术类专业的比普通类专业的高。另外,还有的高校是免学费的,如军队院校、武警院校,以及普通高校中的公费师范生和免费医学生等。

(6)其他信息。包括转专业、第二学位、保研政策等大家关注的個性化信息。

第三步,对比较中意的院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深入了解。

比如深入了解院校的文化底蕴、文化传承、育人理念、校园氛围、校园环境等。每一所大学都有它独特的气质和风格,不同大学的校园文化和育人理念各不相同。比如,有的大学学风自由,学校统一安排的课程比较少,需要学生更为自觉地学习,汲取知识;有的大学学风严谨,学校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但通常情况下,这些很难在学校的介绍资料上看出来,如果有机会,考生可以利用高校开放日、高考咨询日等活动走进大学校园,亲身感受大学文化,触摸大学历史。不能亲自到校考察的,也可利用论坛、官微、贴吧等网络渠道咨询学长学姐,或打电话给学校招办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咨询。

第四步,做情况汇总表。

在对上述信息进行收集后,考生和家长要针对有意向的学校做一个汇总表,为后续的对比和选择提供依据。【关于汇总表,在本刊2021年9期已经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方式,我们就大体能够做到客观认识一所大学了。这样在填报志愿时,就能够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理性填报。

现在,做出你自己的大学排行榜吧。没有哪一份榜单可以让你拿来现用,所以你不仅要看大学的排名,更要结合自己的实力、兴趣、优势、规划等,给目标范围内的所有院校重新做一个排序,将最符合心意且实力最强的大学放在第一位,依此类推,列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大学排行榜。榜单做好以后,就朝着你的榜首大学全力出击吧!

猜你喜欢
中国大学排行榜榜单
银幕内外中的“慕课”
排行榜
排行榜
中国大学英语考试能力构念三十年之嬗变
榜单
榜单
榜单
榜单
论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
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