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

2021-11-04 01:19宣丽人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儋州惠州黄州

每每谈及苏轼,我们定会提及他那些饱含炽热情感的文辞,而这些经典之作大部分都来自三个地方!苏轼晚年题诗:“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1]说自己这辈子的功业,都出自黄州、惠州和儋州。诗人不幸诗家幸,这三州虽是他被贬谪流放之处,但更是苏轼诗词歌赋与书画成就的汇集之地。不论处于何种境地,他总是能给自己找到生活的乐趣,拥有高雅的生活品位与潇洒豁达的心境,不负人间乐逍遥。

(一)黄州(今湖北黄冈)

1080年,苏轼因豪放不羁的性情,无论在言行、诗词文或行动上,处处都对当朝宰相王安石一党的“新法”持否定态度,遂逐步导致激烈的党政矛盾,最终以“乌台诗案”入狱,经多方营救未获死罪,贬至黄州。

寓居黄州时,苏轼常常徜徉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以获得心境的悠然,期间创作的诗文绝唱流传千古(表1)。他凭借文学艺术的创作经验,凝练出其独具一格的艺术审美,推动了北宋书法的“尚意”之风。此外,苏轼在《论书》中有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他对于书法的审美判断,正是其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超然于物外,旷达且自由。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东坡在黄州期间的经典之作,此帖的特别之处是其内含与外露出的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发散于字里行间,诉说出他当时焦灼凄苦的境遇;其次,追求“尚意”的苏轼,抓住当下那股真性情,将真实的情感挥洒在笔墨中,文字大小、疏密穿插的节奏跌宕起伏,充满豪情。相较于苏轼的其他作品,基本都较为平淡,唯独这件作品,凸显了苏轼鲜明的书法表现特色,且字间吐露的凄苦现状又与他自带豁达的心境形成对比,激化出一种独特的矛盾,更增添了此帖的艺术魅力。后世将其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此前誉有“天下第一行书”与“天下第二行书”美名的书法大作分别是王羲之的《兰亭序》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黄州寒食诗帖》中所呈现的文学内容与苏轼的书法艺术性可谓是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与极致的融合,苏轼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3],他追求书法的意造之美,弱化具体的点画书写以强化当下真实情感的表达,为宋代引领出一条崭新的书法艺术发展道路。

除了诗文创作,黄州还诞生了苏轼少有的绘画艺术作品《枯木怪石图》。米芾在《画史》中记载:“吾自湖南从事过黄州初见公,酒酣曰:‘君帖此纸壁上。观音纸也。即起作两枝竹,一枯树,一怪石,见与。”由此可见,苏轼在绘画创作时的随性与真實,情绪高涨时,挥笔即发。确实,他对绘画的理解与其书法表现存异曲同工之妙,他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4]且认为诗画之间存在着无形的相通,绘画达到生动传神的地步还不够,应当融入画者自身浓烈的情感,即便几笔简单的笔墨,也可拥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激发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便是《枯木竹石图》典范意义所在。

画中枯木与山石的组合呈现出一种矛盾统一体,两者各自反向发展,形成巨大的视觉张力与强烈的音律,各自努力,又暗含挣扎与压抑。而枯树充沛的生命激情是遮不住的,即便枝干被扭曲成不合常理的姿态,也仍坚持着向阳而生,在逆境中奋力拼搏,这正与苏轼遭罹忧患之后的心境所契合,宣泄出其内心的情绪。苏轼不求形似,但追求意境与神似,讲究自我表现,这也反映了文人画以画达意的个性化内涵。此外,冬季物皆枯,但枯树代表的不是落寞、萧索或逝去,而是它恰逢春天的来临,是大地万物生机的孕育之始,饱含着生命的热烈,这是苏轼对生活的爱与憧憬,是他放达洒脱的性情,更是一种达观的心境。

(二)惠州(今广东惠州)

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起因是一直主政启用“旧党”的太皇太后高氏于1093年去世,“新党”抓住时机东山再起,借宋哲宗赵煦之手全面打压以苏轼为首的“元祐党人”,这使得苏轼再一次沦为了党争的牺牲品,且被贬的理由是被诬以前起草的文件中有讥斥神宗之语。

苏轼被贬至此,基本意味着他政治生涯的终结,但他仍不灭心中的乐观旷达,很快就爱上了这里。他在诗词里写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5]又言“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6]他总能在逆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寓惠期间,苏轼多与当地官宦有书信往来,其中联系最密切的要数担任提点刑狱公事的程正辅与惠州太守方子容。苏轼所写的《与程正辅书》共达七十余件,书信内容不仅见证了他与程正辅之间友情重修的过程,记录下他亲力亲为为惠州百姓做的件件宝贵事迹,更见证了苏轼“致使惠人爱敬之”的伟岸形象,身处水深火热之境,仍心系百姓。而方子容更是成为苏轼在惠期间收藏其墨迹最多的一位,《后村先生大全文集》(卷一百四)《跋墨林方氏帖》中记载:“其家旧有万卷楼,所收坡公遗墨,至四百余纸。”

正当苏轼建好白鹤居,迁来家人,挥笔作绝句:“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7]做好了在此“心安之处”颐养天年的准备时,不曾料想这首绝句竟传到京城,宰相章惇很是不悦,并立即颁发了新的贬谪令,将苏轼再贬儋州。至此,苏轼谪惠两年又七个月,创作诗词五百余篇,各类杂文一百余篇,与五十一人书信往来共二百三十余篇,给惠州留下了无尽的艺术与文学财富。(表2)

(三)儋州(今海南儋州)

1097年,贬儋州。原因更简单,新党为了将旧党(元祐党人)赶尽杀绝,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清洗”,所有被贬外地的元祐党人,根据贬所向更远之地再贬一次,目的就是让他们永无出头之日,而苏轼当时就已经被贬至广东,再远只能出海,遂被贬至海南。

1097年7月2日,62岁的苏轼抵达儋州,对于骤变的生活始终保持着他随遇而安的乐观本色,创作下不少诗文(表3),甚至写下“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8]的诗句。苏轼在儋州兴办学堂,授徒讲学,主张:“教之使有能,化之使有知,是待人之仁也。”[9]《史书》中有载,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中举者姜唐佐和第一位进士符确,都拜学于苏軾。此外,苏轼还为儋州带去了颇为丰富的中原文明成果,至今还流传着东坡井、东坡田、东坡桥、东坡帽,甚至东坡话的渊源故事。

一生跌宕起伏的经历,一身超然豁达的心境,塑出一位向往超脱,心中充满宁静,摒弃世俗功利,返璞归真,心安于归隐的士大夫形象,苏轼显得尤为与众不同。这一生归去不过“也无风雨也无晴[11]”,难得的是“人间有味是清欢”[12],苏轼以艺术造诣而为人称道,更以旷达磊落的胸襟与坚忍乐观的精神流传千古,成为一代风流人物。

注释:

[1] [宋]苏轼,《自题金山画像》。

[2] [宋]苏轼,《书吴道子画后》,《苏文忠公全集·东坡集》(卷23)。

[3] [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4] [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

[5] [宋]苏轼,《惠州一绝/食荔枝》。

[6] [宋]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7] [宋]苏轼,《纵笔》。

[8] [宋]苏轼,《别海南黎民表》。

[9] [宋]苏轼,《韩愈论》。

[10] [宋]苏轼,《吾谪海南,作诗示子由》(卷四一)中:“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11] [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2] [宋]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参考文献:

[1]杨疾超.论苏轼黄州时期的书法创作[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0.(P46-51).

[2]苏轼.苏东坡文集[M].珠海出版社.1996.

[3]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蔚然.苏轼《枯木竹石图》的画意与诗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3):14-15.

[5]刘亦凡.苏轼谪惠期间书法活动与往来[J].中国书法.2020.(02):118-123.

[6]曾枣庄.“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苏轼贬官黄州、惠州、儋州的心路历程和文学成就[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29(01):1-8.

作者简介:宣丽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儋州惠州黄州
杨优秀
浣溪沙·游黄州遗爱湖
与高中诸学友聚会黄州
儋州调声: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海南儋州:特色加品牌农业更出彩
浅谈对称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惠州多姿多彩
海南儋州特色农产品电商体验馆海口开张
2009年“惠州华轩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日程
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