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岁的他,第二次拿下奥斯卡最佳男主

2021-11-05 06:28motion
中外文摘 2021年17期
关键词:霍普金斯安东尼记忆

□ motion

安东尼·霍普金斯

“83 岁高龄的我真没想到能拿这个奖,真没想到。”人在威尔士老家的安东尼·霍普金斯一觉醒来,得知自己凭借《困在时间里的父亲》拿下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颁奖典礼结束数小时后,他发布了获奖致辞视频。视频里,他穿着便服,背后是一片清新的田园景观,他悠然、轻松的笑容仿佛在告诉我们,拿下学院大奖的快乐可能和跳完一段踢踏舞所获得的快乐不相上下,都是一位老人在平凡的一天中值得喜悦的事。

安东尼·霍普金斯曾6 度入围奥斯卡奖,上一次让他捧得小金人的角色,是《沉默的羔羊》里让人毛骨悚然的食人魔“汉尼拔”。

当然,你也有可能是从《燃情岁月》或《雷神3:诸神黄昏》里认识他。不管是商业大片还是文艺电影,霍普金斯都收放自如。

时隔29年,满头白发的他再度以《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后文简称《父亲》)里直击人心的表演被学院肯定。除了时间赠予他的阅历,他也用表演与自己的人生形成对话,再度证明自己是当代最杰出的演员之一。

从差生到A 级演员

1991年,《沉默的羔羊》让安东尼·霍普金斯红遍全球,跃升为好莱坞A 级演员。那一年,霍普金斯已经54 岁,堪称“大器晚成”。回看他的从艺经历,一切也并非那么顺利。

小时候,他的学业成绩就很糟糕,在男孩普遍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上也不突出,绘画、音乐才是他的兴趣所在。但家人对此并不理解,父亲把他送到寄宿学校,灌输规矩和纪律。因此,霍普金斯的成长过程充满了自卑、压抑,多年后,他才得知念书时的“笨拙”乃因患有阅读障碍。

15 岁时,在学校百无聊赖的霍普金斯被演员理查德·波顿的风采吸引,立志成为演员。

从前的“蠢材”踏入了真正属于他的天地后,不再隐藏野心与才华。从戏剧艺术学院毕业后,他获得在劳伦斯·奥利弗(公认的20 世纪最伟大的莎剧演员)的剧组里做配角的机会。

霍普金斯会在后台观察奥利弗的表演,记下他每个表情与动作。勤奋如此,机会自然降临在他头上。有一天,主演奥利弗因病无法登台,他作为替补登台,连续4 天演出大获成功。

安东尼由此崭露头角。

“如同安静的鲨鱼靠近你”

20 世纪70年代,霍普金斯离开英国,前往美国,他再一次将一切清零,向电影演员转型。

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参演了大量影视剧,却缺少代表作(除了大卫·林奇的《象人》)。直到1991年,他遇上了演艺生涯中关键的电影《沉默的羔羊))。尽管刚刚收到剧本时,他还以为是部儿童故事书。

“他就像是台机器,如同安静的鲨鱼一般靠近你身边。”

这是霍普金斯对汉尼拔的理解。为了更好地饰演这个角色,他找到了两个细小但极有效的工具:声音和眼神。

女警的扮演者朱迪·福斯特曾形容汉尼拔的声音“有着一丝金属质感”。他声音里透出的机械般的精准、神秘与智慧,赋予这位连环杀人犯令人胆寒的魅力。尽管霍普金斯谦虚地表示这其中有一半的功劳都来自混音师。

台词方面,他刻意加入孩子气的口语:“好”(good)变成了“好棒棒”(goody—goody)、“拜拜”(bye)变成了bye—sy。沉稳的中年男子嗓音,念出小孩才会用的词语,此般“俏皮”却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是他的“游戏”,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中。

除了不疾不徐的语速与怪异的口语,他还用“不眨眼”的方法凝视“猎物”,让观众感受到巨大压迫,从而在短短25 分钟的戏份里,塑造了影史里顶级的恐怖角色。

《沉默的羔羊》之后,汉尼拔不可避免地成为霍普金斯的标签,以至于每一次采访,他都要回答“这个角色与汉尼拔有何不同”之类的蠢问题。即便如此,他也承认,在看完剧本的那一刻,就知道这个角色必然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我所有的叶子都要掉光了”

而在《父亲》里,“汉尼拔”已然“落魄”为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人,不想示弱和无力支撑之间的反差,成为他在戏里最动人的部分。

影片以父亲和女儿双视角的方式展开:倔强的父亲不肯承认自己患病,不愿从公寓搬入疗养院;女儿则为记忆错乱、认不出自己的父亲心力交瘁。

片中,安东尼·霍普金斯出色地诠释了一位讲求自尊的“父亲”被记忆玩弄,被丧女之痛牵绊,被自己已然衰朽而尊严必将远去的事实所击垮的过程。

阿兹海默症作为衰老“症状”的极端表现形式,一方面带来的是外部的“麻烦”,如陷入僵局的亲情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对于患病者自身的冲击。

时间不光让他行动迟缓、身体缩水,还偷走了他的记忆,逼着他目睹死亡的迫近,凝视自己被剥落的过程。片末,安东尼痛哭着说:“我觉得好像我所有的叶子都要掉光了。”

阿兹海默症的症状最初不易察觉,只是记忆受损。而当记忆一点点丢失时,性格并不会剧烈变化。主人公安东尼骄傲、机警,对于自己的记忆和认知更是敏感。

面对忧心的女儿、不友善的女婿与陌生护工时,他想做一个清醒的“父亲”。但在表演尺度中,他需要既“保持镇静”又“露出破绽”,难度相当大。

片尾,霍普金斯如孩童般对着护理师呜呜啜泣,表演技术娴熟的他在“入戏”与“出戏”的边缘,情绪溃堤。那副放在医院床头柜上的老花镜,让他想起父亲离世那天,他意识到,“有一天我也会这样(结束一生)。”

与“安东尼”一起凝视衰老

除了表演,电影的剧本构思、视听策略与剪辑也相当精细。

片中,只要有安东尼出现的戏份,都需要观众分辨:它们是剧情里真实发生的,还是仅存于安东尼脑海中的幻觉。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剧照

开始我们可能认为这是剪辑与剧本玩弄观众的把戏,但到了中后段,当我们看到:安东尼被幻想中的女婿羞辱;发现自己在记忆里虚构了一位护工(实则是怀念去世的女儿);不愿以睡衣形象示人怕失掉体面;低头走过长长的走廊、关上房门……就无法再苛责这些花哨的手法,而是跟随安东尼一起在时空的迷宫里打转,获得与这位患病的老人共感的可能性。

也是由于舞台剧改编的缘故,片中的场景相对单一,大多是居室空间。但在影片出色的调度与音响配合下,房间变为孤独的隔箱,失忆的故事也充满了悬疑感与幽闭气氛。

无论是病人还是照顾者,无论是父女还是夫妻,在最亲密的空间里,都无可避免地产生裂隙。这也让一个传统亲情故事获得了审视现代家庭暗面的潜力。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很难不陷入关于岁月和亲情的哀婉情绪。在这个“厌老情绪”愈发浓重的时代里,《父亲》提供了一个真诚、精彩且不失人道主义的视角,让我们看到那些正在“落叶”的人,触摸他们真实的恐惧与痛苦,提醒自己别忘记那句训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值得开心的是,现实生活中的霍普金斯甚至拥有超过不少年轻人的积极状态。除了拍戏,他还绘画、跳舞、练习钢琴,每周背诵一首新诗锻炼脑力。

是的,霍普金斯拒绝“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就像他曾朗诵过的诗一样——“老人在生命的尽头,应该燃烧咆哮,愤怒,对消逝的光线愤怒。”

猜你喜欢
霍普金斯安东尼记忆
嘲弄的笑声
故意违反防疫规定英国右翼媒体人被澳遣返
走进安东尼·布朗的幸福博物馆
脑纹识内鬼(二)
巴西 圣安东尼日
记忆中的他们
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
安东尼的小平底锅
记忆翻新
大器晚成的演技之神—安东尼·霍普金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