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鸡1-91日龄消化器官发育规律的研究

2021-11-06 06:54褚素乔臧素敏谢艳华褚素欣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9期
关键词:消化器官肌胃嗉囊

褚素乔,臧素敏,王 娟 ,谢艳华,褚素欣

(1.石家庄市畜牧技术推广站 050000;2.河北农业大学 071000;3.石家庄工程职业学院 050000;4.石家庄市牧工商开发总公司 050000;5.石家庄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高新区大队 050000)

太行鸡(原河北柴鸡)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质鸡种, 分布于河北省境内和太行山区的原始地方品种,蛋肉兼用型,蛋肉品质好,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高,有极强的野外觅食能力,适于生态放养等优点。是河北省宝贵的优良地方品种,属于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饲养量逐年增加。

夏来发[1]等研究证明:消化器官是受遗传和营养影响最直接的器官,也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场所,其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很大程度上决定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因而,不同品种间消化器官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状况可反映家禽机体内营养物质代谢和消化吸收情况。准确把握太行鸡的消化器官功能发育规律,对于饲料科学配制、饲养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己有关于肉鸭、地方鸡、肉鸡、肉鹅等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的相关报道,但对太行鸡的消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所以本试验通过测定分析太行鸡、海兰灰蛋鸡生长期消化器官发育规律的差异,探讨其营养物质利用率差异的原因 ,以期为为合理开发利用地方鸡种质资源和确定太行鸡营养需要量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1d太行鸡(河北赞皇天然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按体重30.4±2.0g,选择120只。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公母各半。统一饲养管理,叠层式笼养,定时喂料,自由饮水。按照常规蛋鸡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试验期91天。地点在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农场。

1.2 检测指标和方法

分别于鸡只的1、5、9、14、21、28,35、42、49、56、63、77、91d(口腔放血)屠宰(宰前称重),每次屠宰8只,公母各半。取出嗉囊、胰腺、腺胃、肌胃去除内容物后称重(肌胃剥离角质膜);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盲肠去除内容物后自然放平,测定长度及重量。

1.3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统计SAS17.0软件统计,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太行鸡各消化器官重占体重的比率

由表1可见,太行鸡体重随日龄的增加,各消化器官的生长强度均逐渐减弱,35d后趋于稳定。

表1 太行鸡各消化器官重与体重之比

日龄 嗉囊 腺胃 肌胃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小肠 直肠 盲肠 总重 胰腺63 0.33 0.45 2.05 0.82 1.25 0.60 2.66 0.53 0.54 6.85 0.28 77 0.28 0.39 2.33 0.61 1.10 0.55 2.26 0.48 0.42 6.44 0.28 91 0.25 0.30 2.05 0.51 0.86 0.53 1.90 0.38 0.34 5.47 0.24平均 0.46 0.65 2.91 0.94 1.51 0.81 3.23 0.61 0.53 8.87 0.49

太行鸡各日龄消化器官重占其体重的比率,从大到小依次是:肌胃、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直肠、盲肠、腺胃、嗉囊和胰腺;其中肌胃和回肠1d最高,占体重的比率为5.48%和1.22%;嗉囊、盲肠、胰腺、消化道总重均以5d最高,占体重的比率分别为0.77%、0.72%、13.63 %、1.07 %;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小肠、直肠均以9d最高,占体重的比率分别为1.11%、1.80%、2.48% 、5.36%、0.86%。

2.2 太行鸡各日龄消化器官重与出生时重比

由表2可见,太行鸡各消化器官重与初生时相比,在强度和时间上均存在差异。

表2 太行鸡各日龄消化器官重与出生时重比

太行鸡盲肠的生长最为迅速,其42和91d时的重量分别为初生时的16.12、32.00倍;其次为十二指肠、直肠、空肠和回肠,分别为初生时重量的12.63和24.08倍、11.71和23.15倍、10.97和22.49倍、7.21和15.65倍;腺胃、肌胃、嗉囊和胰腺生长最缓慢,分别为初生时重量的7.59和15.23倍、5.82和13.60倍、6.09和11.79倍、5.78和10.00倍。

2.3 太行鸡各日龄消化器官重与总重比

由表3可见,太行鸡各消化器官重与总消化道重的比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肌胃、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直肠、盲肠、腺胃、嗉囊和胰腺。

表3 太行鸡各日龄消化器官重与总重比

2.4 太行鸡各消化道长度占总长比

由表4可见,太行鸡空肠占总肠道长度的比值最大,为31.4 %;其次为盲肠、回肠、十二指肠占总肠道的比值分别为19.63%、17.95%、16.89%;直肠占总肠道的比值最小,为14.13%。

表4 太行鸡各消化道长度占总长比例

2.5 太行鸡消化道长度与出生时长的比值

由表5可见,太行鸡生长强度由大到小依次是:盲肠、空肠、直肠、总长、十二指肠、回肠。以42和91d为例分别是初生时长度的2.99和4.43倍、2.83和3.83倍、2.74和3.64倍、2.60和3.42倍、2.55和3.05倍、2.07和2.50倍。

表6 太行鸡消化道长度与出生时长的比值(倍数)

3 讨论

Konarzewski M[2]等和Pucck Z[3]等研究证明,动物内脏器官的质量及其指数能反映出动物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生态状况,杜卫国[4]等报道,动物内脏器官的质量及其指数可作为其功能的近似指标。UNI Z[5]等报道,生长性能与消化器官的消化能力及肠道的吸收能力具有重要的关系。Obst[6]等认为消化器官的生理特点决定整个机体的生长速率,而不同的家禽品种在不同日龄阶段具有不同的消化器官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

本研究观察到,太行鸡体重增长量于56d进入峰期,63d达到高峰,这与葛剑[7]等报道河北柴鸡体重发育的生长拐点为9~12周是一致的。太行鸡消化器官的发育在35~42d接近完成,表明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领先于体重的增长。这与Nitsan Z[8]等的试验结果一致;与安永义[9]等报道的畜禽在生长阶段优先增长消化器官,以便摄入和消化足够养分为后期机体生长创造条件的试验结果一致。与王曼曼[10]报道的肉鸭在生长前期消化器官的发育优先于体重的增长一致。与Nisan Z[11]等(1991)报道的只有胰腺和小肠发育达到高峰后,肉鸭相对增重才继而达到高峰的结果一致。

消化器官的发育直接影响机体生长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日粮中不同的营养素需在各消化器官的共同参与下,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被消化吸收。本试验发现,各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强度差异很大,但随日龄的增加,各消化器官的生长强度均逐渐减弱,太行鸡35d后趋于稳定。消化器官在生长发育上的差异无疑会影响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影响太行鸡的生长发育。根据消化器官生长发育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日粮组成,可以提高日粮的利用效率。根据消化器官的生长规律,在生产上加强42d前后的营养供应,促进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从而发挥太行鸡的最大生长潜力。

4 结论

太行鸡总消化道初生平均重3.86g,91d重64.55g;各消化器官与体重的比值,9d前最大以后逐渐降低,于35d后各消化器官重量与体重的比值趋于稳定;各消化器官占总消化道的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肌胃、空肠、十二指肠、回肠、直肠、盲肠、腺胃、嗉囊和胰腺;总肠道长度初生平均长为42.58cm,91d为145.58cm。与出生时相比,消化道长度的增长远低于同期重量的增加。

猜你喜欢
消化器官肌胃嗉囊
海兰灰蛋鸡1-91日龄消化器官的生长规律的研究
鸽嗉囊积食
浅析家禽发生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原因
花刺参幼参摄食和消化器官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草鸡硬胀嗉的治疗
不同盐度对花鲈幼鱼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
草鸡硬胀嗉的治疗
灯泡先生
草鸡硬胀嗉如何治疗
鱼粉制作过程中肌胃糜烂素生成的影响因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