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11-07 14:38凌金妹陈美丽
临床护理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副反应鼻咽癌效能

凌金妹 陈美丽 蔡 凤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放疗是目前治疗鼻咽癌公认的有效方法[1]。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常并发放射性皮炎或口腔黏膜炎,且放疗周期长,因此放疗期间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对减轻患者放疗期间副反应有积极的作用[2]。大部分鼻咽癌患者放疗间歇期间选择居家休养,而居家期间由于患者缺乏专业护理指导,导致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较低,影响患者疾病护理技能及信心,从而降低患者放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3]。家庭式健康教育以患者在家庭中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病情变化为基础开展灵活、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建立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知,提高患者遵医行为。行为研究法是在实际工作中融入科研思维,以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思维方式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护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4]。本研究为了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降低患者放疗期间并发症,将行为研究法融入患者家庭健康教育中,并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科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200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且为首次接受调强放疗;(2)患者无意识障碍、精神障碍、沟通障碍等;(3)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愿意配合。排除标准:(1)患者全身多处转移或复发;(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3)不愿意配合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34~75岁,平均(48.52±4.58)岁;临床分期:Ⅰ期38例,Ⅱ期32例,Ⅲ期30例;文化程度:初中32例,高中38例,大专或以上30例。对照组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35~76岁,平均(48.10±4.23)岁;临床分期:Ⅰ期34例,Ⅱ期40例,Ⅲ期26例;文化程度:初中30例,高中35例,大专或以上3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化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

1.2.1行为研究法 (1)制定计划:建立行为研究护理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结合临床等方式制定护理干预计划,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临床研究,从患者放疗前、放疗时、放疗后三个阶段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临床特点及遇到的问题,并制定相关干预措施。(2)实施行动:为提高护理技能,护理小组需要接受专业的行为研究和家庭健康教育护理理论和方法培训,明确掌握护理实施的作用。将患者的普遍和特殊临床表现、恢复情况作为典型,在培训活动中重点讲解,提高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的处理问题能力。(3)观察效果:记录患者放疗前、放疗时、放疗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如心理问题、放疗不良反应、饮食注意事项等,并进行对比,评价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4)反思:结合护理效果分析本次护理中存在的不足,对不理想的护理措施进行调整,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1.2.2家庭式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从发病前至发病后,鼻咽癌患者经历了剧烈的心理情绪波动,临床表现为焦虑、抑郁情绪,导致患者无法认真的聆听和执行临床护理措施,因此放疗间歇期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评估并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2)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以每周2次的频率开展“鼻咽癌康复大讲堂”活动,活动的参与者为患者及家属。演讲者通过PPT、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讲解鼻咽癌放疗知识,并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互动,询问家属和患者是否对护理方法有不理解处,及时作出专业、全面的说明。放疗间歇期间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随时了解家庭干预中的问题并进行专业指导。(3)家庭干预:教会患者家属日常护理方法,完善家庭功能。家属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沟通,采取移情、投情等方式交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通过健康信息传播及行为指导完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自我管理效能、生活质量及放疗期间副反应。(1)自我管理效能:应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量表(C-SUPPH)[5]对患者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自我决策、自我减压、正性态度3个维度,共28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5分,总分28~140分,分值越高表明自我管理效能水平越高。(2)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6]对患者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躯体症状、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适应性5个维度,每个维度采用百分制评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水平越高。(3)放疗期间副反应:根据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7]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在患者放疗进行一半疗程时进行评级,包括对皮炎及口腔黏膜炎进行评价,根据皮肤反应程度及黏膜损伤程度分为Ⅰ级~Ⅳ级。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评分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评分的比较 (分,

2.2 两组放疗副反应发生率及分级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放疗副反应发生率及分级的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分,

组别例数情绪功能干预前干预后认知功能干预前干预后社会适应性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10058.99±3.8880.77±5.7859.01±4.1181.24±5.0260.63±4.2580.96±7.56对照组10059.12±4.2571.56±4.2659.12±4.6972.02±4.8961.11±5.3673.10±6.53t值0.22612.8270.17613.1560.7027.868P值0.8210.0000.8600.0000.4840.000

3 讨论

3.1 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可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

研究指出[3],行为研究法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一项有效措施。本研究对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其原因:由于行为研究法能更好地满足患者对护理服务基本需求,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使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护理干预,在放疗间歇期间获得有效的健康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8]。家庭式健康教育以家庭为基础,结合患者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对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能增强患者的健康管理信念,促使患者能更主动配合护理干预及管理,从而提高患者疾病管理效能[9-10]。

3.2 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可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副反应

鼻咽癌患者接受放疗时,大剂量的放射线可导致皮肤细胞DNA分子受损,从而抑制纤维细胞及上皮细胞增殖,导致皮肤细胞持续丢失及表皮细胞坏死,引起放射性皮炎[11]。另外,放射线增加血管壁通透性,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及充血,阻碍血管微循环,加速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缺血性坏死,从而引起口腔黏膜损伤[12]。患者放疗期间指导做好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分级轻于对照组(P<0.05),表明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能有效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副反应。其原因:由于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能更好地实现家庭参与、落实规划行动,充分发挥不同护理方法优势,促使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疾病管理,提高患者居家期间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有效降低放疗副反应发生[13]。

3.3 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能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是衡量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原因:由于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从而提高患者疾病管理信心及技能,减轻患者放疗期间不良反应,有利于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4]。

综上所述,行为研究法联合家庭式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降低患者放疗期间放射性皮炎及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反应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副反应鼻咽癌效能
miRNA在鼻咽癌中的研究进展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鼻咽癌患者血清miR-144-3p及miR-151-3p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鼻咽癌高发,该如何预防
奥司他韦口服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分析
鼻咽癌有哪些症状?
晚产褥期与经后放置活性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比较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