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锥用材林中龄林施肥试验示范效果

2021-11-09 05:08邹顺发
绿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林分修枝间伐

邹顺发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福建 华安 363000)

1 引言

红锥(Castanopsishystrix)为我国南方区域优良的阔叶用材树种[1],具有生长快、材质优、效益好等特点[2]。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的红锥种质资源保存面积较大且较为完整,也是福建省最早开展红锥人工栽培和良种选育试验示范的单位,在30多年的造林实践中以注重科学管理、提高集约经营管理水平为指导思想,不断地进行各类培育措施的试验与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推广示范成熟的红锥资源培育技术,2018年承担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红锥营造林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在项目实施中,对红锥中龄林进行间伐、修枝与施肥等改培试验示范,及时总结试验示范效果,为实施红锥用材林分的质量精准提升提供借鉴。

2 试验示范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的金山工区16大班1小班,地处东经117°30′37″~117°30′51″,北纬24°56′5″~24°56′15″。当地属南亚热带北缘区域,年平均气温达20.8 ℃,近十年降雨量1448~2023 mm,年无霜期约305 d。试验林所在坡面海拔约240 m,坡度约22°,坡向西南,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土层厚度大于1m,属Ⅱ类立地级。实施改培林分为2008年营造的红锥杉木混交林(6红锥:4杉木,星状混交),面积103亩,初植密度130株/亩;2018年实施一次间伐(强度为株数的50%),保留密度为55株/亩。

3 方法

3.1 试验示范方法与施工

2018年10~12月对上述红锥林分进行间伐修枝(强度约为株数的50%,伐除杉木和少量长势差或干型不良红锥,间伐后保留林分为红锥纯林,林分保留株数平均55株/亩(50~60株/亩),对保留木4 m以下的侧枝进行修枝),2019年4月在间伐修枝后的林分内,选择典型地段,布设3个不同施肥试验:A.每株施复合肥(N-P2O5-K2O=16-16-16)200 g+尿素100 g+氯化钾50 g(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1697-2017推荐施肥方案),B. 每株施复合肥(N-P2O5-K2O=16-16-16)350 g(与A等量,基本等投入),C、不施肥。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固定观测样地,重复3次(3个区组),每试验小区面积667 m2。试验外的林分均采用红锥标准推荐施肥方案(同A)进行示范。

3.2 调查测定与数据处理

2018年12月施肥前和2020年12月,分别调查每块样地内林木的树高和胸径,并按照福建省阔叶树立木材积公式计算(V=0.00005276D1.882161H1.009317)林木材积[3];采用软件SPSS 21.0对不同处理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4]。

4 结果与分析

4.1 各施肥方案林分生长量分析

施肥是营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5~7]。表1显示,间伐修枝后,施肥可以有效提高林分各项生长量指标的增量。施肥2年后,A、B处理林分的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年增长量分别达0.74~0.78 m、1.38~1.56 cm和0.05 cm3,比没施肥的对照分别提高了101.35%~110.81%、89.73%~113.70%和111.96%~116.08%。经方差分析[8],不同施肥处理林分的各项生长指标增量均差异极显著(F树高=18.352**,F胸径=32.816** ,F材积=45.117**;F(3,6)0.05/0.01=4.757/9.780)。表2显示,A、B 2个处理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增量均高于C处理,且与C差异极显著,其中以A处理的促生效应最明显,但与B 处理没有差异。可见在同样间伐整枝处理条件下,红锥中龄林合理施肥对红锥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是必要的。

表1 红锥中龄林各施肥方案林分生长量分析

表2 各施肥方案林分生长量增量(2a)比较分析(Duncan新复极差字母表示法)

4.2 施肥对林分结构及质量的影响

通常林木径高比越接近1∶100,说明林分质量较好[9]。施肥后,A处理林分径高比平均为1∶76.26(表1),B 施肥处理的林分径高比平均为1∶75.83,而未施肥林分径高比为1∶73.91,2个施肥处理林分的径高比均大于未施肥处理。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施肥后13a生林分中胸径小于平均胸径的林木占比约24.5%~27.3%,而未施肥林分中这一比例达35.2%。表明红锥中龄林经间伐整枝后,适当进行施肥可提高林分出材率,改善林分质量。

5 结论与讨论

红锥中龄林经间伐整枝后进行施肥,可以促进林分生长和改善林分质量[10]。施肥2a,林分树高、胸径和材积年均生长量分别达0.74~0.78 m、1.38~1.56 cm和0.05 cm3,比对照未施肥林分提高101.35%~110.81%、89.73%~113.70%和111.96%~116.08%。红锥中龄林实施间伐修枝后适量施肥对实施红锥人工林质量精准提升具有重要意义[8]。试验示范表明,红锥中龄林实施间伐修枝后适宜的施肥方案为:每株施复合肥(N-P2O5-K2O=16-16-16)200 g+尿素100 g+氯化钾50 g或每株施复合肥(N-P2O5-K2O=16-16-16)350 g。

本试验示范效果最好的施肥方案为每株施复合肥(N-P2O5-K2O=16-16-16)200 g+尿素100 g+氯化钾50 g,也再次验证红锥标准所推荐的施肥方案的可靠性,但是与等量且基本等投入的每株施复合肥(N-P2O5-K2O=16-16-16)350 g的方案的效果相当。因此生产上可根据生产实际选择2种施肥方案中的一种。本研究受限于时间尚短,后期还有待于对林分生长量、林下植被、土壤等相关指标进一步跟踪调查分析。

猜你喜欢
林分修枝间伐
不同间伐强度对桉树人工林林分特性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不同修枝强度对红皮云杉生长的影响
谈谈修枝对林内小气候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盆景树
修枝对杨树人工林生长量的影响
谈抚育间伐间隔期内林分的动态分析
不同林分对尤溪冬季鸟类生存活动的影响
树种结构调整方案设计初探
闽粤栲林分生物量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