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石膏基载氧体化学链气化研究进展

2021-11-09 00:59潘青唤马丽萍李嘉炜
磷肥与复肥 2021年9期
关键词:褐煤合成气气化

潘青唤,马丽萍,李嘉炜,杜 旺

(昆明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主题词]磷石膏;化学链气化;固体废物;复合载氧体

据估计,全球磷石膏年产生量为2亿~3亿t[1],2019年我国磷石膏产生量为7 500万t,堆存量超过5 亿t,主要集中在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近几年来,受经济与社会环境影响,我国磷肥产能严重过剩,磷复肥产量有所下降。2020年我国磷肥产量为P2O51 589.1万t,磷石膏产生量约5 800万t,综合利用率约40%。预计到2022年,我国磷石膏产生量将达到7 300万t,利用率达到43%。

目前,国内对磷石膏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生产水泥和新型建筑材料等领域(占比54%),作为水泥缓凝剂、砂浆、砌块、石膏粉等材料被利用,并且在可以消纳较多磷石膏的路基材料、充填材料等领域(占比14%)有所拓展。同时,磷石膏可用于生产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占比2%),在工业中可作为富硫原料生产化工产品(占比7%)。

然而,消费者对磷石膏制品的安全性始终有所顾虑,影响其推广和使用。并且磷石膏中杂质较多,开发利用困难,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极大限制了磷石膏的利用。因此,新的磷石膏利用途径亟待开发。

化学链气化是在化学链燃烧技术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高效率、绿色环保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与传统燃料利用方式相比,化学链气化过程不需要空分装置,运行成本大大降低,操作温度低,同时还避免了燃料型和热力型NOx的生成。与化学链燃烧技术相比,化学链气化反应产物可应用于工业生产,降低合成气成本,是兼顾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利用方式。化学链气化过程需要性能良好、原料廉价易获取、能大批量制备的载氧体。磷石膏的主要成分为CaSO4· 2H2O,其质量分数一般在70%以上,在制备载氧体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磷石膏制备化学链气化载氧体是有效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率、开发磷石膏新用途的创新方法,值得进一步探究。

1 磷石膏在化学链气化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1 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在化学链气化中,褐煤、载氧体和水蒸气在燃料反应器内发生反应,产生以H2、CO、CO2、CH4为主的合成气,可供后续利用,并实现了CO2的捕集;被还原的载氧体进入空气反应器内,与氧气或空气发生氧化反应而被再生,原理如图1所示。

在化学链气化中,气固反应比固固反应迅速,因此褐煤先与水蒸气进行气固反应,气化分解的产物再与磷石膏在高温下反应。YAN B 等[2]、张云鹏等[3]研究发现,磷石膏在惰性气体中自分解温度为1 100 ℃,在还原性气体中降低至800 ~1 000 ℃。磷石膏与褐煤在800 ~ 850 ℃开始反应[4],主要反应如下。

(1)褐煤气化:

(2)CaSO4与褐煤气化产物发生反应:

1.2 合成气制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反应温度是影响合成气制备的主要因素,反应温度过高、能耗高是磷石膏基载氧体的共同问题。杨杰等[5]认为,850 ℃以上高温可以促进磷石膏分解反应进行;当温度高于900 ℃时,CaS与CaSO4之间会发生固固反应释放SO2;在更高的温度下,CaSO4会发生自身分解反应产生SO2。YAN B 等[2]研究发现,通过负载Fe 离子可使磷石膏基载氧体反应温度降低至610 ℃,在工业生产中容易达到该反应温度条件。

合成气组分CO主要通过(1)(3)(4)反应产生,影响CO 产气量的因素排序为n(磷石膏)/n(褐煤)>反应温度>水蒸气通入量。n(磷石膏)/n(褐煤)为0.2 时有利于CO 产生,磷石膏过量会导致CO2浓度过高,抑制CO 产生;而低浓度CO2会对CO产生起促进作用。H2主要在(1)(3)(5)反应产生,影响H2产气量的主要因素是水蒸气通入量。过量水蒸气通入,使(1)(3)反应向有利于H2产生的方向进行,对CH4气体产生有抑制作用。

工业用合成气n(H2)/n(C)一般控制在1.9 ~2.2[6],为制取合适的合成气,需要对反应过程进行控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可以深入研究反应过程中质量、动量、能量的变化和关联,建立反应模型,帮助设计反应器并应用于实际生产。DU W等[7]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燃料反应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捕捉了流化床反应过程,未来将被广泛应用于化学链气化研究中。

在化学链气化过程中,硫元素以气体H2S和固体CaS 的形式出现。DFT 计算发现[8],在氧化过程中,晶格O 的消耗主要发生在S6+原子周围,在1 173 K 温度下,从S6+→S2-逐步消耗。S6+原子比Ca2+更有利于C、CO 和H2的氧化。添加CaO、石灰、钢渣、Ni等活性组分可抑制S的释放,避免二次环境污染。

2 磷石膏基复合载氧体的研究

载氧体的性能是化学链气化的关键,氧传递能力的优劣对反应过程有很大的影响。单一活性组分的载氧体已经不能满足工艺发展的需求,目前对新型载氧体的研究逐渐向复合型、多功能型、高稳定型发展,利用固体废物制备复合载氧体是创新的方向。

磷石膏的主要成分为CaSO4·2H2O,是一种载氧能力强、易获取、价廉的非金属载氧体。纯CaSO4在化学链气化过程中易产生含S 气体污染环境,而磷石膏本身含有少量的Al2O3、Fe2O3、MgO等成分,可作为活性组分抑制S的释放,并改良载氧体的性能和机械强度,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研究发现,负载Fe、Al、Si等金属元素对磷石膏基载氧体的性能有明显提升。为降低添加剂成本,可利用固体废物对磷石膏基载氧体进行改性。

近年来化学链气化磷石膏基复合载氧体研究现状见表1。

表1 化学链气化磷石膏基复合载氧体研究现状

3 磷石膏基载氧体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料制备载氧体的理论研究虽然有进展,且在化学链气化制备合成气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而没有应用到实际工业中。

(1)反应初始温度过高,磷石膏与褐煤在800 ℃以上才开始反应。同时,褐煤气化过程也需要吸收热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外部加热才能实现反应,增加运行成本,易造成能源浪费。

(2)化学链气化反应器多为实验室级固定床、小型流化床、串行流化床。郭万军等[24]设计并建立的25 kWth串行流化床生物质气化反应器主要用于实验研究。受放大效应的影响,化学链气化反应器在实际运行中都存在问题,实际投入生产使用的反应器较少。

(3)尽管添加了助剂改良载氧体的性能,但磷石膏基载氧体的性能还不够优秀,仍然存在烧结、循环性差、反应活性低、选择转化能力低、机械强度低等问题。

(4)由于磷石膏成分复杂,杂质的相互作用和对反应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探讨。载氧体中晶格氧的转移机制也需进一步探究。

(5)合成气中CO2浓度较高,不利于后续使用,且含有H2S等有害气体,易造成二次污染。随着温度升高,K、Na等碱金属主要以氯盐的形式蒸发进入气相,KCl 在高温下蒸发,可能引起烧结、设备受热面腐蚀等问题;碱金属氧化物滞留在固体残渣中,导致颗粒团聚,反应速率降低。

4 展望

化学链气化是未来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以磷石膏、冶金废渣等制备复合载氧体是固体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方法,在实验条件下有较好的表现。但磷石膏中杂质较多,氧传递机制尚无定论,杂质对反应过程和设备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可辅助设计大型反应器,有助于实现化学链气化的工业化。

致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1666016)、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18YFC1900200)和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2021-K39),为本项目提供了大力支持,特此感谢。

猜你喜欢
褐煤合成气气化
2月份我国出口煤及褐煤29万t同比增长9.0%
BiZrOx/ZSM-5催化合成气直接芳构化的研究
改性褐煤吸附酸性矿山废水中Cu2+、Zn2+的试验研究
不同烘干温度下褐煤可磨性指数研究
新型旋风除尘器在秸秆热解气化设备上的应用
小型LNG气化站预冷方法对比分析
基于机器学习LNG空温式气化器传热性能预测
蚂蚁
3BCL459甲醇合成气离心压缩机的研制
褐煤活性焦制备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