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票据及对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2021-11-09 01:06刘志新
航空财会 2021年5期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

刘志新

摘要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資金周转不畅、融资难等问题,特别是应对新冠疫情冲击,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我国供应链金融得到迅速发展。而票据创新服务经济发展和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关键问题。上海票交所于2020年4月依托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的供应链票据平台上线试运行,并于2021年1月28日又发布《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规则(试行)》,这使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供应链票据的结构得以创新和全面推广。供应链票据平台解决了普通票据业务开展的三大痛点,提升票据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供应链场景”的融合,推动票据市场向全国统一、安全高效、电子化的现代市场转型,保障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

关键词 供应链票据;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

DOI: 10.19840/j.cnki.FA.2021.05.003

近年来,我国企业应收账款余额总体高且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降低了产业资金周转效率,冲击了商业信用环境,加大了经济运行风险。商业票据作为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以下简称《票据法》)规范和保护的商业信用表现形式,具有权责清晰、流通性强、融资便利等优势,通过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也得到央行的大力支持。2020年4月,上海票据交易所建设开发的供应链票据平台成功上线试运行,成为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新型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发展和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我国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背景及意义

(一)开展供应链金融的背景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周转不畅、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近年来叠加国际形势影响和新冠疫情冲击,部分中小企业流动资金更加紧张。供应链金融具有落实普惠金融、推动产融结合、融合数字科技的特点和优势,发挥着优化供应链资金流管理、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近年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创新,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特别是在中央和国家层面,多次出台政策文件鼓励和规范供应链金融发展。

202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以下简称银发[2020]226号文),首次对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内涵、意义等做了权威论述,并对规范和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各项重点工作提出要求。2021年3月,“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发展也正式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标志着供应链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所发挥的作用得到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

(二)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及意义

银发[2020]226号文指出,供应链金融是指从供应链产业链整体出发,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实交易背景下,构建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一体化的金融供给体系和风险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的金融解决方案,以快速响应产业链上企业的结算、融资、财务管理等综合需求,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业链各方价值。特点如下:

一是落实普惠金融,防范断链风险,推动降本增效。供应链金融具有普惠金融的特点,可以广泛服务供应链条各个层级、大中小微各类企业的资金需求,使资金精准滴灌至“毛细血管”,纾解企业资金短缺困境。通过引入核心企业主体信用、交易标的物的信用、真实交易数据信用等风险评估技术,供应链金融可以结合产业链、供应链场景,综合评价企业的还款能力,从而摆脱对中小企业自身主体信用或抵、质押物的过度依赖,提高企业融资可获得性,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难题,改善企业现金流,防范资金链断链风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供应链整体降本增效。

二是推动产融结合,支持国家产业布局优化升级。供应链金融具有产融结合的特点,应以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完整稳定为出发点和宗旨,顺应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加快创新和规范发展,推动产业链修复重构和优化升级,加大对国家战略布局及关键领域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三是融合数字科技,推动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创新。供应链金融具有数字科技的特点,通过应用数字科技,可以贯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商流,积累供应链上丰富的产品交易信息和金融交易信息,较为全面和动态地反映供应链条运转,特别是资金流转状况,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建设,提供相关数据要素的公共基础设施平台服务,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创新做好供应链金融服务工作,可以充分发挥金融资本要素价值和数据要素价值,服务大中小微各类企业、企业生产各个环节、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金融需求,对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升级和国家战略布局、建设多元化资金保障体系有着特殊意义。

(三)供应链金融的主要融资模式

融资是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功能。根据服务供应链运营流程不同阶段进行划分,供应链金融主要分为三类融资模式。

一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通常发生在货物装运交付、已形成应收应付账款的交易阶段。资金需求方可以基于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或已经接收的票据从资金供给方获得运营资金,金融机构通常会取得应收账款、票据的所有权或质押权。具体的融资产品包括: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反向保理、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票据贴现、票据质押融资等。

二是存货融资模式。通常发生在货物装运后的各个阶段,资金需求方可以基于持有或存储的货物从资金供给方获得运营资金。金融机构通常会取得相关货物或物权凭证的抵、质押权,同时在第三方物流机构的协助下对商品实施监管。

三是订单融资模式。通常发生在与核心企业达成交易合同后,资金需求方可以基于未来执行合同取得的预期收入来获得运营资金,资金用于采购、生产以及将产品交付给买方。

随着交易流程的前移,上述三种供应链融资模式需要管控的风险逐渐增加,其顺利开展的难度也在递增。其中,应收账款及票据融资模式在当前产业实践中最为成熟,规模最大。

(四)供应链金融与金融科技的融合创新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供应链金融正在向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融资方式快速转变。通过充分应用网络身份认证、电子合同、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金融科技,将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的大部分业务流程和风险管控措施,以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方式予以实现,大幅提高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打破区域限制,催生了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这一新的商业模式。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发挥实体经济和金融机构之间桥梁的作用,通过应用金融科技方式,整合多家金融机构的金融资源,服务多家核心企业以及核心企业供应链条上众多供应商,发挥平台网络效应,提高金融资本配置效率,构建“N(核心企业)+N(金融机构)+N(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平台生态模式。更容易实现专业化服务和达到规模效应。

根据易宝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整体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截至2019年底,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达到22万亿元,供应链金融市场迎来快速发展。

目前航空工业所属金网络公司的航信供应链金融平台是国内第三方平台服务模式的主要代表之一,已实现了与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和多家金融机构的合作,服务军工、制造、科技等不同产业的核心企业以及核心企业供应链条上众多供应商,推动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二、供应链票据的产生与创新

(一)票据的优势与不足

票据是权责清晰、规范化的应收账款债权形式,在便利企业支付、结算、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天然契合供应链需求特点的金融工具,有利于商业信用环境的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为一种供应链金融工具,票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是有健全的法律保护、流通性强。票据受《票据法》的规范和保护,在市场上接受度高,可以广泛用于支付结算和融资场景,特别是央行批准建设运行全国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以来,票据市场迈入电子化时代,流通更加安全便利。

二是權责清晰规范、便于使用。票据通过载明金额和付款日期,规范债权的形式与内容,有利于明确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债权债务关系,且票据具有无因性、票据到期未及时支付将受到法律惩处,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持票人的合法权利。

三是融资功能强、成本低。票据贴现是银行的传统融资工具,且票据的高流动性降低了流动性溢价,使其可以以相对较低的利率获得融资,加之国家再贴现政策支持,票据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但是,票据自身存在的不足使票据业务开展面临如下痛点:

一是存在无贸易背景开立票据并由持票人向银行申请贴现套取资金的现象。造成套现、套利和金融空转,加大金融风险,且存在较大的监管难度。

二是企业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接收程度低、融资成本高。全国统一、定价合理、交易活跃的商业票据市场尚未建立。

三是票据在功能上受《票据法》约束不能拆分使用,不能满足供应链上实际拆分结算场景和按需拆分融资场景的需要。

(二)供应链票据的产生

为了解决票据使用存在的上述痛点,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平台积极应用金融科技、在《民法典》(原《合同法》)体系下创新设立应收账款电子凭证产品,实现应收账款在线规范确权、灵活拆分、流转融资和贸易背景核验等功能,形成了对于商业票据的产品优势,市场规模快速发展,成为供应链金融的重要产品创新。

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也非常关注如何利用票据创新服务经济发展,并积极推动应收账款的票据化以及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

在上述背景下,上海票交所于2020年4月依托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的供应链票据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为进一步落实银发[2020]226号文件,加强供应链金融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海票据交易所于2021年1月28日又发布《供应链票据平台接入规则(试行)》(以下简称《接入规则》),该《接入规则》的推出使供应链票据得以全面推广。供应链票据平台充分借鉴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的产品创新,同时积极与供应链金融平台开展合作,快速取得试点突破,产品和平台建设不断完善。

(三)供应链票据的交易结构与创新

供应链票据本质上是电子商业汇票,运行于电子商业汇票系统ECDS,为企业提供出票、承兑、背书、质押、保证、贴现、存托、交易、到期处理、信息服务等商业汇票全生命周期电子化服务,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贴现、标准化票据等方式为企业融资。其特点在于将票据嵌入供应链场景,整合上下游企业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供应链场景下企业间的交易关系更加清晰,供应链票据更容易以优惠价格获得融资,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

与普通票据相比,供应链票据与产业链、供应链结合更加紧密,在票据份额化和线上融资等功能上更加全面,同时保有了普通票据凭证法定、权责清晰、流动性强的优势,有利于推动应收账款票据化以及商业信用规范发展。

当前上海票交所供应链票据平台不提供对企业的直接服务,企业需通过接入试点的供应链金融平台,间接开展供应链票据业务,由试点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为平台企业会员提供开展供应链票据业务的相关服务。交易结构及示例如图1所示。

通过引入供应链金融平台,有效发挥了第三方平台已建立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运营服务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和市场覆盖优势,实现供应链票据业务的快速试点开展。

份额化签发也是供应链票据区别于普通票据的重要特征和优势。供应链票据首次提出和应用票据包的概念,支持企业等分化签发由多张固定面额(如1元或0.01元)供应链票据组成的票据包,支持票据包拆分流转和融资,从而变相解决普通票据不可拆分的使用痛点,大幅提高票据的流转效率,可有效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三、供应链票据对供应链金融的作用和影响

(一)供应链票据对票据市场的影响

供应链票据平台解决了普通票据业务开展的三大痛点:一是通过将票据嵌入供应链场景,促进票据与贸易真实背景和供应链体系的深度融合,促进应收账款的规范化、票据化,盘活沉淀的应收账款;二是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发挥连接核心企业、供应商、金融机构的作用,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提高商业承兑汇票的可接受度,促进商业承兑汇票市场发展,降低票据融资成本;三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等分化签发,解决企业持票金额与付款或融资金额不匹配的痛点,提升企业票据支付和融资的便利性。

供应链票据促进应收账款票据化,提升票据市场规模。供应链票据是应收账款票据化的重要举措,如果推行效果良好,市场上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资产转变为票据资产,票据市场业务量会有显著增长。标准化票据在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占比也将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金融机构,特别是非银金融机构关注票据资产,资金和资产的双向充裕将使整个票据行业进入高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另外,“供应链票据+标准化票据”将强有力地推动中国金融体系从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转变,央行及监管部门将可以通过该直接融资体系,真正地推动产业链大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并且加强对大企业的风险管控,最终可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二)供应链票据对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影响

供应链金融平台有望通过接入票交所开展供应链票据实现业务转型,并成为标准化票据业务的重要参与者。《接入规则》明确供应链平台接入标准及相关职责。要求供应链平台对提交的供应链票据业务相关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負责;对参与供应链票据业务的企业身份、业务意愿、交易关系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推动企业签发和使用供应链票据,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票据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和相关配套服务;及时、准确、完整地传输供应链票据信息以及发票、合同、物流等交易背景信息;通过系统功能和管理机制设置,实现并确保供应链;妥善保管供应链票据业务相关信息,并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满足相关机构获取供应链企业经营、贸易、融资等信息的合理需求等。

供应链票据也将推动当前应收账款电子债权凭证的逐步统一。供应链金融平台可以通过发展供应链票据这种标准化的工具,逐步取代平台本身运营管理的电子债权凭证,最大化促进应收账款标准化并便利融资,也能实现不同供应链金融平台之间的凭证互通,这对供应链平台的规范发展有促进作用。由于供应链票据更加符合监管部门鼓励方向,可以保障平台合规发展以及核心企业的信任,也能有效避免中小微企业使用不同平台的不同工具,促进平台工具的标准化、融资的标准化、平台的标准化。

发展供应链票据是我国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通过供应链票据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推动核心企业优质商业信用向供应链末端长尾企业逐级传递,实现全链条共享,降低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推动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和优化升级。

随着供应链票据业务的持续开展,将进一步加强“金融科技+供应链场景”的融合,保障真实贸易背景,防范金融风险,推动产业链条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开放合作、共同发展。通过供应链票据平台制度建设、合规指导、流程指引和系统服务,将进一步推动票据市场向全国统一、安全高效、电子化的现代市场转型,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资本要素配置效率,保障供应链金融的规范发展。

四、供应链票据平台建设完善仍需时日

客观来看,当前供应链票据业务尚处于试点阶段,尚未全面推广,当前供应链票据在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中占比仍然十分有限,业务发展仍面临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平台建设完善仍需时日。

一是从生态体系看,试点接入供应链票据平台直连开展供应链票据服务供应链金融平台仅有4家,服务能力有限;对于银行参与供应链票据业务的监管和支持政策尚不清晰,导致部分银行参与热情不高;平台与信托、券商等金融机构尚未达成有效对接和合作;供应链票据的生态圈尚处于初期建设阶段。

二是从业务流程上看,票交所目前发布的供应链票据签发、背书转让、融资指导流程尚处在摸索阶段,融资指导流程正在不断更新优化,流程的标准化、统一化还有待进一步的实践磨合。

三是从融资功能看,目前仅有部分银行机构为响应政策要求,进行了供应链票据的试单和落地,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化的授信管理、融资审核、贷后管理体系与制度,融资功能尚需持续改善。

预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供应链票据将与普通票据、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产品以及存货融资、订单融资等融资模式共存发展,同时通过产品和平台的持续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市场服务水平和服务规模,推动票据生态环境的持续完善,促进供应链金融业务规范发展。AFA

(审稿:张国永编辑:张春红)

猜你喜欢
供应链金融金融科技
数字智能时代的供应链金融
金融科技发展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打造产融结合平台推动企业财务转型
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研究
面向供应链金融支付清算系统建设的探讨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
金投手抢滩湖南银联移动端,打造“供应链金融”生态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