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10 00:09刘佳楠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主体

刘佳楠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18

前言

伴随着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推进,社会利益主体多样化的趋势也越来越凸显,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开始显现,现代社会中人们在意识方面的差异性也越来越突出。新时代,大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相比于以往的大学生来说也往往更加复杂,他们虽然思想的成熟度更高,但是由于社会经历不足也经常会出现一系列不太成熟的想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难度。文章就针对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对策进行了相应的探讨,下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详细报告。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个体层面存在的问题

现代社会中社会文化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征,尤其是西方文化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市场经济体制给人们思想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凸显。而从现阶段高校大学生的角度来讲,就业以及生存方面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也导致学生的入党动机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于功利化的因素入党[1]。部分大学生认为入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毕业后找工作的难度,也有大学生入党是为了在评奖以及评优方面能够获得更多优势,还有大学生是由于家长的硬性要求而入党,也有大学生在入党动机方面存在随大流以及从众心理的特点。从这部分入党大学生的特点来看,虽然他们从组织程序上已经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学生党员,但是从思想上他们并没有达到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学生党员都存在对党的宗旨、党的信仰、党员的义务和责任认识不深的问题,而多元化的大学生入党动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整体质量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二)工作主体层面存在的问题

从高校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基层党支部、基层党委党总支、学校党委往往承担着发展党员的主要工作责任,而在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方面,基层党支部、基层党委党总支则居于主体地位。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由于个别单位的工作主体业务能力素质相对较弱,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程序不规范、把关不严、过度重视发展而忽视了培养的相关问题,针对高校学生党员的考察培养工作没有落到实处[2]。在教育培养形式的选择方面过于依赖以往的经验,缺乏创新,导致工作的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高校学生党员在发展的过程中,培养联系人的相关工作开展质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个别培养联系人对于自身的职责和义务无法做到很好的履行,责任心不强、与入党申请人缺乏联系的情况普遍存在。同时,在基层党组织的内部,由于部分党员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的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入党申请人带来负面的影响[3]。

(三)领导监管层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在实际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最高的领导机构就是高校党委。而高校在针对学校党委决策部署进行落实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职能部门则是党委组织部门。从领导监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在党员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领导不力以及顶层设计不够是存在概率较高的问题。除此之外,在领导监管层面还普遍存在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以及督促检查力度不够的问题。除此之外,也存在个别高校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配备数量不足、现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业务水平较弱缺乏、对于基层党务工作者培训力度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会对高校党员发展的整体质量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具体对策

(一)将各级主体抓实,落实各级工作主题责任

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开展质量与相关工作负责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校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不仅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特征,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复杂性特征。从高校自身的角度来讲,则主要包含学校党委以及党支部。学校党委的主要职能在于确定党员工作的具体开展方向以及具体的工作开展政策,党委组织部门的主要职责在于指导发展党员工作,并对党员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以及督促。而基层党委党总支的主要职能在于具体指导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并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落实检查以及审核的相关职能。而党支部的主要职能在于对发展党员的相关工作进行具体落实,同时在实际发展党员的过程中培养联系人以及组织员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环节。培养联系人以及组织员的作用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也会影响到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高校方面要能够将各级工作主体抓实,明确各级工作主体所应该承担的工作责任。这也是高质量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的关键一环,结合工作主体的情况,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领导到位以及制度到位[4]。首先,从领导到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要定期针对发展党员工作的开展情况听取汇报,针对发展党员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重大问题要能够及时进行研究部署,充分发挥对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作用。其次,从制度到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通过构建巡查制度、完善党建工作例会制度、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制度、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依托进行主体责任清单的建立等使党员发展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能够有充足的制度保障,进而为整体工作质量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从措施到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要在党内建立完善的培训工作制度以及加大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力度,每年的上半年都需要组织现场观摩会,下半年则需要组织工作交流会,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使得党员的发展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强化。最后,从责任到位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对于各级工作主体所需要承担的责任都需要给予明确、建立完善以及细化的责任清单,针对培养考察不实、程序履行不规范、标准把关不严以及超过审批时限等方面失职行为针对相关的责任人要能够给予严格的处罚,轻者进行批评教育,重者则需要给予纪律处分。

(二)将入党思想教育抓实,分层次落实入党教育

从高校学生党员自身的角度来讲,只有他们从思想上达到了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永葆纯洁性以及先进性。从现实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学生的思想是否达到了入党的标准难以进行有效的考核,而要想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思想入党的标准,则需要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合理有效地评判。所以在高校发展党员的过程中,针对各阶段以及各个环节都需要高质量的落实教育培养的相关工作,使得学生思想入党的水平能够真正得到有效提升。在充分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以及人的思想形成基本规律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党员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以及教育,要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校学生党员实施分层次教育[5]。首先,从入党启蒙教育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早”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提早对新入党的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引导,则能够提早实现选苗培养的目标。其次,在针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实”是需要遵循的最基本原则,要能够高质量的落实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培养考察,做实培养联系人的相关工作。此外,在针对发展对象进行集中教育的过程中,“高”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师资队伍方面,负责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的教师要能够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学员自身要能够具备较高的认识和学习态度,进而保证培训的质量以及培训的效果。另外,在针对预备党员进行考察教育的过程中,“严”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在入党宣誓环节,还是在预备期考察环节,乃至于在学生履行党员义务的环节都需要遵循这一基本原则。最后,在对正式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的过程中,“深”是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组织生活以及政治理论学习都需要具有较高的深度。

(三)将入党程序抓实,规范党员工作程序

思想入党是一个衡量量化难度较高的问题,而要想切实保证学生党员能够做到思想上入党,规范科学以及严格的程序必不可少,同时也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前提条件。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能够严格依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相关规定。一方面对于党务工作者要能够加大培训的力度,另一方面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能够始终秉持公开、公正、规范以及严谨的态度,进而使得新发展党员的质量能够切实得到有效保证。

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历史环境之下,党的建设不仅面临着新的任务,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而在高校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越来越多严峻的挑战,新时代高质量的落实发展学生党员的相关工作,保证发展党员的质量才能永葆我党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主体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论碳审计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何谓“主体间性”
憨娃入党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学生党员党内生活常态化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