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跨学科教学探究

2021-11-10 00:09唐冰灵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跨学科美术核心

唐冰灵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实验高级中学 贵州 安顺 562100

引 言:

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推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只有当学生拥有核心素养的时候,才能更加适应教学的节奏,成长为国家与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在当前的时代中,核心素养教育需要与实际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相互结合,在高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核心素养,还要利用跨学科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让学生能够正确的拥有强大的精神信念,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拥有扎实的美术知识,更是为了让学生的思想与人格都能得到提升。

一、高中阶段美术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往往是不受重视的。普通的学生想要进入大学,是需要通过高考来实现的,可是在高考中,没有美术科目,因此,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或家长,都是不太重视美术这一类副科的,觉得学习美术是在浪费时间。另外一种学生,就是艺术类学生,尤其是美术生,这一类学生是需要把艺考成绩与文化课成绩结合起来的,对于他们来说,美术成为了主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美术课程。这也就导致了学校方面容易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的现象,这是现今高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二)教学方式太陈旧

在传统的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是简单的讲解基础美术知识,没有注重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更没有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许多的高中美术教师还在沿用着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因为在这些教师的心中,也没有太过重视美术教育,所以,也就没有用心去准备教学内容,没有想尽办法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更没有创新教学方法的理念,导致高中美术教学一直枯燥与乏味。

(三)教学评价不多元

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所以,高中美术教学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可是,许多的美术教师会忽略评价的重要性,导致学生也就会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美术学科的开展也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二、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

美术课程的开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把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成几个模块,像是艺术鉴赏模块,在这个教育模块中,美术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与审美判断能力,还有绘画模块,这是为了让学生可以锻炼绘画技能,提高美术表现,这样的实践性教学方式,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美术教学的内容不仅仅存在于美术教材当中,更多的是来自生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的发展已经十分发达,可以找到许多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辅助教学资源,可以把这些资源合理的融入到美术教学之中。[1]高中美术教学不仅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更要用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提升文化素养,成长为全面综合的实用性人才。

三、在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跨学科教学中需加强教育融合

(一)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在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跨学科教学需要不断的加强教育融合,要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全面品质。美术与思政的跨学科教学融合,就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艺术表现力,让学生对美术、对艺术能有正确的审美判断,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更加具有文化素养,借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二)了解何为风骨气节

高中美术跨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还要用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传播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去了解文人的气节与风骨,通过风景、人物等,提升审美,抒发情感。在历史中,有许多的人物与事件值得学习,而且非常适合融入到美术教学之中,能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许多历史上的文豪都会用笔墨突出情感,通过绘画表达意境与精神,结合诗书的表达形式,这是我国文人独有的审美方式与艺术思想。

(三)利用地方课程资源

在实际的美术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合理的利用地方美术课程的资源,辅助教材当中的教学内容,时常开展美术教学互动,利用社会与自然的资源,把教学融入到校园环境之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可以在浓厚的教学氛围中,提升美术水平,提高艺术眼界。高中的美术教学内容,应当具有更深层的教育含义,要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地方特点与风俗,让学生看到更多来自传统民族的艺术审美,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思想,也让学生更多的看到艺术的多样性与包容性,体验到美术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在潜移默化中,不断的深入学习美术课程。在许多的美术作品中,都能体现一些传统美德,这些都是美术课程的资源,都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让学生可以增强审美情趣,成长为全面综合的人才。[2]

(四)关注情感体验教育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相对独立的性格与思考方式,能力也有所提升,对审美,对艺术,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想法。高中美术教师需要进行跨学科教学的方式,不仅把教材当中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解读,还需要满足学生的审美的需求,把课堂教学变的生动起来。所以,高中美术教师需要不断的创新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创建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与想象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可以有充足的课堂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掌握美术知识,提升美术鉴赏能力。美术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营造课堂的教学气氛,完善教学效果,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带领学生开展一些生动的美术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不断的提高美术核心素养,发挥美术跨学科教学的作用。

四、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跨学科教学要实现教学特有价值

(一)利用现象教学实现教学价值

现象教学是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是把各个学科之间进行跨学科联合教学,能不断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让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更加顺利。因此,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好好的利用现象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在舒适的环境中,得到身心发展。高中美术教师可以借鉴现象教学的模式,把美术、历史、语文进行跨学科融合,把知识与学科紧密结合,用生动的语言,辅助上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与震撼,表达出美的意境。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观看优质的历史性山水画卷,或者西方的宫廷画作,这些都是可以多学科融合进行跨学科联合教学的,在学生提高艺术审美的同时,也学习到了大量的历史知识。美术教师还要注重在跨学科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注重精髓,让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的美术核心素养。[3]

(二)生活美育渗透美术教学实践

在实际的生活中,美术教学无处不在,因为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知识,提高自身的修养与核心素养,成为更全面的综合性人才。艺术往往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因此,美术教师要想掌握美术跨学科教学的关键方法,就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还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拥有发现美的能力,要把美术与其他的学科进行跨学科联合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快的掌握知识,提高各项能力。美术教学要学会引进来与走出去,引进来的意思就是要把许多的与美术相关的教学内容引进教学课堂中,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也能增长其他的知识。在走出去方面,教师可以定期的安排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像是户外写生,参观美术馆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美术教学内容,不仅提高了审美能力,还能在独特的风景中,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的美术跨学科教学中,美术教师需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审美,加强学生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认识,利用跨学科、地方特点等元素,进行优化教学,整合环境与人文资源,帮助学生提高美术核心素养。[4]

(三)开展关联性情境式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的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也明白跨学科教学是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方式。像是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文化的传承,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文化的理解,因此,在美术教学中,需要进行关联性的情境教学,把各个学科当中的精髓,融入到美术教学之中,让学生可以全面的学习知识,提升核心素养。许多的院校或者教师,在过去都会忽略美术一类的副科,觉得这些学科不属于学习的重点,可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加提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就需要重视起美术教学,要学会采用跨学科的教学方式进行美术教学,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教师可以利用主题性质的跨学科教学,从根本上进行艺术人文的教学培养,让学生可以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跨学科教学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时刻清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美术教学,要拓宽教学的角度,要注重师生的交流,更要改变教学观念,创新优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从美术知识中,学习到更多的人文知识,提高思想品质,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猜你喜欢
跨学科美术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美术篇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