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预算编制执行与绩效管理问题探讨

2021-11-10 00:09田旭竹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报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

田旭竹

中共营口市鲅鱼圈区委员会党校 辽宁 营口 115007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发展,中央政府带动着地方政府得到了良好地改良与创新。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的一些地方政府仍存在一些诸如预算编制与执行、绩效管理方面力度不强、轻重视等问题。因此,对于完善并改良地方政府所存在的尖锐问题,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都应当积极应对。

一、地方政府预算编制概述

政府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具有法律效力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筹集、分配和管理财政资金及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社会,它还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政府预算是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国家财政收支有着密不可分地联系。从财政收支的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财政的核心,但从起源看,两者不具有一致性。国家财政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而政府预算是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初期的产物,即是国家财政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国家财政要求制定统一的年度收支计划,并且经过一定的立法程序审核批准后才会出现政府预算,因此,简而言之,政府预算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年度财政收支计划。对于地方政府预算的编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时间编制预算草案,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应当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

二、地方政府预算编制执行与绩效管理问题

1.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

首先,地方政府预算编制通常根据上级派发的指标,加之上年度决算报表为参考进行下年度的预算报表的编制。然而一些地方机关为了实现资金上的收支平衡,常常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虚列收入,严重影响了报表的准确性,导致预算报表的数据与年末决算报表的数据相距甚远。其次,在预算报表编制的过程中,报表的资金栏因其设置太过简化而导致上级人员在审阅报表时无法对预算报表进行分析比对,进而造成资金风险与不良影响的发生,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

2.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

作为服务社会公众的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地方政府在编制预算报表时,有时报表中的科目的设置太过于随意,以至于无法反映预算报表具体内容,有小马拉大车之嫌。而报表中资金收支表数据也设置的模棱两可,有时报表中的资金合并填列,不能正确显示资金来龙去脉,严重影响上层人员对资金的判断能力。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编制的预算报表内容太过简洁、预算没有弹性、人员名单等诸多缺乏合理性原则的相关问题。

3.预算执行力不足

在没有精细的绩效管理监督之下,地方政府在编制预算报表完成后,有时陷入不知道该干什么,以什么方向前进的抉择问题,进而导致无法完成年度目标,造成群龙无首的局面。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实际工作中显然对预算工作的理解或重视程度不足,仅仅是完成上级所给出的工作目标便草草了事,全然不顾预算工作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延展性。

4.预算编制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

上述三个问题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在没有健全绩效管理体系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预算报表编制的事前、事中、事后给地方政府带来无法解决的艰难问题。不仅如此,在绩效管理无从下手的情况下,由于监督管理的放松,容易造成地方政府出现资金上无法查明的漏洞,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弥补损失,有时甚至出现做假账的现象。

三、地方政府预算编制执行与绩效管理优化探讨

1.精细化预算编制

首先,在预算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应当对报表所需要的科目与内容进行必要地补充,并精确至每个科目都有章可循,必要时还需要对表内科目内容进行名词解释与补充。资金栏一列中,禁止将资金合并填写在预算报表中,而应当例例挑明,使预算报表能够合理、合规、合法、正确地反映出地方政府对下年度工作所做的内容,令上级人员能在审阅报表时得到对下年度的预测并对地方政府提出建议。其次,地方政府在编制预算报表时,应当严格按照地方机关实际工作情况及资金控制情况并结合国家有关政策进行填写与修改,以避免不必要风险的发生。最后,对于地方政府内的预算报表编制人员,应当对其甚至整个进行预算工作的部分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必要时可以实行员工奖惩机制,确保员工能够吸收到最新的专业知识与科学的预算管理方法。

2.优化预算编制体系

预算编制体系作为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小心谨慎对待。地方政府要在日常工作中完善预算管理系统,优化预算编制体系,强化预算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充分结合“零基”预算模式,使预算更加贴近日常生活,资金方面更加安全也更有可操作性。在预算报表的编制过程中,各部门、职工要定期举行研讨会,吸收各个部门的不同建议,从不同的思想规划及国家政策方针总结出最优的线路以作为政策方针,再以上年度决算报表做理论依据,来对下年度的预算报表进行编制,并在编制过程中举一反三,思考可能出现各方面的问题以加以改正并做出标记,避免在日后实际工作中被已经考虑过的问题所牵制。同时,在预算编制体系不断地完善过程中,也应当另绩效管理工作同时融入到预算编制中来,形成核算与监督的辩证关系,由内而外地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

3.加强预算执行力度

在地方政府预算工作的执行中,除了部门之间的监督促进之外,地方政府可以申请上级行政机关对本部预算工作进行审查,并根据分析问题得出经验,从而有效提高预算执行力度,才能有效地克服现今与未来的问题,更好地拓宽预算工作人员的角度与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理解程度。地方政府内部也应当加强预算部门其专业性知识内容,可以设置指标从而打造良好地职工竞争环境,从基层人员上提升对预算执行工作的力度。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为了加强预算执行力度,还可将预算方案、优秀职工名单等能够产生积极效益的内容进行公示,以此来推动预算执行的力度。

4.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优秀的内核搭建好后,最重要的工作便放在了外层建筑上。首先,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改良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便是从业人员,无论是预算管理工作还是绩效管理工作,最重要的都是提升人员素质及专业知识水平,只有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水平,才能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从业人员是整个地方政府的核心要素,也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其次,地方政府应在原有的绩效管理制度下进行必要地更新与修改,以更贴合实际工作的准则去完善与优化绩效管理制度。此外,绩效管理制度不受到重视的原因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层次较低所导致的,因此,建立较为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是现今比较重要的任务。提升法律层次性,能够有效增强地方政府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健全绩效管理制度工作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

结语

近些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成为了人民与国家的中流砥柱,而地方政府预算编制与绩效管理的工作内容也成为了地方政府历年来的首要工作。然而尽管国家机关一直在完善与解决问题,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依然存在着许多预算编制与绩效管理工作上地风险与漏洞: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预算执行力不足、预算编制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尚未提到的问题都等待着人民、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所共同解决。因此,对于国家来说,当今任务是完善并发展下层部门绩效管理制度,实行更高层次的预算绩效管理保障机制,才能更好地增强下层对绩效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地方政府也应该大力配合政策的同时,精细化预算编制、优化预算编制体系、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将预算编制执行工作与绩效管理工作二者充分结合,打造由内而外的安全制度体系,才能更好地避免危险的发生,更好地为社会公民与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报表预算编制管理制度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新旧公路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对比与分析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镇长看报表
西方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启示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