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流动的制度变迁研究

2021-11-10 21:52霍娜
中国集体经济 2021年33期
关键词:人才流动制度变迁

霍娜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才流动体制改革是十分关键的构成。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带动了我国人才流动制度自早期的僵化、刚性逐步发展为如今的灵活、柔性,并不断适应、融合国家的总体发展布局和战略目标,展示了人才思想自由、身份自由、配置自由、发展自由的特点。人才流动体制改革包括五个阶段,是对人才机制的一种不断完善和优化,实现了从管理调整为服务的两性变革。文章通过论述也总结了对未来人才流动管理的展望及优化意见。

关键词:人才流动;制度变迁;人才政策

人才资源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实现改革创新不能缺少的关键力量,能够为各行各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充分的服务与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人才培养和发展对于党和国家的发展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在落实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中具有的重要意义,利用人才的力量加快民族振兴,有效建立竞争优势。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政治和经济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进步。在这变革的过程中,正是不断的改革带来了不断地发展,可变性制度是中国成功改革的一剂秘方,其中就包括了人才体制改革。政府通过合理的宏观调控构建起适当的人才流动机制并随着发展不断完善,从而形成健康积极的人才竞争模式,保障人才流动的合理化规范化运行。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应放在政策改革之上。本文会结合从改革开放至今位置,我国政府所下发的与人才流动相关的各项政策进行分析,并认真了解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善建议。

一、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人才流动体制发展阶段

从改革开放至今为止,我国的人才政策历经多次变动,人才流动制度也历经多次变迁与发展。

(一)人才流动制度初步建设阶段(1983~1992 年)

改革开放初至市场经济确立前,在这段时间内国家试探性的开启了人才流动体制改革。受到市场经济体制暂不完备的影响,人才体制的改革也处于摸索和推进时期,国家仍然是人才管理战略的主体,发挥着主导作用。该阶段内我国政府推行的相关政策并不多,一般仅用于工作指导。1983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规定》,提倡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的单位或地区到技术发展较为领先的地区吸纳人才。由此也促进了各地方政府为了改善本区域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技术人员引入的制度规范。如1987年大连市政府制定的《大连市引进国外人才工作管理办法》,针对人才引入和利用以及相关经费问题加以明确。该时期内,人才政策也涉及了境外人才引入的相关制度,例如可通过技术、资金等参股入股,给予引入人才以具有吸引力的福利待遇,以及在税收上提供有利政策。

(二)人才流动制度健全优化阶段(1993~2000 年)

市场经济确立初期至21世纪初这段时间内,属于人才流动制度不断健全和改革创新时期。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重新对人事管理制度制定新的要求与规定,不再沿用前期的国家对毕业生进行工作分配的人才管理方式。这一时期推行的人才流动政策重点有:一是积极提倡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并辅之以制度保障来提高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率,例如提供户口安置、给予充分的择业选择权等。二是保障人才可以合理流动,并确保适当解决劳动仲裁。政府应在确保本区域人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倡人才向有需要的地区流动。而人才的流动难免会带来争议和仲裁,此时政府应建立专门仲裁机构优化服务。三是健全人才培养。相关培养政策要结合本区域发展状况和人才发展需求,健全人才奖惩制度。在培养过程中遵循专业化和实用化的理念。

(三)人才流动柔性机制建设阶段(2003~2010 年)

2003 年举行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就人才展开的全国性会议,并于会中提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这也意味着我国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开启关键时期。此后,各级政府结合会议精神制定了相关政策文件,强化了人才流动自主权。自此在人才流动管理上政府使用了更加灵活的制度,不再受限于国籍、户籍、身份、档案等硬性条件,构建双向选择,强化人力资源积累。并且,关于引入海外留学人才,将引入门槛进一步抬高。如《中国科学院关于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的管理办法》提出,关于国外杰出人才的引进首先要确保其具备中国的国籍,而且国外人才还要放弃其外国国籍来到中国进行定居。关于外国人才的引进,我国更关注其稳定性。同时,政府也积极构建专业水平高的人才队伍。因为整体上人才数量仍存在较大缺口,创新水平亟须提升,人才布局仍需改善,因此各政府利用政策手段,致力于通过强化人才水平、激发创新创造力、健全人才管理制度等形式切实提升人才队伍的实力以及价值。

(四)人才流动、全面发展规划阶段(2010~2016 年)

2010 年 ,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是我国第一个出台颁布的与人才发展相关的规划,对国家人才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纲要》,在人才管理中人才体制机制创新将上升为主要工作,进一步健全、创新、优化人才管理机制。第一,针对人才流动配置机制进行完善,政府部门应主要负责宏观调控,进一步改善竞争的环境,并成立中介组织为人才流动配置机制提供服务保障。第二,促进人才流动市场化进程,确保人才资源的科学分配。实现人才竞争的有机平衡,供需合理,公平公正,突出政府在人才流动中的引导和监管作用。按照《纲要》的指示,政府陆续推行对应的人才政策,既要积极引入国内外优秀的高水平技术人才,提升人才福利待遇保障;也要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水平,激发创新活力,切实做好人力资源建设工作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五)人才流动、国家战略整合阶段(2016~2020 年)

2016年,中共中央推行《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该意见的提出进一步彰显我国人才流动体制改革的深度。此外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还就人才流动的发展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应尽快建立起拥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制度体系,切实摆脱机制障碍长期以来造成的束缚,让用人主体真正拥有权力,切实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从而促进各种类型人才资源价值的充分发挥。尤其是在关于高层次人才引入、队伍构建、培养和教育等诸多人才有关社会保障上不断拓展改革思路,开辟新路径。《意见》的出台,为对政府职能转变注入动力,推动人才管理市场化和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能够切实实现对人才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及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协同,明确正确发展方向,让人才管理的根本目标与国家总体发展方向相一致,优化人才管理模式,对人才体系中的各个管理环节产生具有实践意义的指导性作用,确保人才管理战略趋于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与总体发展基调一致,合理解决發展中的问题。

猜你喜欢
人才流动制度变迁
教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晚清师范教育发展的制度变迁分析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农业生产组织创新
我国土地储备机构组织管理体系重构研究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
河南省人才流动的意向特征及其动因分析
进入“体制内”的政策壁垒有哪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