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2021-11-10 03:24王洪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关键词: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农民

王洪胜

摘要:本文对农民专业合作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具体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发挥以下作用:同步作业,提升了农村产业化管理水平;能力互补,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技术传播,增强了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信息集合,完善了组织的供销系统网络;规模集成,化解了农民的市场经营风险;智慧共享,搭建了产业的集群组合平台;产业开发,提高了组织的综合生产能力;有效管理,推动了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综合发展,促进了农民持续稳定的增收。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

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不同形式,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就能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有利于解决“买难”、“卖难”问题,扩大农民与市场对接的话语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乡村振兴中将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可发挥以下作用。

(一)同步作业,提升了农村产业化管理水平

多年的实践表明,合作社每位社员出于提高自身收入的需要,认同和接受了生产发展和营销等合作社有关的各种组织协调。各农户的生产品种、耕作技术、农药使用、收获时间、产品规格、市场定价等都在合作社统一要求下进行。这样在发挥家庭积极性的同时,实现了产中协调、产后合作打好了基础。与此同时,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始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体现了“民主自治”和“公正、公开、公平”的特性。成员的行为受《章程》的规范和制约,而《章程》是由全体成员大会民主讨论而产生的,因而具有了亲和力和操作性强的特点。《章程》作为准则把每个成员的行为规范、既得利益、权利职责义务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体现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对民主管理的要求。

(二)能力互补,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農民专业合作社在开展服务中可以发挥成员各自的特长,实现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收到分工协作的效果。合作社内部的协作范围远远大于家庭内部的协作,因而,能够提高该范围的社会生产率。合作社内部有时也组织成员之间在耕作收获的环节的换工互助,使农业生产之间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减少流失,减少家庭雇工费用支出。提高成员的科技文化知识是合作社为成员提供服务的主要职能和目标之一,合作社在日程的培训工作中,除培训先进的科技实用技术内容外,还涉及党和国家对农村的方针政策、文化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等,其培训形式的时效性、多样性、灵活性易被农民所接受,因此,已逐渐成为创新农村科技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满足了农民多层次、多方位的科学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新风尚的形成,也激发了农民群众投身农业产业化的热情。

(三)技术传播,增强了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除了政府部门的扶持外,还需要依靠科技力量,组织专家团队作为经济、技术、市场、政策顾问,并把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方法源源不断地传播出去,成员能够从合作社得到最好的技术、最新的品种。合作社“民管”的民主性、主动性,使创新思维灵活、宽广,步伐和力度加大。有利于农业实用技术在生产中创新和推广应用,有利于强化农民在创新中的地位,有利于推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四)信息集合,完善了组织的供销系统网络

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自身优势,收集大量的产品、产地、品种、规格、数量等信息,特别是一些合作社建立起专业网站和网页,推介自己的企业,发布自己的产品,实现农产品和农业投入的品“双向流通”。一方面把安全、放心、时令的农产品送到城市,另一方面又把质优价廉的农业投入品、城市资金及相关要素集约后送到农民手中,彻底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使合作社成为商品的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发布中心,方便农民群众,促进生产管理和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按照市场变化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架起了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加快了农业市场化步伐,促进了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业发展。

(五)规模集成,化解了农民的市场经营风险

多年的实践表明,在市场竞争中,农民最担心的是品种不优,最发愁的是技术不过关,最害怕的是生产卖不出去。这些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小生产和大市场、小经营和大市场的矛盾。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所需服务,以及产品的品种、质量、价格上是否有竞争优势,已成为农民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千家万户进市场,不是个体经营规模问题,而是产品批量规模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把农民组织起来,用组织规模去完成农产品的经营规模,以此实现农业市场化、规模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要素集聚的优势,加强合作与技术集成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共同进入市场,提高谈判地位,降低交易成本,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解决了农民“买难”、“卖难”的后顾之忧。

(六)智慧共享,搭建了产业的集群组合平台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大多是经营能手,它们的点子多、能力强,往往能够把这些点子变成各个成员的实际行动,将成员的群体经营管理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上来。同时可以在龙头企业和农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既保证了龙头企业所需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成为农民经济利益的组织代表和经济发展的载体。

(七)产业开发,提高了组织的综合生产能力

对于单个农户来说,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从发展市场调查、新产品开发、新品种引进、生产技术指导到产品的整理包装,是无能为力的,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就能完成这些任务,并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产业开发,形成生产能力。

(八)有效管理,推动了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

一方面,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市场反应较为灵敏,能够主动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新品种,统一技术管理和指导,加快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遍采取企业化管理手段,通过实施各种专业服务,扩大了农业生产分工的细密程度,促进了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了农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农业管理和科技进步,提高了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

(九)综合发展,促进了农民持续稳定的增收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组织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通过提供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产品销售等服务,减少了市场风险,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典型示范,提高了成员的生产技能;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利润返还,使成员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调研发现,凡是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收入均高于其他非成员农户。

参考文献:

[1]张宏岩.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农业,2021(09).

猜你喜欢
专业合作社乡村振兴农民
耕牛和农民
农民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葡萄产业专业合作社效率研究
黔东南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农地流转习俗研究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