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大颗粒沉积的处理与预防的研究

2021-11-10 11:03王峰范明乐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风门矸石流化床

王峰 范明乐

摘要:锅炉床温的稳定是锅炉燃烧稳定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锅炉长周期运行时,大颗粒沉积导致锅炉床温低,严重时导致锅炉结焦停炉。锅炉床温低处理非常困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  大颗粒沉积

一、概述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温高低情况,直接影响着锅炉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循环流化床锅炉入炉煤颗粒对锅炉床温影响较大,煤颗粒度大造成流化不良,严重时导致大颗粒沉积锅炉床温局部较低,导致锅炉低温结焦。从运行的实际经验得出床温低的原因与处理,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设备概况

潘三电厂锅炉 (DG440/13.8-II8型)单汽包、自然循环、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锅炉主要由一个水冷壁炉膛,两台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和一个有汽冷包墙包覆的尾部竖井(HRA)三部分组成。炉膛内布置有屏式受热面:六片屏式过热器管屏、四片屏式再热器管屏和一片水冷分隔墙。四个排渣口布置在炉膛后水冷壁下部,分别对应两台滚筒式冷渣器,其余两个为事故排渣口。炉膛与尾部膜式竖井之间,布置有两台汽冷式旋风分离器,其下部各布置一台“J”阀回料器。尾部采用双烟道结构,前烟道布置两组低温再热器,后烟道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有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向下前后烟道合成一个,在其中布置有螺旋肋片管省煤器和卧式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采用光管式,沿炉宽方向双进双出。过热器系统中设有两级喷水减温器,再热器系统中布置有事故喷水减温器和微喷减温器。

锅炉给没采用前墙给煤,共设6个给煤口、4个石灰石给料口,石灰石给料口在落煤管处。上、中、下三层播煤风将燃料均匀的送入左右侧炉膛。为了防止烟气反串至给煤机,给煤机密封风由进入空预器前的一次冷风提供。播煤风由空预器出口的一次热风提供(一次热风200℃左右),由于一次风压较高(12~14KPa),故取消播煤增压风机。

三、锅炉大颗粒沉积的导致床温低的原因、预防与处理

3.1大颗粒沉积导致床温低的原因

大颗粒沉积导致锅炉局部床温低,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严重时会导致锅炉结焦造成停炉。导致锅炉床温低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来煤中含有大颗粒的矸石,由于大颗粒的矸石在炉内不能燃烧导致大量堆积,无法排除,造成锅炉流化不良,导致床温异常波动,因流化不良导致料层小面积的低温结焦。如以下锅炉床温低分布情况、煤中含有的矸石、排渣中的矸石及排出的低温焦块情况:

3.2大颗粒沉积导致床温低的处理

锅炉频繁出现局部床温点偏低报警现象,甚至有低于300℃以下现象,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入炉煤颗粒度不合格,大的太大,细的太细,更有破碎不掉的矸石,尤其是这些大的矸石有20~30mm。随着的时间的推移,大量的沉积在炉膛墙根的最低部,吹不掉,烧不掉,沉积在布风板上,相当于增加了几层布风板,增加了数倍的风阻,只有排出来才能从根本解决。这时毫无疑问的就是要加大一次风,一次风大了自然就的需要厚料层,否则容易局部吹穿后果更严重,更主要的是需要大量的循环物料来提高整个炉膛颗粒团的携带能力。

如何能提高这些颗粒团的携带能力,把炉膛底部的大矸石带起来,排出去,在保证高负荷、大一次风量、厚料層的前提下,我们还是要从入炉煤颗粒度下手。第一,可适当放宽入炉煤颗粒度大一些,但绝不能超标,2~6mm的份额可适当大一些,就像滚雪球一样只有越滚越大才能将大的矸石带起来;第二,选择烧一些低发热量,低挥发份的劣质煤,尽量提高循环灰量。

运行调整方面采取的措施:

a、申请机组搞负荷,负荷在110MW以上;

b、一次风控制在19~20万,尽量少调;

c、以关小冷渣器开度蓄料的方法,提升风室压力至14KPa,风室压力控制在13.5~14kpa;

d、在保证氧量的前提下,炉前墙下二次小风门全开至100%,炉后墙下二次小风门节流至20%~30%,前后墙上二次小风门均节流至10~20%,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提高二次风压在9~11kp(不宜再高,以防二次风道撕裂);提高前墙下二次风的穿透力。因炉内流化不是很理想,前墙始终有少量物料堆积,就是我们看到的前墙床温经常掉下来的最直观原因。若横向提高此处二次风压可大大增加密相区物料的扰动。二次风压一般要大于9kp,否则也吹不动;节流上二次风门,不但提高了二次风母管压力,同时也减弱了稀相区的燃烧,通过锅炉的内循环和外循环,未燃烧燃尽的煤颗粒还是回到了炉膛,既加强了密相区的燃烧也提高了床温;降低上二次风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密相区上部的阻力,密相区的高度也随之提高,对加强密相区的流化和燃烧也是大大有利的。

3.3预防措施:

3.3.1、上煤期间安排专人检查颗粒度,防止大颗粒煤及大块矸石进入炉前仓。

3.3.2、对锅炉床温异常波动做预防性调整,原则上每半月进行一次床料置换,根据煤质、排渣以及机组负荷情况,安排时间进行置换床料。

3.3.3、做预防性调整,在机组高负荷(110MW)阶段,以蓄床料的方式提高风室压力至13.5KPa,同时以关小上二次小风门及后墙下二次风小风门的方式,提高二次风压至10~11KPa加强对床料的扰动,维持运行4小时后恢复原工况运行,在此调整时间段维持一次风量19~20万。此预防性调整将作为长期定期工作执行。

3.3.4、在机组低负荷运行时,需投运煤泥控制NOx排放时,应全面评估锅炉燃烧状况,投运煤泥时,床温在800℃以上,炉膛出口烟温730℃以上以及控制风室压力在11.5KPa以上,同时控制一次风量18万以上。

3.3.5、定期打开细碎机盖检查锤头磨损情况,发现锤头磨损严重时,立即更换新锤头以保证细碎机破碎效果。

3.3.6、严密监视各点床温变化情况,发现床温异常下降因大颗粒沉积造成,应及时果断按照措施进行燃烧调整。

4 结束语

大颗粒沉积导致床温低对锅炉的稳定运行影响较大,经过长时间的运行摸索,基本掌握了大颗粒沉积的处理与预防,保证了锅炉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循环流化床锅炉理论设计与运行。中国电力出版社 1998

[2]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与检修(第二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

[3]中华人名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1035.5-2006 2006

[4]电力工程材料(通用材料 )ISBN 7-5083-0432-2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作者简介:

王峰 淮南矿业集团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潘三电厂  邮编:232096

范明乐  淮南矿业集团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潘三电厂  邮编:232096

Email:3966357@qq.com 联系电话:0554-7637912

猜你喜欢
风门矸石流化床
关于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料填加技术探索
选煤厂手选矸石系统技术改造及智能选矸可行性分析
天然气火焰变黄是何因
昔日漆黑矸石山 如今绿色景观园
矸石充填采煤技术对矿压规律的影响分析
矸石充填采煤技术对矿压规律的影响分析
冀中股份葛泉矿矸石山治理系统设计方案
风门门框防磨损装置设计
关于Cessna172R飞机燃调油门联动组件间隙的分析
流化床填料在生物脱氮工艺中的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