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双元干预对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2021-11-11 06:47张静夏晓晨徐心平郭东波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内镜常规神经

张静,夏晓晨,徐心平,郭东波

(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脑垂体瘤是一种生长于垂体上的腺瘤,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1]。虽然脑垂体瘤的生长较为缓慢,但若未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可会影响患者的脑垂体功能,导致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紊乱[2]。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是脑垂体瘤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切除脑垂体瘤,但术后并发症依旧是临床护理的难点[3]。而常规护理的宣教多以灌输式为主,且多为发生后再处理,在预防并发症方面效果欠佳,导致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下降[4]。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双元干预是一种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有序、规范的健康宣教、护理的方案,其近年来在临床中有所应用,但在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相关报道较少。对此,本次研究将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双元干预应用于接受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就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影响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行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的154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77例。常规组:男性41例,女性36例;年龄26~72岁,平均(43.68±12.45)岁;垂体瘤直径0.9~2.8 cm,平均(1.78±0.33) cm。研究组:男性43例,女性34例;年龄24~71岁,平均(43.27±12.32)岁;垂体瘤直径0.9~3.1 cm,平均(1.82±0.35) cm。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已经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垂体瘤,且顺利完成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术后各项生命体征稳定者;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伴随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疾病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

1.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予以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遵医嘱予以患者基础性护理。同时,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做好各项并发症预防措施,并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按医嘱用药等。

在常规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双元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制作双元干预措施思维导图: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按护理前、中、后循序的护理重点进行思维导图绘制。思维导图:护理前(病情评估、开展护理讲座)→护理中(加强沟通、心理疏导、宣教)→护理后(了解患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加强查房)。(2)护理前:在患者入院时进行病情评估,术后评估其各项生命体征,根据评估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同时,开展护理讲座,主要培训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相关知识技能、术后并发症预防措施等,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3)护理中: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沟通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予以鼓励、安慰。若患者存在明显的沮丧、绝望等情绪,应予以关怀、体贴和鼓励,以改变患者消极态度。同时,争取患者的支持,并予以患者充分的心理、精神支持。进行个体化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文化程度进行宣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向患者讲解疾病、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等知识。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定期进行血常规、CT等检查,以预测患者并发症发生。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口腔湿度,密切观察伤口变化情况。待患者病情允许后,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加快身体机能恢复。(4)护理后:宣教完成后,通过询问来了解患者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其护理配合情况。同时,医师和护理人员加强查房工作,了解患者术后康复的各项情况,并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1.3.1 生活质量

在干预前、干预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5]评估,内容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四个维度,为了方便计算,将各维度的粗积分转换为0~100的标准分,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1.3.2 应激反应指标

在干预前、干预后,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进行10 min离心后,留取上清液,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原酶(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

1.3.3 并发症

在术后护理期间,观察患者的暂时性缺氧、暂时性尿崩、脑脊液漏、视力障碍、口鼻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77,±s )单位:分

表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N=77,±s )单位: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①P<0.05。

组别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物质生活干预前常规组 50.17±5.22 48.67±5.13 46.37±5.08 52.67±5.26研究组 50.27±5.31 48.79±5.19 46.71±5.10 52.41±5.21 t 0.118 0.144 0.414 0.308 P 0.906 0.886 0.679 0.758干预后常规组 65.38±8.42① 66.55±8.34① 62.64±7.82① 67.23±8.52①研究组 70.16±8.84① 70.28±8.51① 66.87±8.03① 71.69±8.77①t 3.436 3.094 3.312 3.201 P <0.001 0.002 <0.001 0.002

2.2 两组应激反应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AngⅡ、R、NE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AngⅡ、血管紧张素原酶(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应激反应水平比较(±s )

表2 两组应激反应水平比较(±s )

注:与本组干预前对比,①P<0.05。

) R/(pg·mL-1) 组别 例数 AngⅡ/(pg·mL-1NE/(ng·mL-1)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组 77 50.18±7.54 40.67±7.11① 7.44±1.53 4.22±1.36① 179.34±20.16 143.61±17.28①研究组 77 50.24±7.59 37.75±6.87① 7.52±1.60 3.51±1.27① 178.46±20.07 134.88±15.76①t 0.049 2.592 0.317 3.348 0.271 3.275 P 0.961 0.011 0.752 <0.001 0.786 <0.00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与常规组对比,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脑垂体位于颅底的蝶鞍内,是一个神经内分泌器官,主要参与机体内分泌[6]。脑垂体瘤则是生长于脑垂体的腺瘤,其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据流行病显示,脑垂体瘤占所有颅脑肿瘤发病率的15%,多发于30~50岁群体,且近年来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7]。目前关于该疾病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多与遗传、内分泌紊乱、过度劳累、缺乏睡眠等因素密切相关。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作为现阶段治疗脑垂体瘤的重要方案,其虽具有微创性,但仍属于侵入性操作,加之手术部分较深,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8]。因此,予以接受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

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常规护理因缺乏规范性、针对性难以满足现阶段的临床护理需求,故需为患者探索一种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案[9]。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双元干预主要是将护理措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护理的方案,其能让护理措施有序地进行,并帮助患者记忆[10]。据本次研究表明,干预后,研究组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该结果提示,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双元干预应用于接受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中,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在思维导图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宣教,能提高患者对疾病、术后康复等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使患者逐渐树立健康观念,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同时,通过思维导图将相关健康知识分层次、放射式呈现,能帮助患者内化所掌握的知识。当患者保持健康的观念时,则能在术后保持乐观态度,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医疗工作,利于其生活质量提高[11]。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是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后护理重点。经本次研究观察发现,与常规组对比,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可见,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双元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主要是因为,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双元干预避免了常规护理的随意性,护理人员能根据思维导图为患者提供更为细致、有条理的护理,使其了解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提高自身预防意识,帮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并发症发生征兆。同时,护理人员加强查房,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口腔、切口、各项检查等情况,有利于预测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做好预防措施,促进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2]。此外,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会给患者机体带来一定的应激反应,导致其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升高;同时患者的负性情绪明显也可加剧应激反应。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加之护理期间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则有助于减轻其术后应激反应,故在本次研究发现,干预后,研究组的AngⅡ、R、NE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将基于思维导图下的双元干预应用到接受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中,能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术后应激反应,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不足:因此次研究样本量少、研究周期短等因素影响,导致研究数据存在一定不足,后续还需针对此类因素进行研究改进,以获得更为科学的研究数据,为神经内镜下脑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护理开展提供可靠的指导。

猜你喜欢
内镜常规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常规之外
一种用于内镜干燥的酒精收集器的设计与应用
分析比较经耳内镜鼓膜切开与耳内镜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神经”病友
破常规 获巧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