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经验分享

2021-11-11 22:51徐美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大娘底层群文

徐美

在平时的学习中,高中生往往只阅读单篇文本,一次只读一篇文章,只探究一篇文章的主题。这是难以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群文,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在开始教学之前,我们可以整合教材中的文本,选择合适的议题,挑选合适的文本,关注文本之间的相似性、相关性、互补性等,为开展群文阅读教学作准备。接下来,笔者就以《老王》《品质》《汪大娘》《苦恼》为例,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

一、展示群文,引导学生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在开始教学之前,笔者围绕“底层的光芒”这一议题挑选了四篇文章,分别是《老王》《品质》《汪大娘》和《苦恼》。不难看出,这四篇文章讲述的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那些平凡人的故事。在教学中,我将这四篇文章整合在一起,将其投放到多媒体大屏幕上,要求学生阅读这四篇文章,感知其中的人物形象。

《老王》《品质》《汪大娘》《苦恼》这四篇文章中既有散文又有小说,既有中国作品又有外国作品,作品中的人物,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老王》是一篇散文。作者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与老王相处的几个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的形象,表达了“我”对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品质》是一篇小说。小说以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述了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了鞋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汪大娘》是一篇散文。汪大娘是一位出身卑微、地位低下、生活困苦的劳动者。在利益的面前,汪大娘秉承自己的良知和正直的人格,只做她自己。《苦恼》是一篇小说,小说中的姚纳是一个鳏居的老者,他痛失了儿子,无尽的悲伤笼罩着他,他一心想跟别人谈谈自己才去世不久的儿子,以减轻内心的伤痛,可是人们都不屑一顾,他只好把满腹心事说给小马听。作者借此表现出处于社会低层的小人物的悲哀,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这些作品都展现了“底层人物的光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感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填写下面的表格。

我班的学生是这样填写的:

之后,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带动学生思考分析。比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如果要为这四篇文章重新定一个议题,大家能想出哪些好题目呢?”有的学生认为“人性之光”很合适,有的学生认为“直面苦难人生”也不错。

二、布置任务,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他们深入解读每一篇文章,思考它们之间的共性与差异,理解作品的主题。为了激发學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探究任务,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思考问题。

在引导学生阅读《老王》《品质》《汪大娘》《苦恼》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

探究底层人物的人性之光。

老王、格斯拉、汪大娘、姚纳都是“不幸的人”。但是从他们的身上,学生都能看到“人性的光辉”。

以“老王”这个人物形象为例。老王只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还“瞎掉了一只眼”,他是“单干户”,是“失群落伍”的人,是一个“老光棍”,大脑还“不灵活”。老王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以劳力为生计的人,对有知识的人总怀有一种别样的敬仰之情。这种情感中没有一丝的功利色彩,全然是发自他的内心深处的。老王才在行将就木之际,还将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鸡蛋和香油拿出来送给“我”。然而,他的苦心却被“我”误解。他真心实意地做着一切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心与心的距离是如此的遥远。这种距离,是他难以缩短的。在这一生中,他只知道本分地做人,老实地做事。尽管命运对他如此的不公,但他还是安分守己,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展现了底层人物的人性之光。作者通过刻画老王这一人物形象,呼吁读者应该多关心那些不幸的人。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群文,把握其中的人物形象,探究作品的主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吕四中学)

猜你喜欢
大娘底层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农民建筑工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写给厌学的你:不读书,换来的是一生的底层!家长也读读!
推销
好媳妇有眼力见儿
王大娘的遗嘱
“底层文学”向何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