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写作教学的几种方法

2021-11-11 22:51朱淑娅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牵牛花曲子琵琶

朱淑娅

一些学生非常排斥写文章,觉得写文章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愿意动笔、不乐于表达。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开展写作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改写和仿写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下面,笔者就分享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

一、开展改写活动

改写其实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改写活动,不仅可以加深他们对文本的印象,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他们在改写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可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他们的思考所得。

语文教材选入的大都是名家的经典作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改写语文教材中的作品。例如,《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此诗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叙述她不幸的人生经历,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被埋没等不合理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这首诗歌改写成一篇文章。

习作示例:

元和十年,我被贬到九江。第二年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到湓浦口为朋友送行,突然听见船中有人在弹琵琶,那声音很有韵味。我便让人将船靠过去,询问是谁在演奏。露面的是一名女子,她说她本是长安的歌伎,曾跟着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岁渐长,后来嫁给了一名商人。商人常常外出,便将她一个人留在这里。

浔阳江边的荻花在风中不断地颤动,茫茫江水里倒映着惨淡的明月。她拧转轴子,拨动了琴弦,还没有弹出一首完整的调子,我却已经感受到了其中的哀愁。每一个音节都像叹息声,好像在讲述一个悲惨的故事。

她弹的第一首曲子是《霓裳》,弹的第二首曲子是《六么》。曲调时而如急风骤雨,时而如窃窃私语,嘈嘈切切,交织在一起,如倾吐不尽的愁思。曲子戛然而止,这个时候分明没有声音了,却比有声音时更让人心痛。忽然,她又开始演奏了,弦音如爆破的银瓶,如骤然杀出的铁骑。

演奏完毕,四周悄然无声,只见一轮秋月在江心闪闪烁烁。

她原本是京城里的姑娘,住在虾蟆陵附近。十三岁就学会了弹琵琶,在教坊里非常有名,曾得到了曲师的夸赞。那时的她容貌秀丽,京城里的少年都爱听她弹曲子,一支曲子能换来无数的吴绫蜀锦。

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短短几年,她的兄弟从了军,阿姨也离开了人世。无情的光阴既夺走了她的亲人,也夺走了她美丽的容颜。

渐渐地,没有人再来听她演奏琵琶曲了。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只知道赚钱,哪里会在乎她呢?她只能独守这空荡荡的船仓,每天看着惨白的月光,感受江水的寒凉。有时候,她突然梦见了年少时的场景,醒来后常常泪流满面,哀痛不已。

听了琵琶曲,又听了琵琶女的故事,我突然想到:

我和她的经历是多么的相似啊!

我年少时也在京城过得不错,如今却被贬到浔阳,时常卧病在床。浔阳这种地方既荒芜又偏远,常年听不到音乐。

我寓居在湓江附近,这里低洼湿润,院子的四周尽长些黄芦和苦竹,整日只能听到杜鹃的哀鸣声和猿猴的悲鸣声。

每逢月圆之夜,我会拿出酒来自酌自饮。

今天晚上,听了她演奏的琵琶曲,就像听到了天上的仙乐。

曲子凄凄切切,听众没有不流泪的。

……

该生用自己的语言记叙了琵琶女的遭遇,描写了白居易的心理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述了落魄文人与琵琶女在江边偶遇的故事,字里行间满是愁情。

“一千个人眼中,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世界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立见解。那么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要限定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要给他们留有足够的写作空间,这就要求教师提供写作主题,提倡学生自主拟定标题。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经验,选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针对同样的问题,每个学生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和观点。将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如此,才能避免被动写作,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二、开展仿写活动

学习往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组织他们开展仿写活动,让他们在仿写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经验。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的经典作品,是学生模仿和借鉴的好材料。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写冯至的《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的片段:

其次就是鼠曲草。这种在欧洲非登上阿尔卑斯山的高处不容易采撷得到的名贵的小草。在这里每逢暮春和初秋却一年两季地开遍了山坡。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但是在这谦虚里没有卑躬,只有纯洁,没有矜持,只有坚强。每当我看见这幅图像,就会觉得随身带来的纷扰都变成深秋的黄叶,自然而然地凋落了。雨季是山上最热闹的时代,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紅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这些彩菌,不知点缀过多少民族童话,它们一定也滋养过那山村里的人们的身体和儿童的幻想吧。

作者在画线部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花朵的纯洁和坚强,突出了生命的美好。

冯至的散文如诗一般美,他的文字是如此的明净、如此的含蓄,值得学生模仿和借鉴。但是,仿写并不意味着要逐字逐句地模仿。教师要让他们在理解和把握范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写出在形式上与范文相似又具有个性的文章或片段。

习作示例:

牵牛花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植物,它不是什么名贵的花种。每到夏季,牵牛花藤上长满密密麻麻的绿叶,遍布在中国的土地上。它的叶子是心形的,叶子的中间,长着许多的花骨朵儿。开花时便高调地探出头来,仿佛要为人们演奏一首乐曲。它们是热情的,也是自信的。每当我看到牵牛花盛放的样子,就觉得人也应该像牵牛花一样活出自己的色彩。

该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并没有机械地模仿,而是学习其中的技法,在借鉴范文的写法的同时,表达了对牵牛花的喜爱之情。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很多老师只是站在“旁观”“监督”“指挥”的立场上指导学生写作,那么学生在写作过程当中具体的心理是怎样的?老师无法深入理解在面对一篇作文写作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写下水文,只有如此,老师才能把握写作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写作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综上所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改写活动和仿写活动,让他们感受写作的乐趣,渐渐变得“乐于动笔,乐于表达”。

(作者单位:河南省范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牵牛花曲子琵琶
我和我的琵琶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有风吹过
吹曲子
牵牛花
牵牛花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琵琶”和“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