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疗法的教学实践初试及其疗愈机制初探

2021-11-11 01:06周娴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压力心理健康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00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尤其疫情影响下以上网课为主流方式的大学教学体系导致的IAD比例上升的人格健康隐患国情。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将园艺疗法作为一种班级层面的日常干预方法融入教学工作实践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园艺疗法的研究工作如何与室内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密切结合的方法。重点是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分析了园艺疗法的疗愈机制并强调了园艺疗法在日常教学研究工作中的开展的重要性。最后总结了在教学工作中实践效果、理论研究的不足以及待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园艺疗法;压力;现实社交;网络社交;IAD大学生;心理健康

1将园艺疗法融入教学实践

流行病疫情更加剧了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比如不能正常聚在公共教室上课而被迫“宅”的学生变得越来越习惯利用手机选择慕课资源和网络社交的方式,而渐渐疏远了身边的同学和老师。

1.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主要压力源

我们现在正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种00后学生群体:淹没在电子产品中长大的第一代人。从中学来到大学,他们第一次长时间的离开有父母呵护的家。从青少年的不成熟人格状态向青年的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中,中学遗留下的隐性心理问题容易在大学中、低年级阶段表现出来,比如学业问题、人际交往(包括两性交往中的恋爱关系)问题。那么相对应的压力源,在高年级阶段主要是就业压力,低年级阶段主要是学习压力(中学他律型学习转变为大学自律型学习习惯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差别),而人际社交压力则贯穿大学全阶段。针对00后学生群体普遍生活依赖电子产品的时代特征,“自然缺失症”的担忧日渐被中外教育工作者普遍重视。电子产品依赖症包藏着网络成瘾心理障碍(IAD)的隐患。早在16年前国内就有调查结论显示,患IAD的大学生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障碍、敌对、精神病性。其中,社交型IAD大学生比游戏型IAD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严重,主要表现在社交型IAD大学生偏于孤独、现实人际关系不良、明显精神质人格。网络社交强迫症的未来不容乐观,IAD可能将成为损害大学生心身健康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最重要因素,尤其精神质的人格易感因素需要引起校、院系、班级各层面的重视和干预。

1.2园艺疗法的课间实践与课内研究

比如校级层面的干预可以以组织园艺劳动结合建立心理咨询室的方式、院系层面可以以花藝创作定期展览的形式、班级层面可以开辟独特的室内园艺角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利用课间或课外的时间实践的。园艺疗法的理论依据就是“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去感受自然,恢复心身健康”,且园艺疗法比传统意义的园艺养生更强调在享受园艺活动“这个过程中的社交、分享、交流”的疗效。那么,园艺活动中的现实社交体验能否有效地减轻甚至治愈IAD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强迫症呢?这有待通过实践去检验。

图1、2、3便是今年四月使用过的实践道具——植物种子、园土、育种的杯子容器。图中所示是旱金莲种子刚刚萌芽两三天的样子,由于教室的光线不足,它们的茎正在徒长。这个实践活动是利用课间时间进行的。连续四节课的上课节奏,使老师、学生们都有点疲惫。因此,有的老师在课间会离开教室,去办公室或临时休息间休息一会儿。然而,这样连续几周以后,老师通常发现学生对作业的热情不高且大都以应付的态度。这种现象,某种程度上可归因于学生与老师缺乏有效沟通导致的学习情绪疲乏。这里的有效沟通是指除学习内容以外的其它内容比如情感、生活、抱负、兴趣、社会……的分享与交流。大学生,作为准成年人,在掌握了自学能力的基础上,他们更需要的社交是情感型社交而不是学习型社交。然而在课堂上,老师必须恪守以灌输知识和监督学习为己任的教学纪律;所以短暂又美好的非学习型社交时间就只有在课间了(课外时间虽然充裕但非师生接触时间)。培育、观察种子发芽属于园艺疗法的实践内容之一,因为它操作简单,所以非常适合教室室内环境。只要选对种子和土壤,它就能成功,带给师生创造生命的喜悦感。生命喜感,是一种非常崇高的积极情绪。由生命话题容易发散到生命健康、生命意义、生命与环境等等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有的学生会结合自己的境遇由生命话题切入到人生话题,这个时候,老师需要扮演聆听者的角色,而不是说教者。听完之后,老师有时候需要给予语言上的鼓励词或安慰词,有时候最好什么都别说只需引导她(他)继续说出自己未来的打算。学生的倾诉行为在和老师或同学一起呵护种子发芽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发生了。这样度过课间时间有利于学生尤其IAD型学生的心理健康。

综上,园艺疗法的的实践操作容易在课间进行。那么,相对的说,园艺疗法的理论研究则容易结合课内作业,尤其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作业。例如室内办公空间的设计,可以把园艺要素作为设计的重点要素之一,探讨绿色是否有助减缓办公压力的问题。围绕“绿色”展开比较研究法,把作业要求分成做对照的三个不同的组,这个环节非常重要。第一组(图4)作业要求设计必须使用丰富的园艺要素(包括绿植、花鸟、鱼虫)多达总面积的60%以上,第二组(图5)要求不能使用任何园艺植物和活体要素,第三组(图6)要求活体植物不能超过装修总面积的的10%。很明显,从生理健康的角度,第一组的空气净化效果最好。且已有大量研究数据已证明园艺植物的物理健康效果例如“室内拿出20%的空间摆放植物比拿出10%的空间其粉尘去除量多3倍”。但是,我们分组的目的是对比心理的健康影响。第一、三组室内装修的空间主色调都是绿色,不同的是一组用的材质大多是植物活体、三组的主要材质是涂料(少量的植物只作点缀单调墙面的装饰品);第一、二组装修设计的主材质都是自然材质,不同的是二组用的色彩是树皮(棕)色、一组用的是树叶(绿)色。这样两两对比,是为了得出植物的色彩、材质、形态、光线等这些视觉的设计因素中,哪些是影响情绪压力的决定性因素。

2学习园艺疗法的疗愈机制

2.1从一本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书入手学习

无论是学习压力还是人际压力导致的大学生心身健康出现状况,这在全世界都是一个严重问题。对压力的测量是通过皮质醇这种激素水平而展开。几乎所有人体激素的分泌都是由大脑控制着神经系统完成的,因此,这些激素也可称为神经递质。不同的情绪影响着不同的神经递质的分泌情况。或者反过来说,不同的神经递质决定着不同的情绪。情绪,中文语境里也叫心情,可见它与心脏这个器官有关系。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人容易焦虑和压抑,换句话说就是心情很负面,这时大脑通过自主边缘神经系统向心脏传递了过多的肾上腺激素(包括皮质醇),使心跳加速,此时人感到低沉压抑。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太久,激素分泌失衡,人体的生理健康状况也会出问题。这就是心理障碍会影响生理健康的原因。可见,连接大脑与心脏的自主边缘神经系统(如图7)有多么重要!

《治疗景观与园艺疗法》一书中详细解释了园艺疗法的治疗机制就是园艺环境中的植物和流水可以促进人体副交感神经节链的活力。因为植物和流水可以增加空气中阴离子的产生。阴离子作用于副交感神经节链,而阳离子作用于交感神经节链。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组成了重要的自主边缘神经系统——它决定着我们的心率和心情也即心理健康问题。“所谓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例如瀑布、涌泉、激流、雷电等自然现象都会产生空气电离而形成阴离子。“空气中阴离子的最大来源便是氧气”,所以,能制造氧气的植物和能促使氧气电离的流水搭配在一起的环境是最有利心理健康的。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有助于保养我们的副交感神经。

另外,这本书还详细介绍了园艺疗法具体操作的实践案例,是入门级学习者的最佳指导书。

2.2解读疗愈机制中的心脑协调理论

决定我们心情的心脏,它就像人体这部精密机器的发动机。可惜,世上没有永动机,心脏它会衰老,生命它有寿限。新生婴儿的心率变异性(SDNN)最协调,心脏促进着脑部活动。以后随着年岁的增长,SDNN每年下降3%,直至死亡(降为0),这就是生命衰老的本质。SDNN大即心脑协调,SDNN小即心脑混乱状态(心情会干扰大脑认知活动),决定SDNN大小的因素就在副交感神经。

智人在地球上进化了两百万年。虽然我们现在进化出了最高级的大脑——被称为“智能”的皮质层结构,但为此我们也付出了痛苦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人脑的左、右两个半脑天生的不能协调工作。这两个半脑分别叫作智能脑(皮质层结构)和情感脑(边缘叶结构),它们持续不断地发生着矛盾和冲突。而只有当两个半脑处于完美的和谐状态时,才能称之为幸福的状态——这是神经生物学中对“幸福”的定义。

与心脏、心情密切相关的是情感脑。情感脑中的扣带回、海马体、杏仁核这些部位分泌不同激素,通过不同神经节链传递给心脏从而控制着SDNN的大小平衡。比如肾上腺、去甲肾上腺、脱氢表雄酮等激素,通过交感神经节链传递,加速心跳,降低SDNN;而乙酰胆碱、爱肽、催产素、多巴胺、内啡肽等激素,通过迷走神经节链传递,减缓心跳,提升SDNN,保养心脏。显而易见,迷走神经递质决定着人的正面情绪,例如开心、感恩、爱,它们促进了心脑协调利于心身健康;相反的,负面情绪例如压力、愤怒,会使SDNN下降,扰乱心脑关系,干扰大脑分泌过量或过久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导致人生病。例如回忆一件十分愤怒的往事,可使SDNN下降好几分钟,据《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十多年前的研究报道,心脑失调的短短几分钟可导致未来6个小时之内的IgA(一种人体免疫球蛋白)指数持续下降。这意味着某种免疫力下降,于是人频频感冒,如此,负面情绪损害了身体的现象——得到科学实证。

3反思:教学实践的不足与待深入研究的地方

首先,将园艺疗法实践操作融入课间的学生生活是作为班级层面对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干预的一次尝试。通过这次尝试,我的主观感受是明显增强了师生间的人际互动和降低了学生的课堂紧张情绪。但是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值得改进,比如:①在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张规范格式的表格做每日打卡记录,这样有助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尽量把园艺享受的快乐感传递到每一位同学。并在课程结束时对坚持打卡的学生给予适当奖励和表扬以充分肯定他(她)的专注力。②需要刻意地给学生分组指定一盆种苗共同照顾。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同组同学的现实社交。所以分组必须是自愿前提。只有这个前提下,性格相投、三观相似的同学才会自然自觉组合在一起。现实社交的质量提高了才有可能治愈IAD或抵御网络社交成瘾。

其次,还需深入研究的地方是园艺疗法在室内环境的发展与流行。室内环境目前是国内园艺疗法研究的冷门领域,因为众所周知园艺疗法最理想的操作环境是室外的园林。尤其在室内的疗效的科学测量和数据分析。研究的方法,除了调查统计法,还有数据循证法。那么,循证法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医学测量仪器、设备、技术等等条件,比如VR虚拟现实技术。另外,在课程限制方面,室内园艺疗法研究工作的开展可能只适合室内环境设计的专业课程。

期待无论园艺疗法的实践活动还是研究工作都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尤其IAD大学生的人格健康事业。高校美育或心灵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健全人格,这几乎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认同的观点。

注释:

①精神质,为艾森克人格易感三因素之一。三因素分别是外倾性、神经质性、精神质性,其中精神质性人格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1]一葉一如来.园艺疗法:在植物中探寻疗愈身心的方式|《中国花卉园艺》2018年第7期“园艺疗法”专题[EB/OL].[2020-02-25].www.360doc.com/content/20/0225/20/28527005_894796935.shtml.

[2]王涵.日常园艺疗法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院科技哲学专业,2008:6-9.

[3]郭毓仁.治疗景观与园艺疗法[M].台北:詹氏书局,2015:

[4]张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J].科教文汇,2014,(6):205,209.

[5]李兆良,高燕,冯晓黎等.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6):664.

[6]李欢欢,王力,王嘉琦.不同网络成瘾亚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及其与人格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413-416.

[7]朱佳.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34):27-28.

作者简介:周娴(1980.1),女,汉族,湖北襄阳人,湖北工业大学,园林园艺硕士,副教授,从事园艺疗法环境设计和康养园林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压力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