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尔夫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
——以桂林旅游学院为例

2021-11-12 08:21桂林旅游学院休闲与健康学院桂林旅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挥杆推杆高尔夫

■曹 鹏 刘 茜/.桂林旅游学院休闲与健康学院;.桂林旅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1984年中国高尔夫有了第一家高尔夫俱乐部,从此开始了在中国的发展,由于高尔夫运动在我国只拥有短短的35年的历史,中国的大学生高尔夫技术水平远远落后欧美大学生水平,中国的高尔夫运动技术教学方法和方式发展存在着一些瓶颈。

目前我国从高校开始学习高尔夫球走到职业球员的只有张惠麟一人,而我国拥有高尔夫专业的本科院校不下于80所,按每年的80人一届的新生人数来算,每年大概学习高尔夫的大学生人数有6400人,但是几乎所有的大学生在高尔夫运动技术方面表现的十分匮乏。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在高尔夫运动技术教学中得以提升是高校高尔夫专业技术教学所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为了高校高尔夫运动技术教学的高效性、科学性、稳定性得以提升。本文从系统分析了在高校高尔夫技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形式枯燥、教学效率不高,指出高尔夫运动技术教学在高校发展需改变教学模式的问题,深入研究高尔夫技术教学的方式,明确训练方式方法,构建完善的高尔夫技术教学体系是高校高尔夫教学良性发展首要问题。

一、高校高尔夫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尔夫技术教学的不稳定性

在高校中的高尔夫教学课中,教师们常常会用所谓教材中的“标准”挥杆来进行教学或者是用教师本身所认为的“标准”挥杆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常在强调高尔夫运动技术的提升不需要距离,需要的是稳定性。但是常常的结果是同学的们挥杆和球路更加的不稳定了。在同等时间的教学和练习中,往往有的同学就能击球高效,有的同学不行。

而所谓教学的稳定性指的是对所有上课的学生都能够有所进步不是一部分同学。

(二)高尔夫技术教学导致师生不信任

在高校的高尔夫技术教学课程中,老师在教,学生也在学。而学生的学的知识往往不仅仅来自教师的言传身教,同样也有一大部分来自一些自媒体的文章内容。这样在练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定的偏斜。同学们自己所认知的好坏往往来源于本身的感觉和状态,而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学生所做的指导,也有可能使得学生更加的击球效率差。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不信任感。认为教师所教的知识不能是本身的球技进步,反而使得击球越发的困难。

(三)高尔夫教学的科学性不高

高尔夫技术教学的科学性指的是能有把所有的击球数据统计出来,所有的击球距离都显示出来这样才是科学性的教学。在高尔夫技术课中,常常都会听到,往左一点点,距离还差一点点,球的飞行弹道高了一点点。对面所谓这样的“一点点”一般人是理解不了的。

只有把这“一点点”去掉。左多少,距离差多少,弹道高了多少能够具体出来数据反馈的话。这样每个人都能理解自己的问题了。

(四)高尔夫教学的训练方式单一

一场标准比赛中,标准杆72杆。按照所谓理论的标准上果岭率来统计,所使用的一号木杆的次数是14次、推杆36次、铁杆击球22次。而平时我们在高尔夫技术课程中,往往所教所学的都是在这72次击球中的22次挥杆。都是在学习怎么挥杆,学生用铁杆击球,都没有按照比例去练习其他的球杆。假设就算这22次击球都没有失误,推杆和一号木不做练习的话,成绩应该也是很糟糕的。

二、高校高尔夫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内容的意义

(一)高校高尔夫专业教学改革对于训练效果影响日益增大

任何新理念的学习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才能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单纯的“知识输入”转化为“知识输出”,需要不断地实践与积累,同时要不断加进其他的知识与逻辑,找到一个互相串联的共同点。这也许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吧。

(二)高校高尔夫专业教学改革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得到质的提升

高尔夫挥杆其实就是陡峭与浅平元素的匹配与组成。从一个客观事实的角度去观察挥杆的状态,是否过于陡峭?或者过于浅平?还是上杆过陡导致下杆出现变平的代偿?又或者是别的挥杆元素匹配?不以标准动作作为评估挥杆的根据,而是从事实层面看同学们究竟做了什么。常常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在自主练习中,在没有正确方向的引导下,会出现挥杆代偿动作,而本身的代偿动作是目前击球的核心动作,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了解同学们的代偿动作,直接做指导和调整的话,同学们的挥杆往往会更加的糟糕,这样就会导致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消失。只有正确的引导理论和实践同步,这样同学们才能理解,才能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调整。

三、高校在高尔夫专业教学中开展的举措和实施途径

(一)深刻了解高尔夫挥杆与身体之间的关系

通过TPI体能评估测试得出身体的运动数据。那么,得到这些数据后如何解读?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与高尔夫运动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项目研究的基础。

因此,要深刻解读测试数据的内涵定义,了解数据的产生是由什么造成的结果,了解身体测试数据与挥杆动作中的相互影响因素。例如是什么影响高尔夫挥杆中上杆幅度?同学们在刚开始的学球过程中,总是觉得高尔夫上杆上的高就会打的远,另外在很多自媒体的球技教学平台中看职业选手的挥杆,这样就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挥杆也是需要高幅度的上杆。但是在这样的理解和练习中,常常有很多同学击球质量不高、击球效果差。但是同学们不知道为什么,好的高尔夫挥杆是追求击球的高效性,而高尔夫挥杆的长度取决于自己身体背阔肌的长度,也就是说背阔肌长的柔韧性好的同学理论上是能做到像职业选手一样的挥杆动作的,但是身体受限的同学往往这样做挥杆的话,是不能产生高效的击球的。同学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技术所束缚,而忽略了我们是在打高尔夫球!而不只是在打高尔夫挥杆!如果目的只有进洞这一个目标的话,理论上会有无数种达成这个目标的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同学们在上课中的击球水平参差不齐。只有通过了解同学们的身体评估报告,才能给予每个同学的挥杆进行调整和设计,找到影响高尔夫运动技术效果的本质因素,才能更加高效的开展教学。

(二)建立高尔夫挥杆矩阵及切推击球评估体系

所谓高尔夫高尔夫挥杆矩阵就是把高尔夫的科学性和训练方式结合起来把每一次的挥杆都设定成三种挥杆幅度或者力度,这样一来可以得到几十种击球的距离以及不同的弹道和倒旋。建立这个矩阵就相当于建立了一套距离系统。面对场下码数的击球可以更加清晰,选择更多。

在短切中,沙坑球作为一种特殊击球,杆头与沙的作用极为重要。沙的软硬、粗细、湿度、厚度对于沙坑击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反弹角的数量。反弹角在沙坑中的作用直接影响了击球的质量与倒旋。只有正确建立切杆的体系,在使用了高尔夫挥杆中陡峭与浅平元素的匹配,所有的击球只要通过一些要素上的排列与组合,就可以把原有复杂的技术不断简化,真正达到“量化”与“表现”的目标。

在推杆技术中,推不好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不正确的球速、不正确的果岭阅读、出球方向不对、想太多。那如何让球进洞其实答案更加的简单:合适的方向、合适的速度、专注的头脑。而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科技设备,没有正确理解科技设备所阐述的数据,反而限制了他们本身的表现力。当人们在推杆时不再想着线路、不再想着球的速度、目标,而是杆面的度数、杆头的轨迹、手的运动、上杆与下杆的幅度……实际上人类的本能被逐渐扼杀了。在巡回赛上曾经有一位推杆非常优秀的球员,他甚至能够模仿十多种球员的推杆方式把球推进洞。直到有一天,他通过一个推杆测试仪器测试出来自己在准备站姿的时候杆面开放了1.5度。这位球员认为如果自己能够把准备站姿时杆面变成方正,就可以推的更好。之后的时间里,这位球员每天都很努力地把准备站姿时的杆面调成方正,同时也非常努力地让自己的上杆与下杆时杆面保持方正。结果如何呢?这位球员最终再也没法像以前一样推的好,推杆水平一路下滑,还得了推杆易普症。而在后来的研究却解释了为什么这位球员在准备站姿时杆面会开放1.5度。这是由于我们在准备瞄球时并不会完全贴着球放置杆头,通常杆头与球之间都有一段距离。而当准备站姿中杆面开放1.5度时,在之后的挥杆击球中,杆面会自然地在击球瞬间变成0度。杆头与球在准备站姿的角度差与杆面在运行时的偏转恰好就是1.5度。但设备不会告诉你这些,它只是客观地阐述了推杆时所发生的事情。误解了科技仪器的数据有可能适得其反。

只有通过推杆中视觉评估系统,其中包括优势眼测试、隐斜视测试、空间感知测试、想象力测试。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推杆中视觉会绝大程度地影响果岭阅读、球速判断、距离控制、瞄球系统、甚至是想象力。在经过视觉测试之后,我对于自己的眼睛更加了解,同时也明白了自己适合哪一类推杆方法。

猜你喜欢
挥杆推杆高尔夫
大客车电推杆总成检测技术分析
改变,不断努力向前
“占领”
组装机
“亿达时”展品重视便携和经济实用
高尔夫
街头高尔夫
休闲高尔夫
高球之HUO
240码/秒,飞往果岭——在春城湖畔挥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