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术语英译中中华哲学观的传递
——《女娲补天》两译本比较

2021-11-12 14:33安世月
名家名作 2021年9期
关键词:译介九州译本

安世月

一、 引言

《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目之一,关于女娲补天神话的文献资料,现已知最早出现于《淮南子》卷六《览冥训》,相传为西汉刘安主持编著。本文选取《女娲补天》的《中国神话及志怪小说一百篇》(

100 Chinese Myths and Fantasies

)丁往道译本和《大中华文库》 收录的翟江月、牟爱朋译本,前者翻译的《女娲补天》原文节选自《淮南子》卷六《览冥训》,后者为《淮南子》全译本。本文从译介学方面对两译本文化术语英译体现出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数字哲学观以及自然世界哲学观下的文化术语英译中中华哲学观的传递问题。

二、《女娲补天》两译本中文化术语的翻译

以下将《女娲补天》原文中的文化术语分为数字哲学观下的文化术语和自然世界哲学观下的文化术语。

(一)数字哲学观下的文化术语:四极、九州、五色石

数字在华夏文明中占有重要的文化地位,从一至九各数均有其代表的内涵,并不是单纯的数字,这种观念在《内经》和《易经》中更有体现。由此观之,《女娲补天》中出现的数字,如四、五、九便有着很深的渊源。

“四极”为天四方极远之处,传说有柱子支撑。“废”即柱折天倾。古人认为地有四方,“地方”的四边便是向东南西北四方延伸,“四极”则分别位于四方尽头,支撑天地,为万物撑起空间生息。丁往道译为“the four corners of the sky”“its four corners”;而翟江月、牟爱朋译为“the four poles supporting Heaven”“the four poles”。两版译文的差异在于丁往道译本用“天的四角”将古人认为的天与地的空间结构提供给读者,弥补了“四极”背后的中国古代世界宇宙观。而《大中华文库》译本也将传说中的文化背景内涵明示给译文读者,结合《女娲补天》神话故事的背景:柱折天倾,天不足西北而海水倒灌导致世间洪水泛滥。丁往道译本则用天的“四根柱子”表示,这一概念始终没有明示,只在女娲用鳌足支撑塌陷的天边的故事中有所涉及。

九州指“古代中国”,首记载于先秦典籍《尚书 ·禹贡》,大禹治水后将中国土地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雍、梁九州,文中“九州”指当时汉地;另外,古称中国为赤县神州,神州之内有九州,之外又有九州,故九州在文中泛指大地。丁往道将“九州”译为“the world with its nine regions”,而翟江月、牟爱朋译为“the Nine Zhous”。两译本都保留了原文的数字表层含义。丁往道译本在语义层增加“由九州组成的世界”这一含义,采用释义法,向译入语读者明示了原文文化内涵,而《大中华文库》版译文使用移译,即词语的平移式的传译。

五色石指红、黄、蓝、白、纯青五种颜色的石头。《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色与五行、五方、五脏、五音、五味、五宫等对应,彼此间关系微妙,又与国医行医问诊有紧密联系。五色石在风水学和西方魔法学中也有涉及,指五种石头而非一种五彩斑斓的石头。而笔者并未找到《淮南子·览冥训》注疏中关于女娲补天所用五彩石为何物的记载。看两版译文翻译:丁往道将“五色石”译为“rocks of five colours”,语义倾向于单石单色,而翟江月、牟爱朋译为“fiver-coloured stones”,语义倾向于单石五色。

(二)自然世界哲学观下的文化术语:圆天、方州、四极、九州

华夏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原文的“方州”和“圆天”,前文涉及的四极、九州,以及天(圆天)、地(方州),便是这种世界观的体现。两译本分别将“四极”译为“the four corners of the sky/its four corners”和“the four poles supporting Heaven/the four poles”,分别将“九州”译为“the world with its nine regions”和“the Nine Zhous”。《大中华文库》译本传递出“四极”的文化内涵,而丁往道译本又在“九州”中将华夏古人世界观进一步显化,有助于读者理解。两译本中对“背方州,抱圆天”中“方州”“圆天”的翻译区别更明显,丁往道译为“on the square earth under the dome of the sky”,“方州”移译为“square earth”,“圆天”则灵活处理为“dome of the sky”。“dome”有“圆顶状物、穹顶”之意,完整生动地传递出原文内涵。《大中华文库》版译文则将“方州”“圆天”中的“方、圆”隐去,同原文其他“天、地”的翻译一样,只用“Earth”和“Heaven”两词,将“天、地”处理为特殊名词,在没有进一步解释说明的情况下容易被西方读者理解为译入语文化中的概念,而神话中体现的中华古人天地自然哲学观得不到较好传播,译文中对附带文化内涵不做解释补充。对于这一组文化术语的英译,丁往道用“square”一词体现出“地方”,用“dome”一词体现出“天圆”,既传达出原文源文化的内涵,又达到了译文语言的流畅自然。

三、译介学视域下两译本差异探究

译介学以文学与文化研究为重,关注作品中文化信息的变化和延伸。传播学模式认为,传播由“谁说”“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五大基本要素构成。文学译介作为文化传播行为同样包含五要素,即“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大中华文库》致力于向西方读者传播原汁原味的经典,是我国首次系统全面地向世界推出外文版中国文化典籍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内容涵盖丰富,时代跨度长,由专家对选题和版本详细校勘、整理,由古文译成白话文再译成英文,有学者认为《大中华文库》译介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高投入低回报,因其为文化典籍中英对照全译本,书籍体量与内容阅读理解工程量巨大,是专门研究学者以外的一般大众读者所难接受的,故传播受众范围较小,与阅读起来相对轻松的《中国神话及志怪小说一百篇》的传播效果相比结果可想而知。由于译介要素的差异,两译本文化术语的翻译上体现出不同的方法策略选择。

四、小结

本文选取《女娲补天》两译本,比较分析其中中华文化术语的翻译,并从译介学出发以期解释两译本翻译策略选择的不同。中华文化走出去需要从多方面出发,经典文本中文化术语的翻译也需要将多重因素考虑在内。本文研究的两译本中后者相对保守,对文化术语的翻译严谨但不易于读者理解接受,即使读者已经具备一定的汉学知识,其译文直译而缺少文化背景解释之处也不妥。而丁往道译本翻译灵活、语言自然,考虑读者理解与译文可读性,有文学色彩。整体翻译策略倾向影响了文本中文化术语的翻译,原文中的文化术语不仅以术语形式出现在译文中,而且结合上下文将语义、相关文化内涵通过语篇整体传递给读者。国内学者谢天振教授在关于中国文化外译的译介策略文章中提出,在翻译时建议采取归化改写等策略,这是基于中华文化外译所处的阶段提出的。

猜你喜欢
译介九州译本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新中国70年百种译介图书推荐目录”发布
新春
The Brief Analysis of Moonlight
专题前言:理解译本
太行的松柏九州的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