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杨绛《我们仨》中的家庭之爱

2021-11-12 15:19余启嘉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钱瑗我们仨钱钟书

余启嘉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创作者杨绛在《我们仨》中描绘了自身在抚育女儿钱瑗时的具体经历,突出了家庭生活的美好,间接性地展现了特殊时代下社会环境的演变趋势,以一种容易被普罗大众所理解与认识的文学艺术形式表现了家庭之爱,突出了创作者自身的文学功底与艺术修养,正确而详细地描绘了家庭生活中作者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的行为方式与生活习惯,在突出文学作品艺术性的同时,还原了真实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强化了作品的可看性与在情感层面的感染力。作者杨绛在《我们仨》中描绘了新时代突出时代精神的家庭伦理关系,重新阐释了传统家庭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保存价值与文化深度。

一、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仨》的创作背景与文化价值研究

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仨》描绘了二十世纪我国高级知识分子在家庭生活中的经历,记录了著名文学家杨绛与钱钟书先生共同度过的六十年岁月中的生活事件,笔法细腻工整,文学形象清晰、立体,创作者杨绛使用了淡雅、简练的文笔描绘了家庭生活中富有情感感染力的各类特殊事件,依托女性视角描绘了一个满溢亲情的美好家庭环境,展现了创作者自身所持有的开放、自然的生活态度。《我们仨》在展现知识分子风骨与生活态度的同时,凸显了创作者在家庭生活中所持有的体人文情怀与生命意识,作者杨绛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教育方式、与丈夫钱钟书在互动时所采用的沟通技巧,均具备较高的借鉴模仿价值,是创作者个人所经历的社会生活的升华与萃取,读者能够在阅读这一经典作品的过程中,认识到杨绛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与智慧。

二、《我们仨》中家庭之爱的基本类型分析

1.夫妻之爱。

创作者杨绛在《我们仨》中展现了对丈夫钱钟书的深切爱意,在不同历史阶段始终保持着对丈夫的关心与爱护,以独特的方式引导丈夫完成其文学创作,在具备回忆录性质的《我们仨》等文学作品中,杨绛的个人形象介乎于新时代的进步主义女性与古典时代的贤妻良母之间,具备复合性特征。杨绛在《我们仨》中所描绘的个人家庭生活体现了我国传统社会的主流道德理念,即宽容、忍让、谦和、互相帮助等美好道德品质,作者杨绛在家庭生活中愿意主动照顾自理能力较差的患病丈夫,并对丈夫保持亲和、妥帖的情感态度,让作为丈夫的钱钟书感受到了家庭生活的温暖与安定。创作者杨绛受到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构建自身家庭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到了自身丈夫的地位与其所持有的价值观,主动充当丈夫钱钟书的秘书与生活中的帮助者等多个角色,在《我们仨》中记录了杨绛因丈夫赴英国留学的原因依然中断自身在国内知名学府的学业,追随丈夫前往欧洲的事迹,杨绛在代替丈夫处理各类家务的同时,主动前往丈夫所就读的英国学校进行旁听,努力在生活、学业等不同领域帮助丈夫,提升丈夫钱钟书的认知层次与政治觉悟,发挥了“贤内助”的作用。创作者杨绛在《我们仨》中使用白描手法清晰明确地描绘了自身在患病时丈夫对其无微不至的照顾,并展现了自身对丈夫的愧疚之情,体现了作为妻子对丈夫的依赖感与信任感,突出了作者杨绛所持有的贤惠、礼貌等传统美德。

创作者杨绛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与较强的文学创作能力,然而在生活中杨绛主动配合丈夫的文学创作,耗费大量时间帮助丈夫审阅其所创作的作品草稿,将自身的文艺创作工作进行置后处理,重视自身作为妻子所承担的的职责与使命。在《我们仨》的不同段落中处处流露出创作者杨绛对丈夫的依赖与重视,杨绛牺牲了自身的文学发展前途,深入发掘丈夫所具备的文学创作天赋与艺术潜力,甘心在生活中耗费所有时间照顾自己的丈夫,集中自身的精力做一名优秀的家庭女性,展现了自身浸染我国传统家庭生活理念的价值取向,具备突出的学习价值与模仿价值。

2.母女之爱。

创作者杨绛在《我们仨》中详细描绘了自身抚养女儿钱瑗的过程,以灵动、冷淡的笔法描绘了自身对女儿的思念与怀念,杨绛在生活中一直对女儿钱瑗持有温柔、细腻的情感态度,并认为女儿是家庭中最应当受到关注与重视的成员,在《我们仨》中站在整体性角度表扬女儿,认为女儿钱瑗是“我生平的杰作”、“可造之材”、“读书种子”,并详细介绍了钱瑗所具备的文学才能与艺术天赋,体现了母亲对女儿的怀恋之情。作者杨绛记录了在家庭生活中与女儿钱瑗的互动过程,在《我们仨》中描绘了多个能够突出母女之爱的事件,如女儿钱瑗“购买了一只简单的烤箱,为我们烤制鲜嫩的肉类”这一生活事件,展现了女儿对母亲的热爱与其在家庭生活中所表露出的毅力与智慧。作者在《我们仨》中使用了形式婉转、结构巧妙的文学修辞手法,以梦幻的形式描述了女儿钱瑗在最后的岁月中与母亲杨绛的互动过程,提升了作品的文学价值与鉴赏难度,在形式上打破了传统文学描写方式的局限,清楚地表达了作者杨绛所持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

作者杨绛在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仨》中描绘了在家庭生活中与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的互动方式,面向读者详细介绍了自身处理家庭生活中三人关系时所使用的人际互动技巧,在生活中作者杨绛高度尊重女儿的独立人格,主动为丈夫钱钟书考虑,明确要求彼此之间尊重各自的生活方式与认知习惯,在家庭生活中三人均有着同样的生活追求与爱好,即文学创作、文本翻译与阅读,据作者杨绛在《我们仨》中的记录,自身与丈夫、女儿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帮助,互相扶持,进行无障碍的互动交流,作者杨绛要求女儿“绝不打扰父亲,勤查字典,到自己无法解决才向父亲发问”,这种家庭生活规则体现了作者杨绛的生活作风与个人修养,主动将丈夫看作需要照顾的孩子,彼此间相互进行打趣,提出富有文学性与创新性的思想,相互体谅对方的不足与错误,帮助女儿解决内心的矛盾与无法理解的文学问题,在生活中践行了家庭成员平等的先进人文理念,体现了夫妇之间、母女之间的爱。

三、结论

创作者杨绛在文学作品《我们仨》中正确地使用了突出压抑色彩的文学描写方式,以沉静、舒缓的情感态度面向读者描绘了自身在面对人生苦难时所体现出的坚定意志与优良品德,含蓄地吐露了内心对美好家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一位具备较高文化素养的新时代女性对家庭的热爱与对子女的期许。《我们仨》不仅在文学层面具备突出的研究价值,在文化层面具备突出的感召力,多数读者能够在阅读这一经典作品的过程中萌生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认识到营造良好家风的重要性,主动调节自身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传播富有正能量的家庭文化。

猜你喜欢
钱瑗我们仨钱钟书
那时候我们也经常被同一个蚊子咬
钱钟书清华园养猫
我们仨
女儿的感恩
言传不如身教
钱锺书还是钱钟书?
Education from Role Models
梦的旅人——读《我们仨》有感
钱钟书被女儿“难倒”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