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研究

2021-11-12 15:19陈青青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标准答案司马光梯度

陈青青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第五小学

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内容通常过于单一,而量又过多。基本上学生完成部分作业后便达到了训练目的,而剩余部分都演变成重复多余的任务,不仅加深学生的负担,又限制住学生对课外内容获取的时间。因此对作业设计的优化可以说刻不容缓。在目前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完成一个好的作业设计,能够给学生减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兴趣,拓展自己,从而提升综合素质。从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来看,首先需要考虑所布置的作业是否已经能够达到训练目的。其次对作业内容的设计也可以加入创新,让作业在帮助学生巩固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增加作业层次,适应不同学生

不得不承认因为学生个体不同,在课堂教学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区别。因此目前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题型基本固定,所布置的作业数量也都没有区别,难以适用于全体学生。一些上课认真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做那些简单基本的作业最多是让学生过一遍已知的内容,完全无法起到提升的作用,这无异于浪费时间。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弱,上课不太积极的学生来说,较为困难的题目只能是给学生增加阻碍,即使完成了作业也不一定对知识完成了巩固。因此作业布置可以采用梯度作业的形式。针对一些掌握较好的学生减少简单基本的作业内容,增加拓展,有深度的问题;而对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则增加基本知识性作业,增加作业量,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知识巩固。

例如最简单的词语学习作业,当讲完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后,可以布置作业,分成三个不同的梯度,第一梯度:词语摘抄及释义。找出几个重点词语:富饶,堆积,威武,风景优美。第二梯度:词语摘抄及造句。第三梯度:选用部分词语写一篇短文。此外还可以布置一部分拓展作业,让学生自己收集西沙群岛的资料,同时谈谈自己有没有想去的地方,谈谈看法。这样不仅适应了不同学生的能力,帮助巩固知识,又发散学生思维,满足学生乐趣。

二、减少文本作业,增加个性化创作作业

以往小学语文作业基本上都是课后练习题,或者是一些小作文,不能实现学生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认识,无法发挥这个阶段学生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对于课后习题,学生若是厌烦,可能就直接搬运答案,而小作文更是可能不着实际,无法表现学生的真实情感。通过减少对文本作业布置,增加个性化创作作业,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个性化创作作业,展示不同学生因为不同经历而产生的不同情感,与生活实际结合,展现学生的自我个性。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布置手工作业,如讲授《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之后,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去自然中感受一番,制作一些植物标本,或者与自然进行合照,并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通过文字,或者画作去展示。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去发现生活中奇妙的东西,感受生活的美好。个性化创造性做作业让学生学习的同时,感受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结合生活与学习,启发学生思维。

三、取消标准答案的设置,采纳合理答案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说都有着自己的想法,若强制要求学生遵守标准答案的内容,会扼杀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取消标准答案的限制是可行的。

例如当学完课文《司马光》后,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思考:你觉得司马光怎么样?你学到了什么?或许对司马光的评价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司马光机智、聪明、勇敢。而学到了什么,标准答案可以说也是学习司马光的机智勇敢,但是如果有一个孩子说学习他的机智勇敢但是如果自己遇到了这种情况会去找家长和大人。那么这答案算错吗,显然不算,因为司马光砸缸是因为他冷静思考,而且有能力搬起石头砸缸,但是若孩子没有这么大的力气显然完成不了这任务,此时找家长和大人的答案反而比标准答案更加标准。它反映了学生更加正确的思考,不能因为所谓标准答案去否定他。因此取消标准答案,采用所有学生的合理答案,不限制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的创造思维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应当往更合适,更开放的方向设计,发挥孩子的天性,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更加密切。设计的作业也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不同情况的学生,肯定学生的能力,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作业,让作业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推力。

猜你喜欢
标准答案司马光梯度
清官廉吏(二)
——司马光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司马光砸缸之谜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李耀进: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用心用情
司马光砸缸
一类扭积形式的梯度近Ricci孤立子
丢失了标准答案
“标准答案”阅卷实录
标准答案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