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与研究

2021-11-12 15:19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习惯师生初中英语

张 静

赫章县哲庄镇初级中学

阅读对于后期学生学习英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初中英语的考试过程中,阅读同样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教师应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英语教学的首要位置,阅读能力的训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直接反映学生对英语词汇量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教师判断学生对英语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教师应加强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进行预习,为课堂阅读做好准备

课前预习不仅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课前所做的充分预习会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就会使得学生大量缩短听课时间,使得学生的听讲有侧重点。通过此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从而为课堂学习作出良好的准备。

例如,教师在“Where is my schoolbag?”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的任务。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预习了解本文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来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教师在讲述一篇内容之前,应交代清楚文章的侧重点、内容以及写作手法等,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寻找。在学生完成预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文章的阅读先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整体阅读,之后教师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汉语翻译。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音频辅助教学,教师通过播放录音引导学生进行跟读,从而在矫正学生的发音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英语语感。最后教师应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来对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提问以及传授阅读的优良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更加高效。通过此教学方式,学生容易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从而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选材,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些英语教师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让学生进行单词背诵和文章阅读,而且在阅读中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没有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时仅仅凭借着对单词的逐一翻译来阅读。因此,教师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英语选材,从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在进行“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的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进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选材应该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同学之间的相互英文对话来进行阅读的培养,教师在课上表明本节课所学的主题,之后将学生两两分组,让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讨论,最终得出几句对话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学生通过在教师选题的对话中培养了自己的阅读兴趣,并且使得自己的英语学习会变得更加自信。最后,在学生对此进行充分阅读和学习之后,教师可以从其他渠道选取类型相似但角度不同的阅读材料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进行阅读。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所以教师采用此方式能更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的英语教学,倘若教师将自己的观点强行灌输给学生只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由此可以得出,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并且建立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从而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

例如,在进行“When is your birthday?”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此主题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展示在课堂上,其次教师通过一段问题导入来进行师生间讨论:Everyone has a birthday. When is your birthday? 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发言的机会,他们在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时会锻炼自己的英语口语能力。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文章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很可能会出现失误。在学生失误时教师首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之后对学生进行耐心地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去阅读,并且通过一个学生的失误使得其他的学生受到启发。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会使得学习具有目的性,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参与阅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自己阅读的合理性,从而营造出师生和谐相处的良好阅读氛围。

英语阅读是语言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英语的高效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方面能力的同时,应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素养并采取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来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手段,从而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使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逐步提升,为将来的英语学生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习惯师生初中英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上课好习惯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