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中美感的训练与培养

2021-11-12 15:19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表演者美感舞蹈

田 地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教师进修学校

艺术作品强调美的展现,舞蹈艺术亦是如此,需要通过舞蹈表演者的表现展现舞蹈之美,以舞蹈表演者身体为载体,以舞蹈动作、舞蹈姿态等为形式,通过形体表演展现舞蹈魅力。基于此,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舞蹈魅力、体悟舞蹈美感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舞蹈美感训练,提高学生美感表现力。

1.强化学生审美意识。

要提高学生的舞蹈美感表现力,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对优秀舞蹈的鉴赏能力,才能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美感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加以重视,对其进行正确引导,通过为学生播放优秀舞蹈表演视频及优秀影视作品等形式,让学生在过程中逐渐形成个人审美,提高其审美情趣,加强其辨别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最终促进其审美意识的提升。与此同时,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能拘泥于单一形式,在教学初期应当让学生充分了解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舞蹈,让其掌握不同种类舞蹈的独特之处,从而丰富学生审美趣味,有利于其在基础学习过程中打好学习基础,从而在后续学习中提高学习进度,实现更为优良的展现。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便好、个人长处等情况,因材施教,展开针对性的教学。通过这一方式,有利于避免教学枯燥乏味的弊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既能在过程中根据学生兴趣选择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个人审美,又有利于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

2.在基本功中能够强化美感意识。

在教学中,基本功的训练是学生舞蹈学习中对学生影响最为深刻的环节,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的舞蹈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一阶段的学生多好动、爱玩,且好奇心旺盛,生活没有烦恼,活泼大方。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不能运用传统的枯燥的教学方法,在基本功教学中应当丰富教学方式,通过游戏互动、小组交流等方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学习乐趣,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这一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及学习能力相对较强,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通过有效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强化对学生的美感意识培养。首先,教师可在基本功教学中加入游戏互动,如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在进行基本教学后,教师为学生播放几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根据不同音乐类型自主选择相对应的舞蹈进行练习,最后各小组开展竞赛,由学生自主投票,选出表现好的小组,给予一定奖励。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观察,根据学生的表演进行动作的纠正,从而在玩乐中进行基本功教学,既能增加课堂乐趣,又能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舞蹈精细动作过程中的美感训练。

舞蹈美感的展现主要通过舞蹈动作进行传达,舞蹈动作既能充分将舞蹈与音乐融合,展现舞蹈之美,更能以舞蹈动作表达表演者的心理变化和表演者对舞蹈的理解,映射人性丑恶。表演者的内心情感、人性之美等都是通过舞蹈动作加以呈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强化舞蹈精细动作训练,让学生对舞蹈情感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将自身情感投入其中,最终通过动作表达自我情感,在过程中强化舞蹈美感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悟舞蹈蕴含的情感,理解编舞者的内心世界,细细探究各个舞蹈动作,分析每个动作存在的意义和其所要传递的情感,从而才能深入的理解舞蹈的内涵,最终将自身情感融入舞蹈动作当中,通过动作表达属于自己的情感和自己对舞蹈的理解,既能让观赏着感受舞蹈之美,又能提高表演者自身修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细节训练,在进行动作教学时,要加强前后动作衔接的训练,不能只强调单独动作的教学,更需要强调前后动作的衔接训练,让每个动作的衔接都实现流畅的表达,避免动作衔接的突兀,确保舞蹈情感的完整表达,提高舞蹈的美感表现力。

舞蹈艺术之美蕴含着舞蹈情感的传达,对于舞蹈教学而言,加强对学生舞蹈美感意识的培养及强化舞蹈美感训练等,都是提高舞蹈美感表现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在基本功训练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在舞蹈精细动作训练中提高学生美感表现力,促进舞蹈美感的充分展现。

猜你喜欢
表演者美感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兼具力度与美感 Bowers & Wilkins 702 S2/707 S2/HTM71 S2/ASW10CM S2
关于书法美感问题的几点思考
妙猜两数
大桥下面:我喜欢被遗忘的美感
我和舞蹈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