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堂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21-11-12 15:25白玉海唐山师范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人才

■白玉海/唐山师范学院

一、前言

想要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将思政教育和具体的课程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学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大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往往能够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提升学生的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同时这对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等方面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大学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要特别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要将思政工作落实到教学的整个环节中来,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目标。所以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进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

二、大学课堂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教师是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引导者,是学生思想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要通过思政教育等方式,让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让他们树立爱国意识、民族意识,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马列主义,并将其内化为自己做人的准则,充分的认识社会和自己,更好的规划自己的生活。当学生真正的理解相关的思想,就能够更好的应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面对社会问题时也会拥有自己的立场,真正地社会人才。此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般都是在大学内进行宣传的,思政教育意味着在全系范围广泛宣传,全体师生形成一个合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素养、提升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还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发散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三、大学课堂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提升。人才不仅需要拥有健康的身心,也需要有一定的思想和担当,成为一个综合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社会想要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推动,而且构建文明型的社会同样也不离开人才作为支柱。通过课程思政教育,培养出具备高道德水平、高专业水平的综合型人才,让其快速适应社会需求,成为一个为祖国现代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新一代大学生。

(二)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需求

大学课程教师承担着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及给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教学任务,如果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出现偏差,高校便失去了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初衷。所以,立德树人工作要全面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利用大学课堂这一主要阵地,将教育工作内容与国家发展的时代特征有机结合,让学生认识当今世界形式的同时,深刻了解中国当前的形势和主要任务,让学生具备坚实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把自身追求与国家民族的追求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四、大学课堂思政教育的原则

(一)落实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在大学思政课程中,教师不能只是讲解书本上的内容,而是要和当前的社会热点结合起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还要紧扣核心价值观,将其中的重点思想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来,为学生之后的理解和运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构建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感受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让他们更好的进行实践,教师还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教师要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教学的重要任务,从多个角度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来,清晰的把握思政教育背后的具体责任。

(二)教书和育人相结合

在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坚持精致、精准等标准,在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基础上,丰富教学的形式。首先教师要构建相应的学习平台,对其体系进行多方面的优化。然后依托于这些育人平台的建设组织教学活动,从而构成一种合力,实现课程整体和谐的发展,构建全方位地育人结构。特别是在思政教育中,教师要将思政教育的建设放在重要的地位。学生作为思政体系构建的中心,他们有着精力旺盛、勇于尝试等特点,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成长经验出发,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引导学生,从而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来,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五、大学课堂思政教育的策略

(一)转变课程思政方式

教师在思政教学中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发散学生的思维,分层次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让学生的思路变得开阔,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从而在无形中实现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和人格的树立。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接触社会,这也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让他们的思维变得复杂,但同时他们也是拥有创造力的,很多时候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和价值观,只是并不牢固,容易被一些外在思想左右,通过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和学生间思想交流,刚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通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心理疏通,有效纠正学生的不正当思想,系统化落实立德树人教育。其次,教师要从当前的英语课程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位置,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学生成为主导者,教师作为引领者。这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教”进行反思和重新定位,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将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作为出发点,实现德育教育和学科教育的有机结合,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以此来全面实现国家意识形态目标和学生成长目标的有机统一。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教师可以借鉴心理咨询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确保学生的心理和心态不出现问题。教师要将心理咨询的技巧灵活的运用在思政教育中,比如在心理咨询中,人们就会用倾听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给他们一些积极的暗示,从而让他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教师在运用这些咨询方法之前,要先结合思想教育的传统,理性的进行思考,从而更好的发挥出它的情感功能,用情感来打动学生,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师的教导。另外教师还要注重调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来安排活动,还要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性格,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将思政教育工作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不断的提高学生对这些正确思想的接受程度,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定位,更好的进行发展。

(三)组织思政教育活动

教师可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组织一些学生喜欢的公益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他们主动的投入到思想建设中来。教师还可以运用自愿者服务、实践锻炼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让一些学生干部可以发挥自己的带头作用,为班级进行思政宣传。其次教师还要不断地优化思政课程的体系,落实相关的理论教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立德树人。教师想要实现课程的优化,就要积极的进行创新,还要与其他的学科做好协调,不仅要抓好思政学科的建设,也要对其他学科进行研究,寻找其中可以利用丰富部分,从而全面的推动思政课程的转变。

(四)借助现代教学技术

大学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相关的网络育人平台,与其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从而真正的实现思政教育和课程的共同发展,构建全方位地育人结构。在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教师要重视学生思想品质的培养,并在教学设备等方面采用有效的措施,推动思政教育的发展。其次还要构建更加有效的思政工作体系,教师要更加密切的关注大学生的发展,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这也需要教师用更加热情的方式服务于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和体验,将思政工作更好的落实在学生身上。

(五)加大对教材中思政元素的挖掘

大学各大专业课程教材中蕴含着大量思政教学素材,需要老师在其中进行深度挖掘,再加以适当的理论知识,两两结合,让这些思政素材得以有效应用。比如在理科类教材中,存在一些反应社会前后变化的数据材料,老师将这些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指出这些数据的背景,让学生明白我国近几十年来的辛酸发展路程,增强学生的社会观念和民族观念,最终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另外,在此过程中还可以结合一些拓展性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各个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做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

六、结语

大学是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的场所之一,在具体的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方位成长、为实现我国伟大复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也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承担起自身教育育人的责任。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师还应该运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渗透思政教育的思想,避免形式主义。教师要更加注重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升华他们的道德情操,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人才
“留白”是个大学问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至善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