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华社老记者的心声

2021-11-12 15:59郭玲春
中国记者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同仁前辈新华

□ 郭玲春

在新华社九十华诞的盛大庆典上,在庄严和喜庆的时刻,作为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有幸代表490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向尊敬的领导、来宾和年轻的同仁们,表达我们由衷的祝愿,也如同面对着家里的亲人,说几句心里话。

我住在新华社家属院里。走过种着花草的小院落时,我常常会在两尊塑像前停留——一尊是一部陈旧的电台,那是当年从敌人的手里缴获而来的。1931年11月7日夜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消息,就是通过新华社的电波传向世界,另一尊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报,由新华社前身红中社创办。

于是,我眼前浮现出一幕幕壮丽的影像。先辈们在民族危难之际迈出步伐,由此生生不息、代代相承,当年的卓越奋斗凝聚成一股精神,让后来人沿着他们的足迹,成就了如今享有盛名的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

留在新华社史册上的无数先烈和前辈的名字,我们将永志不忘。而我,在30年记者生涯中,也亲自见证了从延安、从新四军队伍中走来的前辈,是怎样把新闻当作毕生的追求,成为我们的表率。我认识的一些老同志,终年、终日值着夜班,黑夜和白天是颠倒的。我问:“累吗?”他们笑着说:“习惯了,太阳不属于我们啊!”这无怨无悔的回答,是因为他们的心里,自有一道为事业舍弃其余的光芒。一位老记者说,每当她走进办公室,坐在稿纸堆前,她就感到满足,感到幸福。我想,那是因为追寻理想,埋头工作,她的生命才感到充实。不仅是她,他们——社内无数的精英,为国内、国际新闻的传播辛勤耕耘,心无旁骛,倾其精力,把美好的年华献给新华社的事业。我敬仰他们!今天,我们缅怀故去的先人,向健在的前辈致敬,有如此优秀的先行者领路,才有后来人踏实、稳健的每一步。

我们的队伍在党指挥下日益壮大。这队列中的成员,勤奋、敬业,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活跃在国内各个领域和世界各个国家地区,深入一线,了解民情。凡是优秀的新闻力作,必定与党的大政方略相关,与人民的呼唤息息相通。我们这一辈为曾经参与其中、付出努力而感到自豪。因为,新华人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懂得手中这支笔的分量!

退休多年,我和我的同仁更为新生代记者、编辑的成长感到欣慰。我们读到一篇篇出彩的华章,有在和平年月里书写,也有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诞生。我们看到资深记者的鲜血洒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也看到年轻编辑去世前最后一刻的辛勤劳作,而他的外衣还挂在办公桌前的椅背上——我们为之深深地感动。我们还看到,面对新冠疫情,无畏的新华人逆行出征,忠诚于党,忠实履行党中央喉舌、耳目、智库的职责,众多精品问世,还有一批新媒体产品获得过亿的浏览量,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我们为之感动,为之感叹!所有用汗水乃至生命交出的一份份答卷,都在向世人宣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代又一代的新华人,一环连接着一环,环环相扣,筑起一道巍峨的新华长城!

羡慕你们,年轻的同仁们!广袤的天地间,你们视野开阔,思想敏锐,沿着先辈的足迹,汲取着历史的经验和智慧。新华社昌盛的今天,新华社辉煌的明天,就在你们的手上,就在你们的笔下!

在这特殊的日子,我还想对陪伴我们走过人生岁月的大家庭道一声感谢!我从一个新闻初学者成长为一名记者,得益于各级领导的扶持和培养,得益于同事朋友的帮衬和指点,得益于这个友爱的集体给予我的关怀和温暖。

我代表老同志向社党组,向各级党组织和离退休干部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立足于世界的国社跨越九十年征程,建树九十年功业,在国家兴盛的今日,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新华社必定能在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的新征程中再创新辉煌!

猜你喜欢
同仁前辈新华
踔厉奋进续写新华章
他们为黄埔前辈画像
Clinical Effective Evaluation of Tongren Dahuoluo Pill(同仁大活络丸) on Knee Osteoarthritis by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一串一串的小秘密
青年志 三位青年“创业史”——心思始终“钉”在超越前辈
养生之道早知道——乐氏同仁药膳
乱发脾气的小熊
秋凉天寒,乐氏同仁教您如何煲汤进补
秋冬来,宜进补!乐氏同仁提醒大家及时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