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1-11-12 15:09李小志
散文百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层面法治道德

李小志

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

小学道德与法治(以下简称“德法”)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其综合性、生活性、开放性的特征决定了仅仅依靠教材资源难以达到课程标准要求,因此需要从微观、中观、宏观各个层面各个维度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微观层面

1.开发和利用最基础的教材资源。

虽然说仅仅利用教材资源难以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但教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手参考材料,是最基础的课程资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既是“教材”又是“学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它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核心进行教学设计,而且兼具普适性和个性化需求,是新课标下德育课程改革的最新成果。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深挖其精髓,用好范例,并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调整和补充教材内容,把教材本身所承载的教育功效充分发挥出来。

2.开发和利用鲜活的学生资源。

学生及其现实生活是鲜活的课程资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生活德育论为理论基础,强调一切教学活动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起点,联系学生可感可知的生活事件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要时刻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选择“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对已有生活进行道德反思、感悟,抓取其中的生成性资源,使学生由感知生活上升为形成生活经验,生成生活智慧。

3.开发和利用最重要的教师资源。

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教师本身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言谈举止、能力学识、治学态度、人格魅力无不影响和感染着学生。正所谓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德法教师要善于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同学科教师相互借鉴,不同学科教师相互借力,开展合作教学。德法教师要不断增强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使德法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活动性得到彰显。

二、中观层面

1.开发和利用学校主阵地资源。

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校资源作为德法课程资源主要体现在文化的熏陶。学校文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文化。物质层面的文化包括标志性建筑、文化设施、校园景观、环境布置等,如代表学校发展历程的图书馆、古树、校花、浮雕镌刻等;制度层面的文化包括规章制度、管理体制、道德行为规范、典礼仪式等;精神层面的文化包括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文化活动、人际关系等。校园文化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对学生具有道德教育意义,会对学生一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

2.开发和利用支持性的家庭资源。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家庭是学校的支持性资源。道德与法治课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德法老师要重视学生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重视家庭资源的开发,为德法教学助力,为学生生活服务。生活德育论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重视学情调查,强调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回归生活,帮助学生建构有道德的美好生活,这些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需要家校配合,形成合力,以提高德法教学效果。

3.开发和利用地域性的社区资源。

儿童不仅生活在家庭、学校,还生活在社区。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儿童从小生活的社区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社区资源也是重要的地域性课程资源。社区资源包括社区里的主题公园、活动中心、商场超市、公交地铁等社会公共资源,以及历史传统、民风民俗、文物古迹、名人故居等人文环境资源。由于各地地域、环境不同,社区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不同。德法教师要善于发挥本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

三、宏观层面

1.开发和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社会是一所大学校,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德法老师要积极从社会中开发具有道德和法治教育意义的课程资源,为德法教学使用。

2.开发和利用天然的自然资源。

大自然也是“活教材”。大自然绚丽多彩,令人心旷神怡;大自然充满神奇,令人无限遐想。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是天然的知识宝库,充满奥秘。德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爱护自然,亲近自然,走进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学习保护生态,爱护动植物,与其共生共存;学习节约资源,推行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学习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守护地球——我们的家园。懂得欣赏自然、感恩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3.开发和利用便捷的网络资源。

网络是个大百科全书。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巨大、搜索便捷,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德法教师要重视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德法教学中的作用。利用网络搜索功能,敏锐捕捉、收集与课程相关的资料、信息,丰富课程内容。利用网络播放功能,把抽象、枯燥的文字信息借助网络动画、影像呈现给学生,使课堂教学更生动;利用网络储存功能,及时保存有价值的网络资源,方便随时提取、转化为课程资源。

小学德法教师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既能联系生活,走进教材,与教材对话,又能走出教材,走进生活各个领域,向大社会、大自然学习,以更好地促进道德成长,增强法治精神。

猜你喜欢
层面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高三化学复习的四个“层面”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