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在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应用分析

2021-11-12 21:13
戏剧之家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馆民众数字化

(漯河市文化馆 河南 漯河 462000)

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提升文化水平和修养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承,更能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能够让人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当前时代,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文化馆要追赶潮流、看清形势,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数字媒体进行文化馆建设,注重人才培育,加强资源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继而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双向提升。

一、数字文化馆建设对于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文化馆建设对于现在的群众文化工作而言,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与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日渐提升,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更加渴望得到精神满足,所以组织优质的群众文化活动就更显重要。建立数字文化馆可以创新文化馆活动种类,还可以对先进文化进行宣传、对传统文化予以传承,这对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来说十分有益,既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以提升全民文化素养。

第二,数字文化馆覆盖面广,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文化馆动态和了解文化馆信息。创建数字文化馆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文化风尚,让民众踊跃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馆工作人员要创新自身思维,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对优秀文化和先进事例等进行搜集和整理,以便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满足民众文化诉求。

第三,数字化文化馆建设是大势所趋,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科学有效地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文化宣传、文化教育和文化培训,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线上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咨询,并及时得到解答,人们足不入户就可以了解文化馆最新的活动动态,提升他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启迪心智、身体力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二、数字文化馆建设目标

(一)文化传播

数字文化馆是传播先进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身兼向民众普及文化知识、丰富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任。文化馆网站建设和数字化服务室建设以及电子阅览室建设期间,要对数字化文化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创设出数字文化馆基本框架模式。首要的是要为广大民众提供多元的文化产品,囊括数字化期刊和报纸杂志以及电子书等内容,不能千篇一律、一味重复,文化馆进行信息资源收录时要注重彰显地方文化特点,汲取民间优秀文化养分,最大限度上体现出当地风俗民情和文化特点。通过在线数字化服务,便于人们共享各种资源,可以大大提升文化传播效率,提升全民素养。

(二)便捷生活

互联网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无所不包”,其容量大、速度快,现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和民众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互联网。数字文化馆建设要突破传统文化馆的基础性服务内容,按照民众实际文化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建设,为民众提供良好的数字化文化服务。比如,通过“电子地图”模块的创建,明示出该地区文化馆、文化站、广场、剧院等路线图;再比如创建“生活资讯”模块,涵盖了社会上的大事小情,提供养生健身、旅游饮食等生活导航。建立数字文化馆要以人为本,让民众享受到数字文化馆带来的便捷式服务。

(三)活动参与

建设数字文化馆的深层目标便是让民众和文化馆之间的关系愈加融洽,从而方便文化馆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引导民众大力参与,从而提升全民素养。在文化馆传统宣传模式中,信息发布的滞后性和局限性问题尤为明显。数字文化馆的出现可以一改往日僵局,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在线上进行实时的政策宣传、文化资讯发布以及教育培训信息公开等,继而更好地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查询最新文化动态,掌握当前政策动向,从而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

三、数字媒体在文化馆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应用方案

(一)业务培训

文化馆要对文化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文化工作者,进行相应的业务指导和工作培训。文化馆不能仅是进行实地教学培训,还要创建远程网络业务培训系统,让文化馆工作人员在线上就可以进行学习。可建立“馆员学习基地”平台,让网络文化员以及网络辅导员等文化工作者在网上接受教育辅导和线上沟通交流。通过此类平台的建设,文化工作者可以得到一对一的教育辅导,从而增长学识并学以致用,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文化馆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建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育机制,在此基础上为数字文化馆建设提供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持。

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数字化业务培训力度,提升馆员思想水平以及业务能力,培养出一批技术硬、水平高的馆员队伍。

其次,优化开放型人才体系,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两手抓。文化馆务必要树立起开放式的人才观,招贤纳士、择优而取,创建出一批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团队,为文化馆数字化发展保驾护航。

最后,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忽视社会工作者和文化协管员以及文化志愿者的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配置,让各个文化工作者都能够在自身岗位上发光发热,从而满足数字文化馆建设需求,也能够满足群众文化发展的需求。

(二)平台建设

除网站建设、公众号建设、微博平台建设外,还可建立“掌上文化馆”这类APP,软件开发由软件开发公司完成,前期一次性投入,构筑完善、正规的客户端软件,公测时要及时收集用户反馈意见,和软件公司协商,之后推行正版软件,而后软件公司要定期维护,按照用户反馈进行相关功能优化与调整,而文化馆则要委派专员进行线上内容更新,向受众推送最新动态。

(三)线上活动

建立数字文化馆,让人们可以及时了解文化馆各项活动内容,并且大家在网上就可以报名参与。文化馆可以组织网络歌手大赛、网络戏曲大赛等活动,由参赛人员将自己的演唱素材上传到网络上,然后由网民投票,按照所获票数排名来决定是否具备现场比赛资格。网络报名是数字文化馆的一项重要功能,如教育培训、文化讲座、比赛演出等活动,文化馆可在线上向民众提供提前预约服务,人们在线上填报详细信息,文化馆对活动参与者进行筛选,合格后下达通知。

(四)线上宣传

线上资源包括文艺活动视频、教学视频、讲座视频和培训视频以及摄影照和书法照等。在文艺活动视频中,既有晚会录像和演出录像,也有某个表演作品的录像,还有将晚会节目剪辑成多个小视频在线上展示。教学视频和培训视频主要是文化馆专员进行文化艺术培训的录像,讲座视频则是文化馆所邀请的专家和学者进行某一专题讲座的视频,照片作品多为往期活动开展中的经典作品以及民众上传的优秀艺术作品,文化馆负责对该类作品加以解析,并且附加作者信息和鉴赏信息。众所周知,文化馆具备文化艺术普及职能和社会教育职能,所以文化馆要积极创办文化艺术培训班和讲座,将教学过程、讲座过程录制下来,在精心编辑后上传到网络平台供民众观看与学习,期间要兼顾视频数量和质量,在精简时间、创新形式的同时,要和受众积极互动,最大限程度上提升文化宣传教育效果,提高受众满意度。

(五)资源共享

现在,文化馆数字资源形式以图片、音频、视频为主,这些素材的来源渠道主要有三类:文化馆文化艺术活动开展过程中产生的作品;民众通过网络渠道上传的文艺作品;文化共享工程所提供的数字资源。文化馆要在网站建设、公众号建设、微博平台建设上下功夫,利用好新媒体和数字资源,让大家可以在文化馆网站和公众号上在线欣赏和下载。

因为资源建设工作是文化馆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所以一定要最大限度上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主动性,全方位、多角度地搜集优质数字文化资源,全面提升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的输出能力,实现全民共享。不仅如此,还要突出地方特色,吸收民间文化艺术精髓,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创设出一套优良的群众反馈机制,满足人们对数字文化服务的基本需求,以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和线下座谈会的形式广泛征求民众建议,力创精品、突出精品,从根本上满足民众日益迫切的文化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文化馆资源建设。要了解前沿技术,充实数字资源内容,和数字传媒通力合作,凭借数字出版物、信息数据库等各类公共文化产品,实现文化资源有效共享,继而强化数字文化资源传播效果,惠及于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馆属于重要的一类公共文化部门,国内文化馆数量连年猛增,文化馆工作人员一定要认清当前形势,以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应用新技术,通过业务培训、平台建设、线上活动、线上宣传、资源共享等手段建立文化馆数字化平台,合理使用数字媒体技术,让其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真正发挥出作用,继而助力全民素养提升,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文化馆民众数字化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