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2021-11-12 15:19王梅芹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德育

王梅芹

邯郸冀南新区林坛镇中心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指老师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们在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教育,作出榜样让孩子们学习,进而帮助孩子们塑造正确的观念。在小学的教学课程当中,语文是非常基础性的学科,对孩子们不仅有着启蒙作用,同时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有着指导作用。德育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而语文课更是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和“纪律性”,学术界并没有多少共识。德育又称为道德教育,最早的阶段可以更好地称为道德“训练”或“社会化”是儿童发展的工作,他们的价值观和美德使他们成为优秀的人。道德教育的另一个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智力资源,使他们能够对道德重要性的困难问题做出负责任的、知情的判断。

教育是学校的重要职责。我们总是听说给学生提供道德教育是改善社会的最好方式,消除数十年来所有的不良因素。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社会化,我们的教育系统未能向我们的人民提供道德价值观,这已经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令人厌倦的地方。即使是家长也不太有兴趣让孩子学习和学习道德价值观,因为他们认为生活中其他事情更重要,比如让孩子与计算机、体育和科技联系在一起。这就表明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德育渗透,以另一种形式实现德育教育。道德原则在我们的教育中非常重要,与道德相关的教育可以帮助降低犯罪率。例如,品格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但是品格教育有一定的局限性,就像普遍的道德教育理论一样,这种局限性并没有解决使我们产生分歧的“意识形态纠纷”这一重要思想。品格教育以文学、故事、传记和艺术的传承为基础,通过这些传承,传达和拓展学生对道德价值的理解和赞赏。一般而言,文学、故事这种是以语文教学为依托,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通常,这样的文学作品可能会揭示生活中的道德不确定性,关于它的争论可能会鼓励人们对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正确的进行有意义的反思。

二、德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1.树立立德为先的教育观。立德树人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立德树人的根本是在教学中要突出德育的重要性,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将立德树人把握好、实践好。这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反思语文教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等问题,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渗透和教学。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要想完成德育教学目标,广大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师德培训,并利用外出进修、参观学习的机会拓宽自己的视野,争取对语文德育渗透和教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在语文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利用有效手法引导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建设,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在小学语文《大禹治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抓住“大禹为何能成为人们爱戴的英雄”这一点,讲述大禹的奉献精神,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和道德观。

2.加强德育教学策略针对性。德育教学一直是素质教育模式中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难题,通过小学语文课堂实际教学考察来看,大部分语文教师在德育教学方面针对性较差,尤其在课堂教学方案的实践过程中往往由于时间、问答等实际因素而使得部分德育教学内容缺失。因此,教师务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德育教学策略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优化德育教学模式,提高德育教学质量与效率。比如,就当前小学生思想道德发展问题而言,大多数学生自私心较强,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往往不能够有效估计他人的心理感受,针对这类状况,我将近阶段德育教学模式的策略方向定为“树立正确道德心理价值观念”,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播放经典的道德教育短视频,例如“孔融让梨”、“养育之恩”等,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学习氛围中增强道德意识,提高道德品质。同时,为了完善道德教育体系,我在播放道德教育短视频的过程中贯穿播放爱国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视频,使得小学生们能够在较为完善的道德体系中成长、进步。

3.开展实践活动。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结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学生理论实践综合能力水平来说意义重大。德育也应当充分利用课上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平台的载体作用,以全面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思想品质。语文实践活动应当注重趣味性与综合性,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带动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静夜思》教学中,文章阐述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师课后可引导学生阅读意境相近的古诗文,如《十五夜》等,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入感受诗词的真挚感情与优美意境。或是让学生围绕古诗的意境与内容进行写作,实现意境与内涵等深入解读,更利于强化学生传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亲情主题展开演讲活动,让学生挖掘古诗文中的更多亲情素材,以此丰富情感体验。利用多媒体引入社会中的不同家庭相处现象,通过古今亲情变化的比较,加强学生对亲情的全面认识,以此强化文化素养,实现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对全面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形势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必须重视和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正确的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