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师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2021-11-12 15:19魏新娟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理论课高校学生责任

魏新娟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

2012年9月国务院发表《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重点。

一、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师肩负的责任概述

1.正确引领社会主义价值。

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普遍大学生缺乏对社会主义价值的理论思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应该帮助大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正确思考能力。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高校学生进行正确的社会思潮教导,确定社会思潮的主体地位,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说服力,引导高校学生以国家民族为重,将改革发展树立成目标。其次将社会主义价值与社会思潮相结合树立主流思想,抵制错误社会思潮。

2.传递正能量、发扬主旋律。

主旋律是引领大学生争取发展道路的主要方向,是中华人民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基础。正能量是带动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发展的动力。而社会负能量是是当代大学生的转型过渡时期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出现的负面情绪。传递正能量、发扬主旋律是是新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主导者,教师应该发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民族团结与进步的美好精神。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教导学生积极发掘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明白问题与发展并存,矛盾与进步共济,教导学生分辨社会中的是与非、问题的本质与表象,提倡消除社会负能量。

二、新形势下影响高校思政教师的履行责任的障碍因素

1.文化冲突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履行社会责任。

在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之下,世界与中国的联系愈发紧密,世界多元化的文化冲突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履行社会责任。世界多方思想主义无时无刻影响着高校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主题指导思想的主流意识深受影响。我国国民的文化冲突被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所影响。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高校学生出现拜金主义、啃老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领导者应注重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调研和社会思想的发展方向调查。无可非议的是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越来越自由化,被西方各种文化冲突所左右,淡化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而多样性的文化冲突的出现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工作带来挑战。

2.虚无之风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履行的社会责任。

体制转型过程中虚无之风淡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旅行的社会责任。近年来网络发达,我国对娱乐方式的追求要求不断飘高,社会上的选秀注意层出不穷,我国高校大学生出现拜金主义和盲目崇拜,对成为“网红”和“爱豆”有着莫名渴望之心,渴望一夜暴富,社会的浮躁和虚无充斥着高校大学生的内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及时纠正此不良之风。但是就笔者调查研究发现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没有就此做出正确指导,而是淡化了老师应履行的社会责任,在日常教学中,走马观花,不注重教学重点;在自身专业文化中,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得过且过,更甚者在学术中出现造假的情况,给学生做出不良示范。除此之外,在探究教学模式上缺乏创新,将教学变得更加地无趣,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自然不高。

3.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履行社会责任难度。

经过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当代高校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着正确认识,但是由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较活跃,更易接受西方新观点,也易被西方新观点所左右。近年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学生对外界的认识渠道更加多样化,所以部分高校学生的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偏颇。经过笔者的调查发现因为网络的开放使得网络暴力、网络色情出现的场景愈发多,使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有了一定影响。另外社会中出现的不正之风被网络报道,使高校大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复杂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没有正确的认识,继而丧失政治信心。上述情况,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化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履行社会责任带来更难的挑战,然而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导方式过于一尘不变,不从大学生的思想根源切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更加枯燥,降低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使老师的教学质量十分低下。新时代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为学生积极解决思想问题,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对我国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三、培养新形势之下高校思思政教师社会责任的方法

1.教师提升自身教育素质和教育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教学中的领导者应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教育能力。外界多元化的信息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纠正高校学生的错误思想对于高校教师是一种较难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时刻提升自我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为更好的教学奠定基础。另外高校正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高举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气质,坚持正确立场才能更好的教书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努力将自身梳理成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心想,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老师应提升自我,学习多媒体技术,将新时代下的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达到自身的教学目标。

2.深刻了解教师的职业。

每一行职业都有着每一行的职业认知,作为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教师应该更加明确自身职业的存在意义。明确自身职业目标,加强自身责任感,当新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出现错误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身作则,积极发现问题并纠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任务,应该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概念对学生进行优质的输出,弘扬社会主旋律,发扬正能量,只有高校教师对自身职业有了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才能激发出工作热情,充满强烈的使命感,才能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

3.树立良好教书育人心态。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阶层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笔者调查研究发现,许多社会群众出现了情绪化、极端化的心态方式,这些不良心态的出现影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做好表率,树立良好教书育人心态。克服浮躁的心态与焦虑的心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感受正能量的传递。另外在高校中应该积极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开展社会调查、学习等锻炼的集会,让思想政治老师深入一线,感受社会的正能量,打消教师对社会问题与民生而产生的焦虑,树立政治信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四、总结

新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在社会各阶级有着重要体现,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工作目标。新时代下信息的发达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发现问题,用于纠正,实现社会全面健康发展。基于目标之上,高校教师应该注重提升自我专业素质、文化素养、明确自身的职业认知,充分发挥自己对教学的社会责任。高校应该着力于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将教师的理想抱负、事业追求和个人利益相结合,帮助高校思想理论教师实现自我发展。

猜你喜欢
理论课高校学生责任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期望嘱托责任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