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谦逊、融洽相处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分析

2021-11-12 15:19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笔袋冲突案例

张 芳

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

一、案例叙述

2020年11月10日,晚上放学时,班干部气喘吁吁地跑过来,告知我阮同学和左同学又在教室杠起来了,下课互相抢笔,并且还弄丢了一个笔袋。我快速进班,分别将两人叫出教室。起因是阮同学看见左同学用的笔跟自己刚丢的笔一模一样,便怀疑是对方故意用自己的笔,一生气就动手去抢笔,正在写字的左同学眼见自己的笔被抢,自然很生气,俩人因笔的归属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我看了一下笔,确实是学生常用的类型,无法区分笔到底属于谁。

我把他俩叫到办公室,左同学偏着头,脸涨得通红。据了解,这两位学生自进班以来发生过几次小的摩擦,两人经常互怼,不能平和地处理小问题。这种情形下,估计任何道理俩人都听不进去,甚至会激化矛盾,我想他们最需要的是我来“熄火”,即“冷处理”。我让他们先平复自己的心情,每人拿一张纸,我劝解他们写写字缓缓心情,先写下对方的优点和缺点;再写下今天发生的事情。

他们没想到会面临这样的“写作”,挣扎了一下,看我的态度坚决就开始低下头来写。十分钟后俩人交了东西,看完之后我发现问题聚焦在笔到底是谁的。左同学认为笔是爸爸刚给他买的,阮同学没有理由怀疑他;阮同学认为左同学之前藏过他的东西,现在又用跟他一模一样的笔,所以我拿走对方的笔袋验证一下。看完两人的叙述,我觉得这两个学生因为多次的冲突已不能理性地看待对方。

我让左同学给阮同学讲疑邻盗斧的故事,同样我让左同学给阮同学讲将相和的故事,他们感觉临时讲故事比解决纠纷难多了。等两人分别讲完了故事,我开导他们,在没有凭据的情况下去夺别人正在用的笔,做法是不对的;为了一支笔而争执一下午,甚至弄丢了笔袋,更是耗费精力和感情。接着我结合他俩写的内容,让他们各谈下对方的优缺点并商讨两人之后相处的方式,用文字记录下来并签字。在之后的集体生活中,俩人基本和平相处,很少有冲突。有时两人故意拌嘴,班委及其他同学会第一时间干涉并制止。

二、案例分析

左同学是一个凡事认真、认死理的孩子,揪住一个问题非要据理力争。如果我狠狠批评他一顿,他会和我对抗。阮同学是一个话多、喜欢争执的孩子。这两人属于具有活力的儿童,对待他们,一味地说教和各打一棒,是达不到教育效果的。这次我转换思路,让他们真正认识自己在遇到争议时如何理性解决问题,并找到融洽相处的方案。

基于这次经验,我认为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可以用这三个步骤来解决,即:“冷处理”,使急躁的心恢复平静;“断是非”,使他们得到公正的对待;“谈感想”,使肤浅的认识得以深化。

三、案例反思

1.迂回策略。

在解决学生的矛盾冲突中,必要时班主任要运用迂回策略,即借助私下谈话及引导反思等手段,不当众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导学生消除彼此之间的矛盾。这种处理有两个优势:一是保持稳定,不使事态严重化;二是培养当事学生的自我审视能力,自我纠错并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我认为适当的迂回处理,给了学生一个自我管理和独立的机会。

2.创建融洽相处的班级环境。

班级既是教学的集合体,同时也是学生个体自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的集体影响力教育功能,是极为重要的塑造价值观的外部环境。在班级引导宽容谦逊、融洽相处的交友原则,建立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和平共处。

学生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是班级和谐的重要保障,也是防止冲突的良好措施。幽默是处理人际冲突的润滑剂,班主任需要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以对人际冲突自我化解,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

3.利用学科优势,善于启发学生。

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学科优势,运用讲故事、谈体会等方式启发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语文学科本身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工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在自述故事的过程中慢慢体会道理,从而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目的。因此,班主任利用学科优势对学生引导得法、得当,会产生“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笔袋冲突案例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买笔袋
心爱的礼物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Pencil case笔袋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大嘴怪插笔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