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素养的渗透透析

2021-11-12 15:19张顺昌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学理论常识文学

张顺昌

贵州省威宁县海拉镇枧槽小学

对于不一样的读者而言,文学作品形成的意义是不一样的。针对处在小学时期的学生而言,因为学生的思维方式较为独特,并且心理年龄具备特殊性,所以在实际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会展现出个性化特征。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育,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提升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是我国传统三大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实践性。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情感表达能力以及思维想象能力,同时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学生今后人生的良好发展意义重大。在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项素养培养就是文学素养的培养,而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其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所以有效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对于高质量的语文教学意义重大。首先,当语文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文学素养之后,其能够将文学的魅力充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然后,当语文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文学素养之后,其就能够在课堂上更加的游刃有余的为学生深入分析相关知识点,从而帮助学生接受更好的语文教学引导。最后,当语文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文学素养之后,其就能够感染、影响学生也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并构建出端正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由此,有效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二、提升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策略

1.不断学习,储备文学理论常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以储备丰富的文学理论常识,因为文学理论常识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所在。众所周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选择多以文学作品为主导,如果没有文学理论常识的融入那么课文材料讲述就会变得非常的枯燥和苍白,这十分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若没有文学理论常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可能表现出盲从,从而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甚至是出现一些习惯性错误。例如在《泊船瓜洲》的学习中,关于诗的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间”中的“间”字读音,大部分教师以及学生习惯性的将其读为去声,即第四声,但是实际上依据此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王安石的做诗风格以及韵律特点等元素来考量,此字应该读为阳平,即第一声。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储备文学理论常识的重要性。文学理论常识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课堂的有效润滑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学习,强化自身对文学作品题材、背景、风格、流派等的了解,包括国内文学以及国外文学等。

2.学识素养的提升。

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关键就是监督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当中自主学习知识,这是补充学生知识的重要举措,但是学生的求知欲是由自身来决定的,汉语言文学是自成体系的,总体来说是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及探索欲的。人类的成长全部是需要凭借知识的,汉语言文学知识之外就是实际生活,当中涵盖语言、文字、文学著作以及审美等辅助教学要点,需要两者进行相互融合,有助于学生累积多种多样的现代知识以及古代汉语知识,并且学生可以对古人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态度进行分析,寻求高尚的品质进行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经过系统化的学习之后,就可以激起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3.勤于笔耕,树立学生写作典范。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良好的写作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思维感悟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拥有一桶水。”只要当教师胸中墨水丰富、下笔有神、一蹴而就的时候,教师才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而不会写作的语文教师是不合格的语文教师,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勤于笔耕,树立学生写作典范。通过广泛的阅读以及勤奋的动笔,语文教师能够保持自己特有的教学优势和特色。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会写下水作文,还需要会写各类体裁的文字作品,熟悉写作的思路、感想和体会,从而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练习写作。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够获得学生更多的尊敬和信赖。“亲其师,信其道”,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教师笔耕不坠能够让学生也勤于练笔,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语文素养乃至文学素养。

三、结束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施行,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从而在一定文学素养的渲染、洗涤之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即让学生通过教材文本的切实感受良好的把握文本的文脉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充分体会文学的美妙和轻灵;同时让学生通过众多文学名著的大量阅读来与思想伟人进行心灵的交流,从而全面提升文学素养、思想情操和生活感悟,最终成长为一个为祖国和社会所需求的高素养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常识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靠不住的常识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近视600度以上,这5条常识务必知道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回归常识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
地域文学理论批评史的有益尝试——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文学理论批评研究》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