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

2021-11-12 15:19左怡静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科书语文课自学

左怡静

河北省廊坊市大厂县夏垫镇棋盘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以“自由、合作、研究”作为主要理念。要实行这一理念,就要把课程转变为探究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我继续研究和分析语文教学的实践,总结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叫做“自主学习”。这首先是学生的独立学习,然后是通过相互交流的一种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们实现自主学习教科书的内容。

一、让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语文课入门的老师。让学生对学习语文课产生兴趣,就会想学、爱学。激发兴趣,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上好新课导入。

上课前,老师们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设计一个课堂导入,才能给学生一个独特的第一印象,激发探究兴趣,并保持学生的兴趣。通过导入来建立在生和教科书之间的认知关系。这样可以让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环境,并为课堂成功打下基础。

2.设置悬念。

悬念会给人强烈的思想和兴趣,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期望有强大的助推力。悬念可以激发对非常深入的知识的探索和发现的兴趣。通过在中文课堂上设置悬念,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理解课程内容。

3.创设情景,学生的情绪触发通常是针对特定情况的。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使用音乐、照片、演示、视频和其他教学材料,根据教科书的内容创建特定场景,并结合我们创建的形状、声音和音乐的图片等,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进入独特的学习环境,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语言生动形象,方法灵活多变。

表达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技能。语文教学要使语言具体、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且内容丰富。要有“一人唱满台”的气势和语言能力可以让整个班级都充满学习活力。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教师可以根据教科书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各种教学方式,例如展示带有激励性内容的图片、角色扮演、课堂讨论等。

二、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公开以及可操作,才能成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以便学习者可以理解和主动的学习。现在我们的语文课本设有单元导读,课前预习,课后思考、练习,读写例写等,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明确了需要解决的重难点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内容,在课程结束时,要根据学习要求,回顾总结,及时回顾知识,并让学生有机会不断更正和完善自己的学习体系。

三、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

在课堂上,着力打造“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训练为主线”的课堂体系,为学生创造许多自学机会。教师的作用是解释、观察、改变和激发动机驱动力、分析和总结疑难问题。学生将积极主动的学习。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学,这为他们在自学的同时提供了许多机会和时间:看、思考、表达、自己动手、动嘴、动眼、解决问题,尽可能多的做学习的主人。

四、让学生有多样的学习形式

综合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特长、性别等基本要素,按照诚实、相互支持、协调一致、个人自学、共同讨论的原则,为学习者组织小组,系统地组织小组讨论。共享讨论课堂取代了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成为了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交流。课堂学习的开放教学模式,通过相互讨论,增加课堂信息量,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小组协作学习增加了学习和训练的参与度,并提高了学习效果。同时,相互交流可以增强团结、合作和竞争的意识。

五、让学生有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自主教学”为核心,有效加强教学方法管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习方法变得具体、清晰和容易。除了每个单元和课文的教学指导外,每个教学环节都应该有相应的教学方法的指导。教师根据阅读理解的要求、规律和特点,有效地将科学阅读和阅读理解技能的过程转化为具体的“自渎自读”的操作程序,学生按照程序,有意识地阅读、理解、反思和探索,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多观察、操作的机会,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教科书语文课自学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