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对策分析
——以S县为例

2021-11-12 15:19侯婧璇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儿童农村学校

王 晶 侯婧璇

平顶山学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少年先锋队建设、心系少年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党和政府大力推动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落实随迁子女就地入学等相关工作,力图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现象。与此同时,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进步也为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带来了许多变化,《S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后,农村留守儿童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儿童成长环境大为改善、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1.心理问题突出。

心理问题是留守儿童中尤其突出的问题。留守儿童大部分都是年幼就离开了父母,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得到父母的关爱,从而容易出现情感冷漠、自暴自弃、冲动易怒、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等问题。

2.厌学情绪严重。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对孩子的学习缺乏督导,易出现孩子学习兴趣下降、自控力不足的现象,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下滑,甚至可能出现义务教育阶段辍学。

3.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监护责任没有落实,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淡薄、防护能力弱,存在人身安全隐患,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与此同时,溺水、车祸、中毒、触电等意外事故也屡屡出现。

二、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原因

1.家庭教育环境的限制。

留守儿童大多数是隔代监护,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日常的关爱,同时在外务工的父母也不能及时掌握孩子的健康成长情况。

(1)监护人管理的缺失。监护人外出务工,导致了留守儿童学习上辅导的缺失、情感上关爱的缺失、心理上疏导的缺失和行为上管教的缺失,不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隔代教育不当。留守儿童大多数由隔代祖辈抚养,教养方式过分溺爱,并且祖辈文化程度有限、思想观念比较落后、保守,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存在代沟,导致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具有滞后性。

2.政府职能发挥的缺位。

在当今社会,留守儿童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政府发挥职能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当务之急。但是,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明显,导致在实际操作中职能缺位现象依然存在。

(1)经济职能的缺位。留守儿童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中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发挥经济职能予以大力支持,但是部分政府由于重视力度不够,对留守儿童工作的专项资金投入较少。

(2)社会职能的缺位。政府工作界限模糊、工作责任不明确,导致对留守儿童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专门适应留守儿童的场所和基础设施缺乏。

(3)文化职能的缺位。政府对关于留守儿童的文学、影视、戏剧作品等各项文化产品德传播缺乏引导,劣质、低俗文化泛滥,不利于留守儿童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3.学校教育管理的不足。

学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特殊使命,在少年儿童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目前现实情况来看,学校这一主体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1)缺乏管理留守儿童的专职教师。学校缺乏对留守儿童心理、生活和思想品德进行教育的专职老师,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中教育,使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相关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较少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校教育存在着普遍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现象,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往往忽视了其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问题,使孩子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的解决,就很容易出现许多问题。

(3)留守儿童的管理不完善。由于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教育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很大程度上给留守儿童的管理带来了压力,缺乏对留守儿童信息进行统一、系统的管理。

(4)学校缺乏与监护人的联系。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普遍较多,管理难度大,无法对每一个留守儿童都实施个别教育,也无法逐一与其监护人保持频繁联系和交流,致使学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缺乏。

4.社会关爱保护的缺乏。

社会力量的稳定性不强、流动性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持续性难以保证,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作用的发挥并没有真正落实。

(1)较少组织爱心人士以及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社会各界给予的关注度还不够,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开展留守儿童保护的工作成效不明显,较少组织爱心人士、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

(2)部分公众用有色眼镜看待留守儿童。社会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提到留守儿童群体,就容易被冠以违法犯罪、成绩不好、性格不好等标签。部分公众以偏概全,持负面态度,往往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不能公正客观的看待他们。在这种氛围下,给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3)社会不良风气对留守儿童的侵蚀。当前社会大数据背景下,拜金主义、享乐主风靡,农村学校周围,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泛滥,一些互联网、电视、影片、短视频等传播媒介中充斥着低俗劣质、暴力色情的内容,侵蚀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对策分析

1.重视家庭教育,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职责。

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家庭教育不可或缺,家庭中的主体应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管理孩子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即使在外地务工,也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1)转变教育观念,强化监护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意识。监护人应重视子女的教育和管理,积极参与家长培训,与其他家长探讨教育经验,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弥补孩子学习、情感、行为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密切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

(2)加强情感交流,改变隔代教育的相处方式。祖辈要转变对留守儿童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摒弃保障孩子物质生活即可的理念,给予孩子物质支持要适度,同时重视与孩子的亲情交流,让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家庭温暖。

2.发挥政府职能,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的作用,自觉行使应有的职责,引导各地开创关爱留守儿童的新模式,给留守儿童“大家庭式”的关爱。

(1)政府设立对留守儿童工作的专项资金。政府应发挥好经济功能的作用,做好“留守儿童”的专项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在资金方面加大对留守儿童工作的支持力度,如加大对留守儿童“两免一补”的补助。

(2)有针对性的建设适合留守儿童娱乐设施。政府可以出资在农村学校建设留守儿童与父母沟通的“免费视频小屋”,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等,并设置相关活动室、阅览室、休息室,供留守儿童使用,以专业、负责、友爱的精神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设施。

(3)加强优秀文化对留守儿童的熏陶。第一、建立农村公共图书室,为留守儿童提供读书的地方;第二、创作适合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课本读物、歌曲、短剧等文化产品,丰富留守儿童多样化的需求;第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爱国主义教育、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3.利用学校资源,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要发挥学校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独特作用,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工作,并纳入学校日常考核管理,严格落实、强制报告。

(1)建立管理留守儿童的专职教师。设立专门的管理留守儿童的心理老师、生活老师、思想品德教育老师,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都可以得到合理专业的解答疏导。

(2)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开设相关心理健康课程,配备专业心理老师讲授心理知识,科学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及时解决留守儿童遇到的各种困惑;第三、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3)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个人信息档案。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信息档案,统一部署、精准管理、动态管理。对儿童实行结对帮扶制度、个案跟踪办理,将在校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纳入教师管理职责,认真做好登记、建档等规范管理工作,并定期向在外务工的家长反映孩子的日常情况,确保每一个学习上有困难、心理上困扰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帮扶。

(4)加强学校与监护人的联系。学校要针对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和特殊需要,开通亲子热线电话,从而通过电话、短信和微信视频等方式,使外出务工的家长可随时与子女和教师联系沟通;定期组织家长会和家访,让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动态。

4.聚合社会力量,加大社会关爱力度。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除了家庭、政府和学校的相互配合,还需要全社会都要伸出援手,守护留守儿童。通过组织爱心人士和招募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汇聚爱心力量,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力度。

(1)组织爱心人士以及志愿者呵护留守儿童。第一、组织爱心人士义捐钱、书籍或日常生活用品等;第二、招募志愿者对留守儿童普及文化、科学、法制、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第三、组织“爱心爸妈”活动给予留守儿童亲情陪伴,辅导孩子写作业、陪伴他们玩小游戏等。

(2)正确看待留守儿童群体。公正客观的看待留守儿童群体。社会是个大家庭,力量无处不在,我们应用公平、客观、平等的态度对待留守儿童,在此基础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与关爱,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促进留守儿童更好的融入社会。

(3)宣传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在留守儿童当中,不泛有许多优秀典型,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和电视网络等宣传榜样的力量熏陶留守儿童,可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依托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和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指导和帮扶,提高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强化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四、结束语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扎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都要为孩子们的健康安全、成长成才承担责任,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积极贡献,那么留守儿童将不会是“被遗忘的花朵”,而将在乡村振兴沃土上健康成长,共同托起明天的希望。

猜你喜欢
儿童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