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怎样将游戏渗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2021-11-12 15:19李义靖
散文百家 2021年8期
关键词:内角轴对称硬币

李义靖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龙场中学

教师将设计小游戏的活动融入初中课堂教育中,不仅可以营造出有趣的课堂环境,还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加到课堂中。由于游戏开展的方式数不胜数,找出几个适合设计在课堂中的游戏也不在话下,所以教师应该在课前设计好适合本堂课知识内容的游戏,让学生清楚地明白这游戏的规则。教师在课堂中选择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会提起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还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一、利用游戏设计课堂情境

教师发现可以合理地把游戏带入课堂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必须先做出抉择。第一,教师能在课堂中融入小游戏的元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使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大部分有趣的游戏是可以和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结合的,特别是有关益智又或者是带有探讨元素的游戏,经常能成为教师给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时的好帮手。在课前,教师能根据有关这几类的游戏展开筛选,接着再结合本堂课的知识设计和游戏进行结合的活动,这样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率,还能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个人素养。[1]

比如说,在“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课堂中,教师在课前选择了将抛硬币的游戏引入课堂中,班内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用同一时间向上抛出两枚硬币的方法去记实硬币落下时哪面朝上的现象,如果硬币落下是“两面相同”则教师赢,反之,“两面异同”则学生胜利。在经过几次这样的实验后,学生发现刚开始的概率还是二分之一,随着向上抛硬币的次数越来越多,概率也在不断变化,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概率在向50%靠拢。这样学生在参加游戏中,就已经逐渐了领悟了概率这部分的知识,使学生可以为接下来学习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利用游戏设计问题探究

教师还能在课堂中把游戏看作是阶梯,使学生能在参与游戏中逐渐领悟数学知识,在完成问题后,感受到问题的背后隐藏着的数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模式远比教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枯燥的读理论知识效率高得多。[2]教师要在课堂中合理利用游戏的方式去营造课堂环境,使学生可以通过游戏提高自己学习的主动性,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熟练地应用在游戏里,开拓自己的思维能力。

比如说,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的教学中,教师决定通过利用“剪纸游戏”让学生领悟这堂课的知识内容。教师先是让学生准备好尺子等教具,在纸上画一个无论大小的三角形,然后再把这个三角形剪出来。接着,教师让学生运用量角器去量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以测验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等于180度。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把这三个角分别剪下来拼到一起,再次检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个定理。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把游戏作为阶梯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在有趣味性的环境中领悟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利用游戏提高学习能力

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教材中稍微有点难度的知识时,就能通过提高游戏的复杂化和课堂对应,能在游戏中设计不同可以使学生展开分析探讨的元素,更甚至是能添加部分有很大难度性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除此之外,教师还能扩大游戏展开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参加游戏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特别是有关几何的内容,这个地方的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有挑战性的,也对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有着更高的需求。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讲授比较特殊的知识时,能合理地把游戏渗透在知识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比如说,在“轴对称”的课堂中,教师能给学生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合理地利用游戏。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先是拿出了一些轴对称图形,还给班内的学生都分成了各自的小组,根据学校中的每一个物品进行拼图。接着,教师让学生仔细听自己的口令且能够迅速地变换成其他的图形,哪个小组的学生反应最快,最先完成拼图方以胜利。参加在这个游戏里的所有学生,必须先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有关特点,才能在快速转化的过程用不出现错误。教师选择这个游戏很大的原因是通过这个游戏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反应能力,最关键的是学生必须对轴对称有简单的了解,又或者是在游戏过后学生可以加深对轴对称的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中渗透游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营造出一个活跃的氛围。

教师应该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渗透小游戏的活动,在课前选择适合本节课的游戏,以此来营造有趣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但可以使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还能让学生更加喜欢数学这门科目,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猜你喜欢
内角轴对称硬币
说说轴对称
多边形内角和再探
三角与数列试题精选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三角形分割问题
不翼而飞的硬币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硬币
硬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