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给高中生回信

2021-11-12 00:15高忠
做人与处世 2021年18期
关键词:辞书大學副校长

高忠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983年,北京大學副校长季羡林收到一位高中生的来信,信中写道:“季先生,您好,我今天在历史课上听老师说到您的大名。他在课堂上提的巴利文我看不懂,尽管我在图书馆查了字典,可是有些知识仍然找不到,我希望能够得到准确答案。”

由于季羡林正在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自己根本抽不出时间回信。等会议结束后,他立即伏案写信。然而,信上有些巴利文他也不是很清楚,可是为了给写回信人一个准确的答复,他就开始查辞书和字典。虽然季羡林特别用心,但是辞书和字典里面的注解各有差异。思来想去,他认为不管写哪份注解回复都不合适。于是,他又专门去查英文字典。然而,英文字典里的注解与前两次都不一样,为了避免误导写信人,他先翻译英文字典的注解,后又将不同的注解都写在信中。就在准备发信时,他害怕自己翻译得不够精准,又将英文字典的注解抄写后一并发了出去。信是这样写的:“同学,你好,由于我在开会回信晚一些,请见谅……”

这个高中生知道季羡林如何给自己找答案后非常感动,他万万没想到北京大学副校长给一个高中生回信竟然是如此平等的态度。看完回信后,他更加喜欢巴利文,也决定用一生去研究巴利文。这位高中生,就是后来成为季羡林得意门生的钱文忠。

(责任编辑/刘大伟 北原)

猜你喜欢
辞书大學副校长
两元钱“惊动”法治副校长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中学副校长的作用与发挥
两个副校长的家访启思录
大学女生的日常
那些大学时立过的flag
爷爷的家长会
厉害了,我的魔都姐妹
科举干禄与语文辞书编纂
乘着MOOCs歌声的翅膀——复旦大学陆昉副校长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