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研究
——以《Produce 101》为例

2021-11-13 09:10贺慧卿
记者观察 2021年24期
关键词:练习生真人秀偶像

文 贺慧卿

近年来,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日益兴起,文章以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中的“翘楚”《Produce 101》为例,系统分析这种节目类型的发展历程、节目制作特色,最后提出一些对我国同类型节目的冷思考。

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在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以偶像歌舞竞演为主要的表现方式,以展现偶像成长历程为主要内容,以粉丝“参与感”为主诉求,它通过各种方式让粉丝参与进偶像成长的过程中,节目在选拔优质偶像的同时,也提高了粉丝的粘度和忠诚度,并且增强了节目收视率和品牌影响力。

在国内外众多的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中,韩国M-net电视台推出的《Produce 101》第二季凭借其成熟的节目体系和运营体系,将“参与式文化”深入渗透进节目的各个环节,在“国民制作人”的热情参与下收视口碑双丰收,在吸引了国内外无数粉丝关注的同时也引发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也是本文着重研究的案例。

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以“陪伴成长、培养偶像”为诉求点,以打造“养成系偶像”为最终目的,相比一般的综艺节目,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更加重视粉丝群体的参与,制作方想法设法调动粉丝参与节目流程,让粉丝陪伴偶像成长,增强粉丝粘度,使粉丝诉诸自身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从而付出时间、精力、情感来创造新生代明星。

萌芽期:日本“养成系”模式兴起

将“养成”的概念作为艺人培养模式带入娱乐圈,最早的是日本著名制作人秋元康。1985年,他将一群尚未经过系统培养的高中生组成大型女子组合“小猫俱乐部”,组合从成立到解散不过短短两年半的时间,迅速击败了很多传统模式培养出的大明星,其影响力之大令人震惊。

此后,秋元康创立了最负盛名的日本女子偶像团体AKB48,这个“养成系”女子偶像团体以“可以面对面的偶像”为理念,以可爱、活力、亲和力等元素为主打,以粉丝的投票选拔为重心,从而在偶像和粉丝之间形成联动效应,这种模式至今沿用。

发展期:韩国养成型真人秀成型

养成系的培养模式被引入韩国后,通常以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的形式出现。传统的选秀节目以“选拔”为核心,而这种养成型的真人秀节目的内核是“培养”,练习生的外貌、性格、未来发展潜力、努力程度等均成为考量因素。节目制作的目的也不局限于排名,更重要的是展现选手的蜕变与成长,让受众深度参与到少男少女的成长历程中去,直至最后得到认可出道。

《Produce 101》是近些年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中的佼佼者,该节目由Mnet电视台参与制作,节目招揽了101名来自不同经纪公司的练习生进行同台竞赛,最终选拔出观众人气最高的前11名组成一个团体出道。这个节目最吸引人的,就是观众看着一个个普通的练习生不断努力、进步最后拿到出道名额的养成系设定。

爆发期:东亚地区同类型节目涌现

不难发现,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在近年来持续不断地出现在大众视野。韩版《Produce 101》第一季爆火之后,Mnet电视台相继筹备了《Produce 101》第二季、《偶像学校》和《Produce 48》等节目,同期还有KBS电视台推出的《THE UNIT》、JTBC电视台推出的《MIXNINE》等相继播出,泰国、日本等国家也纷纷效仿。

我国同类型节目也开始涌现,前有《燃烧吧,少年》《蜜蜂少女队》等在大型卫视播出,后有《超次元偶像》《偶像练习生》《创造101》风靡网络。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轰轰烈烈地落下帷幕后,腾讯视频便火速上线了“女团”养成节目《创造101》,观众的讨论热情依旧不减。自2018年以来,爱优腾更是每年都要推出一档同类型节目,偶像养成型节目仍然处于爆发期。

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的特色

偶像养成型真人秀相比一般的选秀节目,更加注重观众的参与度,因此这类型节目在选手的挑选和节目制作的手法方面都展现出不同的特色,下文将以《Produce 101》为例分析其节目特色。

选手类型多样化、个性鲜明化

在韩国,偶像团体属于艺人类型的一种,它的性质明显区别于职业的歌手或是演员。不同于《超级女声》选拔歌手等,偶像养成型节目想要挑选的是适合组成偶像团体的类型各异的练习生。参加《Produce 101》的101位练习生来自于不同的经纪公司,他们均在所属公司接受过较为系统的训练,他们大多并非唱跳全能,但却在作曲、编舞、唱功、舞蹈、rap等方面各有所长,这让观众看到其成长和进步的潜力,也为节目的多元化和精彩度提供了保障。

除了擅长领域的不同能让观众迅速区分选手外,个性的差异也能迅速吸引粉丝。在互联网语言丰富多彩的背景下,粉丝常常以各种名目为依据将不同性格的偶像进行分类,比如偶像性格高冷系,偶像亲和力较强系,“佛系”偶像等,在偶像的能力被观众认可前,鲜明的性格色彩就会让偶像拥有一批粉丝。

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除了竞技的一面,还有较多真人秀的部分去展现各个练习生的性格特点,因此,粉丝能迅速地在人数众多的参赛者中找到自己欣赏的那一类偶像,或者根据自己对偶像性格的解读创造文本、图片或者视频。《Produce 101》的舞台表演以团体为单位进行比赛,在小团体中,个人的性格就能很快地展现出来,也更容易被观众记住,而节目剪辑也乐于为选手打造合适的“人设”。

节目制作专注提升参与感

偶像养成型节目以“培养”为核心概念,即节目分量以展现偶像成长历程为主,以此来加强粉丝的“陪伴感”和“参与感”。因此,偶像养成型节目在节目制作的不同阶段都体现出不同的特色。

在正式节目播出前期,节目组就在网络平台放出101位练习生的一分钟自我介绍以及节目主题曲的表演舞台为节目预热,相比一般的节目注重明星导师或者主持人的宣传效果,偶像养成型节目更看重让参赛练习生进入大众视野,数量众多的新鲜面孔出现在网络平台,很容易快速引起网民的关注和讨论,简短而又有个人特色的自我介绍能让观众率先熟悉选手,而由101位练习生完成的主题曲舞台,统一的着装和舞步,则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Produce 101》两季节目都是未播先火,节目一经播出,话题量和讨论度就一路飙升,这与节目组前期的“预热”准备密不可分。

在节目播出期间,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以“成长”为核心,在叙事方面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故事感”,节目在剪辑上常常重构故事线,使每期节目既有悬念,也有反转,观众就像在观看一场偶像成长纪录片一般,既紧张也能从中收获快乐。在《Produce 101》第二季中,剧情反转是常用技巧,表现的情节通常是选手在练习过程中遭遇诸多不顺,如高音难以驾驭、身体不适、被导师批评等,但在正式舞台表演时却表现不俗,赢得认可和掌声。

在节目播出后,偶像的发展和粉丝的维护依托于M-net公司的商业网络体系,这一成熟完善的运营体系保障了偶像养成过程的完整性以及粉丝参与渠道的丰富性,确保偶像魅力的多方位展示,也为粉丝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不间断的活动行程让众多粉丝在节目播完之后不会迅速散去,在拥有了更多偶像相关的创作素材后,粉丝群体会以更大的参与热情投入到与偶像相关的活动当中。

对我国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的冷思考

事实上,我国从2015年开始就引进了“偶像养成型”真人秀节目,但有些反响平平,有些空有流量却没有口碑,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不成熟的偶像明星市场运作方式。国内较少有成体系成规模的明星培养公司,培养体系和经营方式有待完善,同时由于公司自身资金和资源有限,不能为偶像的后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粉丝选择面更加宽广的今天,国内的许多年轻人出道不久后便被市场迅速淘汰。

其次,缺乏原创力的节目内容。比如《青春有你》《创造101》等,从选手的选座方式、舞台表演的舞蹈和着装、节目赛制和流程都有一定程度的同质化,暂时收获了点击率和收视率,但缺乏创新性将影响我国综艺市场的长远发展。

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前景值得看好,粉丝参与下的娱乐产业的未来也值得畅想,优质的偶像养成节目,应该在一味追求收视率点击率节节攀升的同时,完善偶像培养体制,改良粉丝参与方式,切实提升节目内容与品质。

猜你喜欢
练习生真人秀偶像
大众偶像
Task 4
谜语真人秀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SEOUL TRAIN
综艺
调查
“真人秀”满足了谁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