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独立女性”

2021-11-14 03:45粲然
海峡姐妹 2021年3期
关键词:阿诺全职婚恋

文/粲然

看了本期《奇葩说》。

这个话题很有趣:在你的认知中,怎样的女性才是“独立女性”?全职主妇算得上是“独立女性”吗?

人的认知由众多因素所塑造。其中关系性别行为(比如男性应该做什么、女性应该做什么,进行过什么行为才能称得上合格的男/女性)的认知判断,也极其复杂,千人千言。

常年从事儿童教育的我想从童话角度来说说我的看法。

源远流长的童话故事是千百代以来儿童心智初创期的重要教育载体。也就是说,孩子刚刚出生那几年,几乎没有大人会正儿八经跟他们讲“结婚怎么回事”“女人怎么回事”“男人怎么回事”等等……

孩子从哪里习得并开始建立他们的性别认知呢?一是从原生家庭和最密切互动的周围环境里,二是从故事中。

做了那么多年家庭跟踪,我发现几乎每个人都会在潜意识里“拥有”一两个童年时听来的故事。他们通过内心和这些故事的对话,形成最初(甚至影响一生)的意识判断和行为选择。

说到这里,不要离题太远,来看看童话故事里怎么讲述性别和婚恋的吧。

01

有个流传甚广的童话传说,说的是一个村子里最美的少女阿诺,她马上要嫁给自己的心上人苏比。可她妈妈很发愁。因为她不会纺织。不会纺织的姑娘即使嫁出去,也会被人取笑。她妈妈把阿诺关起来,让她每天织布。正在阿诺焦头烂额之际,三个精灵婆婆出现了。

她们每晚都来帮她纺织,纺出来的纱线又细又美。阿诺成了村子里最受欢迎的“准嫁娘”。全家皆大欢喜,准新郎家更是乐翻了天。唯独阿诺很发愁,她对精灵说:“结婚后我要怎么 办啊?”

婚礼上,精灵婆婆出现了,她们坐在宴席上不客气地大吃大喝。宾客都吓了一跳,三个又老又丑的女人究竟是谁?

阿诺的弟弟上前问,“你们的嘴唇怎么那么厚?”精灵说:“我们天天用嘴捻线,嘴唇才那么厚。”

“你们的脚怎么那么大?”弟弟又问。“我们天天用脚踩动纺织机,脚才那么大!”精灵婆婆回答。

“你们的手怎么那么粗?”弟弟最后问。“我们天天纺线,手才那么粗!”

新郎听了精灵婆婆的话,回头看看美丽的新娘,跳过去亲亲她,说“你再也不要纺织啦!”从此,这对新人过上幸福的 生活。

听完这个故事,你怎么想?有的人说看见了物化女性的世界,对男性来说,女性的美貌仍然是优于女性生产力的选项。也有的人说,看见了更理想的两性关系,男性关注女性的身心完善胜于关注她的劳动义务。

这些观点都各有立论。但还有个关键点是,你认为孩子会通过这个故事得到怎样的性别意识?

02

另一些流传更广的童话,向两性婚育方向挺进更深。比如《野天鹅》:为解开哥哥们变成野天鹅的魔咒,女孩必须闭口不言,用荨麻织就十一件衣服。

在此期间,她和国王结婚,先后生下三个孩子。每一个孩子刚出生就被敌人抱走,并反诬她伤害自己的孩子。她为解救哥哥,承受巨大痛苦,绝不开口。直到最后的火刑架上,她把衣服织好,才说出自己的冤情。

这个故事里,是什么支撑着女孩承担原生家庭的痛苦秘密,即使自己的新生活险些崩塌也不足惜?如果是你,你会怎么 选择?

又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一无所有的女孩总是在忘我的辛勤劳动后获得美妙姻缘,而结婚又似乎使她们摆脱了辛苦劳作。

问题来了,辛苦劳作是女性命运的惩罚,还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你认为孩子会有怎样的结论?

回顾完这些极大可能塑造与影响人们初期性别婚恋观的童话,我们会发现,童话故事本身只是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底板”,是武林秘籍遗失“解法”的上半部。

一代一代的父母不仅要在摇篮里、夜灯下把千百年、千百代以来的故事交托给孩子;还把自己的生活态度演示给孩子看。同时获得故事和日常生活演绎的孩子,便会自己制造出对爱情和婚恋的最初理解与向往。

因此,虽然童话原型变化缓慢,但一代一代人会发展出当代婚恋生育的独特观念。

03

说了那么长,我只想说,我们无法脱离童年、脱离原生家庭、脱离对话的另一方去谈“婚恋育”中任何一个问题。无法脱离他人和语境,谈在你的认知中,怎样的女性才是“独立 女性”?

全职主妇算得上是独立女性吗?它太过像自说自话的。无论任何人立论,另一方均会愤愤地想:“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 以为。”

“独立”这个字眼,是必须以“互相依存”为基础的。否则独立便毫无意义。

“独立”存在在关系里。我们要谈什么是“独立女性”,全职主妇算不算独立女性——最重要的是,我们心里怎么界定这些词的,和我们发生密切生活关系的人怎样界定这些词的。

所以请原谅我没有在这个疑问下提出自己富有个性的回答。我有回答吗?是有的。

但如果仅仅提出回答并坚持这是标准答案,对真真切切改变两性关系,改善下一代两性“婚恋育”关系于事无补。

我们花费太多时间去确立“某个标准答案”,又忙着去推翻其他“不正确答案”。用粗暴的是非观在复杂的、通往人性深层次的亲密关系里横行霸道,满足于在网上“吃瓜”。

我们已经浪费太多时间在抱怨、指责、辱骂、旁观和割袍断交上。

在我看来,与其热衷于在某些娱乐事件和社会事件里树立“非独立女性”典型,还不如在个人亲密关系里成为引领者,一起探索“独立”是什么,能是什么,边界在哪里;还不如在把童话交给孩子之时,看着他们的眼睛认认真真告诉他们:“只要为自己的家庭和人生努力,无论做什么,都是最重要的工作。”

“独立”不仅仅是某一段爽文言论、某一段负气行为。有妥协,但不懈努力的人是独立的。

猜你喜欢
阿诺全职婚恋
土耳其全职妈妈晒7岁女儿“高定”
非全职工作在欧洲兴起
青年婚恋现状数据
婚恋心理探秘
我乐意做全职爸爸
婚恋陋习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