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竹笛的艺术发展

2021-11-14 17:30周旻珂
剧影月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竹笛音乐

■周旻珂

竹笛起源于距今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据《史记》记载:“黄帝使伶伦伐竹于昆豀、斩而作笛,吹作凤鸣。”此前,笛是用猿、鹰等动物骨骼为材料制作的,称为“骨笛”。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裴李岗文化遗址中发现距今7800-9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20 余支完整的骨笛,其材料用的是鹤类尺骨。在整个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渔猎和采集野生植物。其生产工具都是粗制的石片、石块及骨镖、骨镞等。那时,骨笛也是一种生产工具,狩猎时,人们用骨笛模仿自然界各种声音来诱捕猎物。到了晚上,人们点燃篝火,架起猎物,吹起骨笛,尽情地欢腾一番,故此可以说骨笛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乐器。到了黄帝时期,“人文初始”,社会已进入文明时代。人们开始穿上衣裳,住进房屋,过着“秋收冬藏”安定的农耕生活。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显著进步,骨制品大为减少。那时黄河流域生长着大量竹子,人们开始利用竹子为材料制作日常生活用品。据此形势,伐竹制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黄帝使伶伦伐竹制笛是笛制的一大进步,首先是笛的发声体发生了质的变化。自然界任何一种声音的音量和音色,都与其发声体的内在结构状况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立根于破岩之中,凌风傲霜、刚劲挺拔的竹材,其弹性远远优于猿、鹰等动物的骨质材料。当口腔将气流吹进竹笛管内,激发管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清脆圆润,犹如“凤鸣之声”、“龙吟之韵”,悦耳沁心;其二,以竹为材料制笛不需要繁琐复杂的工序,只需依照竹的天然资质稍加整饬,便可用来吹奏,这正符合《周易》中所说的“简易之道”。“乾以易之”,即容易为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坤以简能”,即简而不繁,容易被人们掌握和实践。为此竹笛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自伶伦昆豀伐竹制笛起,竹笛从春秋战国经由秦汉魏晋直到隋唐的历史进程中,虽不断遭遇天灾、战乱、朝代频繁更替等事件的阻碍与干扰,但从未停止其演进发展的步伐。在竹笛的演进过程中,凝聚着无数有识之士和劳动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如西汉京房,经其精心研究“加商于笛”,合成五音;东汉马融为笛作赋,为笛的优良品质鼓与呼;东汉蔡邕,拆柯亭,选用柯亭第十六根竹制成音色极佳的“柯亭笛”。他们孜孜不倦,悉心研究、作赋、选材,为的是对笛的型制与音色高标准的追求。

中国古代,竹笛发展的鼎盛时期是在唐代。唐朝从唐太宗“贞观之治”到唐玄宗“开元之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国力强盛,政治稳定,社会安宁,经济繁荣发达,为音乐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雄厚的物质基础。与此同时,盛唐音乐文化的发展繁荣与统治者的重视、导向有很大的关系。唐初几代皇帝深知乐为“冶情之具”,可以“涤精灵”,“祛怨思”。唐太宗是个文治武功兼备的封建帝王。他非常清楚以武功定天下,但最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德之道各随其时。”在他当政时期间,执行包容性的文化政策,使雅乐与俗乐争艳共存。作为民间俗乐的主要乐器—竹笛,当时已大量运用于宫廷歌舞大曲、法曲等艺术表演形式的伴奏与合奏之中。由唐太宗建立的“燕乐”舞曲所运用的乐器中就有大萧、小萧、长笛、短笛等乐器。(敦煌壁画可证)

唐玄宗更是酷爱音乐,极具音乐天赋,人称音乐皇帝。《唐摭言》称唐玄宗“尤爱横笛”。据唐朝南卓编撰的一部音乐史料《羯鼓录》记载:唐明皇“通晓音律,由之天纵,凡是丝管,必造其妙……”唐明皇通晓音律,并善于作曲。唐诗人张祜有首诗叫《李谟笛》写道:“平时东幸洛阳城,天乐宫中夜彻明。无奈李谟偷曲谱,酒楼吹笛是新声。”诗中所写李谟“偷”的曲谱,就是唐玄宗命乐工在天乐宫中吹他自己谱写的乐谱,名曰《紫云回》。

唐诗《李谟笛》除佐证唐玄宗善于作曲外,还从另外侧面揭示盛唐时期竹笛兴盛的状况及原因:一是玄宗在一家酒楼前听到有人吹奏他所奏的笛曲时,感到十分惊讶,因为此曲仅在宫内吹奏并无外传,于是派人将吹笛人抓来审问。此人名叫李谟,他说他在头天晚上赏月时听到上阳宫内有人吹奏此曲,便偷偷地记录下来。玄宗当即命其复吹一遍。吹毕,其节奏丝毫不差,大喜,随将他召回宫中,成为教坊一名乐工。李谟仅是一名方技,没有显耀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只因其笛技高超,便破格召回宫中任用。玄宗“唯才是用”之举,无疑对当时社会爱才风气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二是酒楼笛声,反映出当时竹笛不仅在皇城宫廷里能听到其音韵,而且在民间酒楼上,甚至在青山绿水处、村野陌路旁,在送别亲友的路上,在客居异乡里的夜空里,处处飘扬着悠扬的笛声。三是李谟为宫廷效力的地方——教坊,是主管雅乐以外的音乐及教习俗乐的机构,这说明唐玄宗重视民间音乐、重视竹笛音乐人材的培养,有力促进竹笛音乐的兴盛发展。四是唐代涉及乐器的诗作很多,而最多的是竹笛,似乎诗人们对竹笛情有独钟。他们闻笛起兴,常将竹笛作为意象融入诗作之中。综上所述,盛唐笛乐的兴盛繁荣与李隆基的倡导和亲自参与实践是分不开的。

唐代竹笛发展最主要的特征除去竹笛在宫廷民间广为普及的外在形势外,应是竹笛音色的变化。陈暘《乐书》记载:“唐之七星管古之长笛也,其状如篪而长,其数盈导而七窍,横吹,旁有一孔系黏竹膜者,籍共鸣而助声,刘系所作也。”笛膜助声用现代话说,这个笛膜就是高音激发器。加膜竹声,使得竹笛音色更加清脆明亮、优美动听,其音量更具穿透力。自伶伦伐竹制笛以来又一次革命性的进步,是具有划时代的创举。从此竹笛进入蒙膜吹奏时代,一直延续至今。笛膜助笛繁荣兴盛,笛膜助中华竹笛音乐登上世界舞台。在整个竹笛发展史上,刘系是笛加膜第一人。

宋、元时期,由于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日益壮大,致使音乐主流逐渐向平民化转移,音乐活动场所也由皇家宫廷御园向“瓦市”、“勾栏”以及茶坊、酒肆转移。北宋京都开封城内的大相国寺便是当时最繁华的“瓦市”(商品货物集散地)“勾栏”是在“瓦市”内圈出一定的范围专作演艺活动用,以满足商人、游客以及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并且也是文人骚客经常光顾的场所。这一时期竹笛广泛用于宋词、元曲以及民间各艺术表演形式的主奏或伴奏之中,是中国竹笛广为普及的发展阶段。

地方戏是特定地域历史生成的乡土艺术。它用当地的方言演唱、道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锡剧是流行于吴文化发源地—太湖流域的地方剧种。自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开始,锡剧由“东乡调—滩簧—常锡文戏—锡剧发展而来。在它形成发展过程中,始终与这里的人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太湖流域乃是江南丝竹音乐之乡,锡剧的唱腔、道白以及音乐的情调都蕴含着江南水乡吴韵软语的韵味,深受广大民众喜爱。

从宋至明清,在戏曲的成熟发展过程中,竹笛始终是其重要伴奏乐器之一,并发挥着其他乐器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竹笛在戏曲表演中能为演员“拖保唱腔”,渲染舞台气氛,而更重要的是竹笛之音韵能为舞台剧情渲染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使观众在竹笛音韵氛围中悟出剧情内涵,从而在有形无形之中受到传统教育的机会。

竹笛是极具中华文化特色的民族乐器,它从远古吹起,其音韵意象吹进唐诗宋词和元曲,吹上戏曲表演舞台。而今它以自信的姿态在世界音乐舞台上吹响中国旋律展示其非凡的气质。

猜你喜欢
竹笛音乐
My Mother
奇妙的“自然音乐”
俞逊发竹笛演奏艺术风格探究
我的坚守
音乐从哪里来?
地方高校竹笛教学方法研究
音乐
中国竹笛的音色在艺术表现中的作用与把握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