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小说中蕴含的生命意识

2021-11-15 12:13张舒
文教资料 2021年21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莫言小说

张舒

摘 要:作为一代文学大师,莫言先生以凌厉的笔触描绘着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下个体的挣扎与渺小,站在生命的高度上创造文学。重视莫言作品中的“生命意识”,能够为后续的文化研究活动提供新的参考经验,对莫言小说中的生命意识进行理性分析,感受真实的社会环境之下的文学造诣,不仅能够帮助现代文学创作者深入理解“生命意识”的内涵,更能够对莫言的作品进行透彻解读。本文立足于莫言的经典小说作品,在对其作品中蕴含的生命意识进行分析的同时,思考生命意识对于文学创作活动的影响,探究生命意识在莫言作品中的独特表现。

关键词:莫言 小说 生命意识

莫言是中国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作家, 其在文学上所作出的贡献不可谓不出色。作为出生于农村环境当中的文学创作者,童年的孤独与饥饿、社会的沉重与贫瘠,这一系列要素唤醒了莫言的人文意识与人格情怀,促使其站在生命的高度上理解作品,理解人生。莫言的小说多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以间断的幸福为点缀,促使读者不断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对莫言的作品进行深度解读,感受莫言作品中的生命意识,不仅是对文学创作活动的总结,更是对生命的含义的深层思考。

一、起源于个人经历与现实生活的生命意识

(一)独特的人生经历与生命意识

意识是一切社会活动与感性认知所构成的总和,借由意识的集中表现,文学创作者们在现实世界中勾勒出虛拟的创作意象,进而对现实、社会、人文进行反思。纵观莫言的小说作品,其立足于真实的社会活动,从现实、情感等角度入手, 描绘生命的坚韧与不幸,进而展现出自己所推崇的“生命意识”:生命的真谛便是复杂,便是承受。这种独特的创作思想离不开生活经历的捶打。作为诞生于乡村地区的民间作家, 莫言的一生经历了三年灾害“、文化大革命”、土地改革等多项重大历史变革,复杂的社会活动促使莫言完成了从个体到群体的过渡:他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个人的渺小之中,开始放眼于整个社会。在小说作品《草木虫鱼》中,莫言站在孩童的角度回忆了童年的快乐,从个体的角度描绘生命活动“好多作品把三年困难时期写得一团黑暗,毫无乐趣,我认为那是不对的。在那个特殊的时期里也有快乐,当然所有的快乐都与得到食物有关”,随后,其描绘了自己在田野间挖野菜、在山坡上抓蚱蜢、在河里捉螃蟹的生动场面,以成年人的笔触站在儿童的视角上回忆曾经的生活经历,将痛苦缩小,将快乐放大[1]“,炸螃蟹裹上麸皮,好吃得无法言表”,在承认困难的同时不放弃对生命的热爱,这可视为莫言作品中生命意识的萌芽。

(二)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生命意识

随着文学创作经历的不断丰富,莫言的作品开始偏向于现实,他开始思考人与社会、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在《天堂蒜薹之歌》中,莫言描绘了官僚主义下蒜薹种植户的生死存亡,塑造了高马、高羊、金菊、方四婶、助理员杨民政等一系列经典的角色,用小人物的缩影来代表反抗者、驯服者、被迫抵抗者等诸多形象,尝试借由人物的反抗来折射现实。[2]这是作者生命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在回忆起“官僚主义”的昏庸管理之后,他的作品开始为底层人民发声,从“生命与环境”这一话题勾勒文学。莫言在《天堂蒜薹之歌》中写道:合格的作家应该远离政治,但我的作品正在迫使我不断地接近政治。对于生命的尊重、同情使得其不断靠近现实, 靠近生命。正如思想家恩格所说的: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其他实体的支持,但这些实体不是高级的实体,不是天使, 而是低级的实体,是动物。莫言扩充了“动物”的内涵,将生命意识拓展到自身、社会当中,是对生命的热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反思。

二、起源于理性思考中的生命意识

(一)借由生命意识表述客观生活

著名作家小仲马在创作《茶花女》之后,诠释了感性创作与理性表达之间的关系:任何文学,要不把完善道德、理 想和有益作为创作目的,其都是病态的、不健康的文学。莫 言小说中的生命意识恰巧符合这一特点:站在生命的高度 上,莫言看到的不仅是生命中的快乐,更包含作为生命的人 必须承受的苦难。[3]在其经典作品《丰乳肥臀》中,作者用第 三人称与第一人称交互表达,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论断: 在“我”出生之前,世界上不曾有我的存在,所以司马库、孙 大姑、母亲生下的死胎都与我无关,这些描述中虽然包含着 情感,但都是“人物的情感”,日本人来了就该害怕,着了火就要去灭火,与“我”无关。但在“我”出生之后,以“我”“我 们“”我娘”为表述手法的表达方式便开始出现在作品当中,小说开始带有颜色。八个姐姐中,七个姐姐的名字都带有 “弟”,象征着对男娃的憧憬,但正是这层层叠叠的“招弟” “来弟”“求弟”“盼弟”构成了作者的反讽:对于旧时代的女性“,生男娃”是她们存在的唯一意义,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 正在进入到女性的视野当中,对于拥有九个孩子,孩子父亲各不相同的母亲来说,这种观念更是根深蒂固。这是在“我”的视野之下,对重男轻女的现实的隐喻讽刺。而“我——上官金童”的降生,更强调了这一观点:什么都不会做, 什么办法都想不出,虽然亲手埋葬了母亲,但被迫挖出了母亲的尸骸,最终打定主意,跳进一旁的沼泽当中去。这是最终的反抗,以死为手段的反抗。在《丰乳肥臀》中,作者并不忌讳对于性、传统道德、封建陋习的描写,女儿们命运多舛, 嫁给共产党、国民党、美国人,被撑死,投河自尽,这是“命运由不得人”的真实写照。

(二)借由生命意识反思现实

1995 年《丰乳肥臀》正式出版,但其中对于性的描写、对于传统道德的冲击使得群众对莫言冷言相加乃至于破口大骂:穷写书的想出名想疯了。无论是其中对于性的描述,还是对社会现实的描写,都是作家们在极力回避的。但莫言从理性的高度阐释了生命的真正含义:对于招弟、来弟、念弟等女孩子们,他们代表的是被命运所玩弄的大众;对于文中的母亲,她是承受无尽苦难、将孩子带大的伟大女神。重男轻女、战争频仍,莫言描绘了一个动荡环境之下的多子家庭,勾勒了伟大女性的形象,并在社会现实与个体命运之间思考生命的真正意义。著名作家汪曾祺认为“,这是一部严肃的、诚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对中国的百年历史具有很大的概括性。这是莫言小说的突破,也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一次突破。书名不等于作品,但是书名也无伤‘大雅‘。丰乳‘、肥臀,不应该引起惊愕”。即使是对于现代文学“,丰乳肥臀”的书名依旧过于“烂俗”,但对于作者与作品“,丰乳”是哺育后代的粮仓“,肥臀”是生养子孙的土壤,这种描绘并不下流。

现代文学研究者们对莫言的《丰乳肥臀》下足功夫,因为其所包含的理性意识、生命意识足以令人折服,“我向思维”的描写方式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历史,对历史、社会环境的描写更是增强了作品的真实度。《丰乳肥臀》不带有任何偏见,借由第一人称叙事的主观思想打破了时间、空间对于文学作品的限制,进而构建了独特的叙事风格。在《丰乳肥臀》之中,是对社会环境下個体命运的探索,是对历史现实的回顾,也是对母亲伟大形象的歌颂。作家苏童十分欣赏莫言作品中“泥沙俱下”的创作情感,他认为,莫言的作品是站在生命的高度上,在感性思维之下对理性的深刻反思,“是对民族、人类、社会的审视,尤其是众多女性形象所投注的母子之爱”[4]。在这种情感之下,是对母爱、历史、社会乃至于民族的探寻,是理性的最终表达,更是生命意识的升华。

三、起源于文学环境下的生命意识

(一)理性思想与感性思想中的生命意识

将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不仅能够增强作品的可读性,更能够借助特殊的创作环境,展现生命的张力与坚韧,使得读者在了解一个时代的同时重新定义生命。作为伟大的文学创作者,莫言在国内文学中积极吸取养分,借由国内的文化环境孕育自身的生命意识,在其他作品中传承生命,在自己的作品中创作生命。在作品《酒国》中,莫言借由对“吃人”主题的强调展现了商品经济之下人性的虚伪、嗜血的本能与政治的腐败,这一创作思想与鲁迅先生如出一辙:借由文学社会反思现实,在现实中挖掘被遗忘的历史。鲁迅先生的冷静、沉郁唤醒了莫言的生命意识,使其不断强调“人只有活着,才能够被称为活着”的主题。[5]这是借由经典文学作品对理性思维的集中强调。而在感性的生命意识当中,作者的创作思想同样受到现代文学作品的影响。作家沈从文一生在追求人性的内涵,借由《老实人》《石子船》等小说作品表现对自由、野性和本能的探索,在莫言 的《草木虫鱼》等小说作品之中,这种追求原始快乐的创作情感也在借由作者的文字表现出来。对于莫言来说,他的小说作品中的生命意识起源于对现实、对个人情感的思考, 包含着理性与感性两大元素,而在文学作家的影响之下,作者得以将感性的生命意识与理性的生命意识分离开展:借由感性的生命意识去追求生命的理想目标,借由理性的生命意识反应社会现实。

(二)文学环境下的生命意识

文学大师余华在其作品《活着》中塑造了命运悲惨的老人,其外孙苦根因过量食用煮豆子被活活胀死,而在莫言的《丰乳肥臀》当中,七姐上官求弟也是因过量食用生豆饼被活活胀死。文学中的再创作清楚地表现出来:作为立足于现实 的伟大作家,余华与莫言两人都立足于曾经的历史,对物质 上的匮乏进行强调。但在这论述之下,又存在着本质上的不 同。苦根与外公相依为命,没有劳动力,只能吃豆子,苦根曾 经享受过精神上的陪伴。但对于上官求弟这个女人,她在四 岁时便离开了自己的生母,在养母去世之后,又在反右运动 期间被打成右派,最终过量食用生豆饼被胀死。对于这个女 人,她的一生没有幸运,只有无尽的苦难。在余华的作品中, 主人公是来自于富庶之家的公子哥,享受过物质上的优渥, 在随后的不幸当中,也有家庭、亲人、子女的陪伴。但在上官 求弟这一人物中,命运并不曾给予她幸福,只有接连而来的 无尽苦痛。余华的生命意识认为,生命的含义在于承受,故 此,其为人物创造了更多的快乐,再将这种快乐撕碎,以展现 “命运无常”的真理。对于莫言,其则改变了这一创作思想, 将命运的残酷、冷峻带入到人物的命运当中,借由人物的不 幸来表现生命的坚韧与不可知。对于莫言,他的小说作品中 的生命意识受到我国文化体系的影响,其已经形成了“自成 一脉”的创作风格。

四、起源于艺术特色的生命意识

莫言的小说作品带有强烈的艺术特色,这种艺术特色与小说的核心内容相互交织,构成了基本的表现结构。首先, 在人物形象上,其不断强调生命的特异性,重视生命的独立、自由,如《红高粱》中桀骜不驯的余占鳌,无论是名字还是行为,都打破了礼法、时俗的限制,是对新时期时代英雄的一种呼唤;对于《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鲁氏,莫言也不忌惮对母亲的隐私与生理特征进行描写,部分学者认为,这是对伟大母爱的亵渎,但正是这种近乎于“色情”的描写方式,增强了个体的真实性,带给了读者更为直观的视觉冲击,使得读者不得不重视“生命”的本真含义:肉体与灵魂的共同产物。其次,在人物情感上,莫言将自己对于生命的美好寄托赋予相关角色,如经典的颜水生、唐红卫等,作为独立的男性,他们的自由、独立、活跃令人向往,英雄气概一览无遗。这是作者对“英雄主义”的向往,但也折射出了作者的价值观念:生命就要创造价值,创造未来,是生命意识的进一步觉醒。[6]

莫言的艺术感觉、艺术表现力构成了其表达个人生命意识的土壤,在创作文学作品的同时,对于艺术的追求始终不曾放弃。部分学者认为,莫言独立的艺术态度使其获得了新的创作灵感,其提出了“以丑为美,以美为丑”的另类审美模式,构建了一种“狰狞的美”,如《天堂蒜薹之歌》中,高马带着金菊逃亡,金菊闻到高马身上的蒜薹味道,竟产生了一种厌恶,这种厌恶并非来自于高马,而是来自于以种植蒜薹为经济收入来源的老家,来自于满身蒜薹味道的父母“。美”的变化使得作品中的生命更加鲜活。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莫言的作品“过度推崇艺术感觉,毫无节制”,大卫便认为莫言的作品脱离了现实,曲解了生命。但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作者正在借由自身对于艺术的独特感知重新塑造生命,从于占鳌的反抗到上官金童的忍耐,生命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表现在莫言的小说当中。

五、结语

现代学者往往只关注莫言小说作品中的创作手法与人 物形象,但对于文学创作中的生命意识,其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对于莫言来说,生命的不同形态、遭遇塑造了其生命意识的基本框架,促使其站在思想、文学、现实的高度上理解生命。从创作思想上来看,生命意识借由作者的理性表达、感性认知进入到作品当中,活跃于现实与文学之间,对于生命价值、遭遇的探究,借由个体、群体反应历史与现实,莫言的生命意识将社会环境吸纳其中,他的生命意识更加复杂,作品的生命力也更加旺盛。

参考文献:

[1]苏忠钊. 论莫言小说《檀香刑》中的生命意识[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7, 28(1).

[2]金红. 莫言小说中的意识流与新时期小说的生命意识[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

[3]黄海燕. 莫言小说中的生命意识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17).

[4]刘飞. 论莫言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与人性关怀[J]. 美与时代(下), 2015(12).

[5]李莹波. 坚强的生命意识和倔强的民族精神——评莫言小说《红高粱家族》[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18).

[6]赵晓芳. 莫言小说中的感觉世界和色彩语言[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6).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莫言小说
过去的年
爱如莫言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莫言的职场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