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物资储备工作与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2021-11-16 13:14陈辉赵悠李董
党政论坛 2021年4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

陈辉 赵悠 李董

[摘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在开放合作大势中,物资储备工作是锚定人民安居宜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物资储备的综合保障能力,应秉承新发展理念,探索创新,平战协同,实现绿色循环,开放合作,共享发展,推进资源集成联动,走超大城市应急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物资储备;高质量发展;韧性城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求,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在新形势下考虑物资储备工作,应把握超大城市公共安全治理基本规律和新发展阶段特点,进行全生命周期谋划。

一、物资储备工作是筑牢城市安全运行防线的重要保障

1.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下谋划物资储备保障

习近平始终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对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做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国家储备体系。2020年7月20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议题时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和实战导向,全面提升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系统思考谋划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2.把人民安居宜居放在首位构建储备体系

当前,全球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呈现多发和频发趋势,且风险具有跨领域和跨地区的特征。上海城市运行风险源类型分布复杂、空间分布集中、时间分布压缩、行业分布广泛。各类风险及其叠加发生,对政府执政能力和化解重大风险能力都提出严峻考验。安全是人民群众创造高品质生活以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应急物资储备保障理应以实用高效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在开放合作大势中全面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上海正着力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其联通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枢纽作用逐步增强,相应不确定因素增多。物资储备也应融入经济循环,以吸附全球要素资源的引力增强资源配置能力,立足上海,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物质基础。

二、上海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建设的探索

上海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初步形成具有上海城市特色的地方物资储备管理体系。

在2020年应对新冠疫情中,随着疫情蔓延,各类公共卫生防疫物资需求量激增。面对口罩零售库存售罄,生产企业产能尚未完全恢复的局面,上海市第一时间启动了市级储备物资应急机制,动用储备口罩重点保障市场需求和一线医护人员,向上海援鄂医疗队提供棉大衣,向入沪道口保障帐篷、应急包,向市级医院提供移动厕所等。高效的保障机制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现实战役中较好地发挥作用。

1.以备应变。物资储备是解决市场失灵情况下物资供应矛盾,衔接应急状态下物资需求激增而市场供应不足的公共产品,而非在应急状态下摒弃市场化手段承接全部物资需求的仓库。物资储备应强化平战转换能力,增强储备的柔性和适应性,解决平时太多,用时太少的矛盾,发挥“稳定器”和“蓄水池”的作用,稳民心,稳市场,保应急。

2.多方合力。建立以实物为主,兼顾产能、渠道等能力储备,并由资金、技术作为保障支撑的应急物资储备集群。强化物资闭环管理,突出物资储备、生产采购等物资动员能力以及医疗防治等专业精准分配的“三位—体”,提高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加强信息交流,促进互济互帮,资源协同共享。

3.储用结合。通过生产和流通企业落实储备,融储备于市场。同时,强调建立储备轮换使用机制,储备物资在保质期或有效期内适时更换并调剂使用,纳入行业机构、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轮换,提高储备物资的使用价值。

三、以新发展理念指导上海物资储备工作,推进韧性城市建设

1.坚持创新理念,适配韧性储备需求

围绕保持储备弹性,建立灵敏机动的储备等级响应机制。平时少储精储,紧急时根据突发事件特点和趋势,适度超前研判物资需求,物资储备响应等级先于事件预警等级启动,经过科学研判审慎决策,调品种、增规模。同时,根据物资需求的时空特点,差异化地考虑储备结构和布局,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对有明显季节性需求的物资,如感冒药、消毒液、口罩等秋冬呼吸道防控物资等进行季节性储备。对临海沿江、港口河塘等水域灾害风险高、防台防汛物资需求集中的区域,防汛、救灾物资储备更应“存基层、存一线”。

把建立专家评估论证机制作为必要决策辅助程序,依托物资储备专家库,结合应急综合风险评估和实际处置隋况,对物资储备的品类、布局、方式等进行评估、论证,优化调整储备规模结构,提高储备的适应陛。

2.坚持协调理念,强化物资应急供应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优化物资产能和区域布局,适当扩大龙头企业对紧缺物资的生产能力,更加突出产能储备和技术储备;增强骨干流通企业的应急收储能力,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资源,发挥上海总部经济优势和完善服务的供应链优势,借力跨国企业调配全球市场资源,实现资源要素和保障能力聚集。利用进博会溢出效应,实现贯通双循环的市场物资信息交互。

把握公众舆论宣传主阵地,平时重“宣教”,急时重“引导”。应急保障工作中,密切跟踪社会反应,召开新闻发布会,妥善应对社会关切,引导需求科学有度,及时防范物资挤兑。实行物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科学设置重点物资使用范围和标准,发挥社区治理优势精准有序分配。坚持“一盘棋”的全局思维,关键时刻资源统筹,实现物资保障来源于全国,服务全国。

3.坚持绿色理念,建立轮换报废机制

根据各类储备物资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核算管理各类物资的市场价值、品质等级、保存期限等要素,依据不同目标确定最佳收储轮换时机和方式,推动收储轮换工作从粗放型、经验型向精准、长效转变,实现“常储常新”。

坚持动态管理、定期检查、科学处理、依法处置的原则处置储备物资。凡是能够进入市场流通的储备物资,在有效期内实行市场化处置。储备管理部门必须做好储备物资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各自管理权限内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处置相关物资。对于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资,需经过无害化处置。

4.坚持开放理念,探索多元储备方式

明确储备和市场的关系,储备既来源于市场,又服务于市场。储备机制要同市场机制衔接,从确定规模品类、落实储备、轮换动用等各环节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可能按照市场原则进行。储备在市场遭遇“不确定扰动”的时候,应积极发挥作用,主动衔接,弥补需求,克服市场失灵。

秉持立足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新時代储备发展理念,充分挖掘产业链资源、整合供应链能力,吸纳价值链优势,在政府收购储备、企业动态储备的基础上,探索适应市场机制的产能储备、渠道储备以及资金储备、技术储备等储备方式。

5.坚持共享理念,推进资源集成联动

建立储备信息共享机制和物资储备统计制度,通过全覆盖、可视化的储备信息系统,打造储备物资“一张图”,融入“一网统管”,实现各类应急物资信息综合汇总以及物资储备的综合管理、科学调配和高效利用。 推动央地联动、军民融合、长三角区域合作储备物资应急协同保障进程,建立健全协调会商和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立不同应急主体之间物资储备信息共享机制、互济互助机制、动用决策机制、利益补偿机制,以规划协同为先导,实现物资及仓储资源共享、标准互认、监管互通、应急预案对接。

作者单位: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责任编辑 熊易芳)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