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路上迎大考

2021-11-17 03:09罗佐县
中国石油石化 2021年20期
关键词:拉闸双碳煤炭

文/罗佐县

国内拉闸限电可以视为世界赶考碳中和的考题,类似的考题可能还会出现,对此应做好准备。

近一段时期以来,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出现拉闸限电现象,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也由此引发针对能源转型的大讨论。不仅仅国内出现电力短缺,欧洲、美国也出现类似现象,其严重程度较国内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年的能源短缺已经是一个世界现象。就其形成机理而言,拉闸限电现象的出现既有需求侧因素影响,也有供给侧因素的推动,同时亦是实现碳中和过程中似乎必须要经历的,总之是多方因素形成的合力所致,涉及到经济、社会及自然领域等诸多方面。

需求侧影响,供给侧推动

需求侧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恢复性增长拉动电力需求。2020年暴发新冠肺炎疫情之初,各国政府对疫情及病毒传播途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得已普遍采取相对严厉的封城及管制交通、限制人员流动措施。严格管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了疫情,但也使得支撑经济增长的投资与消费受到严重抑制,最终导致全球经济负增长。进入2021年之后,各国在疫情防控中逐渐摸索出一边防控疫情,一边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社会运行模式。随着各项经济刺激政策效果相继显现,全球商品与服务需求开始回暖,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继而产生强大电力需求。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效果显著,是全球唯一在疫情期间实现正增长以及率先恢复的主要经济体。国内企业复工以及外贸订单回归中国本土是国内工业用电激增的主要推手。

能源供给侧方面的有效产能不足与需求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受疫情期间经济管制的影响,全球范围大量能源计划投资项目或在建项目被取消或滞后延期,造成包括煤炭、油气在内的能源有效供应产能下降,这只是其一。其二,疫情期间全球各国在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方面的共识进一步增强,碳中和升级成为世界战略。目前全球有130多个国家出台碳中和目标或路线图,未明确提出碳中和目标的国家也正在积极谋划和推动相关工作。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是优化能源结构,重点是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清洁能源,形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之后,国内多地即开始了快节奏的化石能源替代及去产能工作。效果是突出的,一些规模小、效率不高的小型煤矿被关停,造成事实上的国内煤炭产能整体下降,以及之前的煤炭供应均衡被打破的格局。我国目前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重依然接近60%,主要用于发电,煤电依然是电力主体。当电力需求激增的时候,在替代能源供应不到位形势下,国内煤炭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而电价未能随之水涨船高,造成电力行业亏损、发电积极性下降以及发电量增长赶不上需求增长,于是便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

可再生能源不稳定,市场竞争加剧

实现碳中和的隐含前提条件之一是可再生能源在电力供应中发挥主力军作用。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在总装机容量中占比已达40%,发电量也已达30%以上,这一比例已是较高水平。然而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如此大规模的装机容量在保障电力供应方面的能力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检验,目前至少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受极端气候条件和气象条件制约,可再生能源的供应总是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理论上讲发展储能及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可再生能源供应不稳定的挑战,但上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践尚需要周期,效果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不排除长时间探索的可能。从2021年运行情况看,受干旱以及风力下降等因素影响,国内主要可再生能源供应地区的电力供应波动,已经影响到自身并波及邻近地区电力供应,比如云南因干旱造成的水电供应不足就造成广东的缺电。

实现碳中和的隐含前提条件之二是当国内能源供应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贸易渠道从海外市场获得所需能源,而目前看来这一条件的实现也有难度。主要是因为当世界各国在采取步调一致的碳中和行动方案时,面临的挑战往往是相似的,解决方案趋同导致能源市场的竞争程度变得激烈,目前的天然气市场便是如此。亚洲需要天然气,欧洲也需要。由于风电受高压气象条件影响欧洲风电供应能力下降,同时由于经济恢复拉动了电力需求,欧洲的天然气发电需求大增。之前饱满的库存已经捉襟见肘,欧洲为此大量进口天然气,与亚洲形成竞争,从而导致全球天然气现货价格大幅增长,涨幅高达十多倍,这一影响丝毫不亚于2020年疫情期间的负油价。天然气大国美国的气价也开始翻番。

石油需求稳定,未来有上涨压力

目前全球石油需求于煤炭和天然气而言倒是相对稳定,市场也相对平静,但也有上涨的压力。其主要原因是石油主要用于交通能源,而非用于电力。不过从能源市场相互联动的机制看,煤炭和天然气市场的波动不可能不对石油市场产生冲击。若2021年继续出现极寒天气,若煤炭、天然气价格一路高涨,全球用于发电的石油份额可能会保持增长。2021年以来原油价格已经屡次出现上涨,目前还有上涨迹象。若极寒天气导致更多的石油用于发电无疑将进一步拉动石油需求。此外经济恢复带来的交通能源需求增长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石油需求,推高国际油价。我国目前依然是原油进口大国,油价上扬将进一步增加经济运行成本。我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恢复,国内新基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体系构建将带来工业用电、交通用能以及石化产品需求大幅增长,能源价格上扬将为经济运营带来压力。

拉闸限电不是个案,是世界普遍现象。这个现象的出现给步履匆匆的全球碳中和进程敲了警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人类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历史虽然漫长,但可再生能源要想成为工业化社会的主体能源,要想使其运行体系达到应有的成熟与稳定水平,依然需要人类做出艰苦的努力和探索。欧美电价飞涨、国内拉闸限电可以视为世界赶考碳中和的考题,类似的考题今后可能还会出现,对此应做好思想准备。

●实现碳中和,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努力。 供图/视觉中国

猜你喜欢
拉闸双碳煤炭
豆粕:拉闸限电引爆现货行情,连盘远月主力合约很淡静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煤炭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一种电能表磁保持继电器拉闸方式的软件消弧设计
再给你冲一次
煤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