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筝曲《乡韵》的创作特点和演奏特点

2021-11-18 07:03姜若君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快板谱例乐段

姜若君

(三明市三元区文化馆,福建 三明 365000)

一、引言

古筝,是我国的民族弹拨乐器,又名汉筝、秦筝,距今已有2500 年的历史。它弹奏出的声音悠扬而绵长,富有民族特色。在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民族风俗和文化差异的碰撞与冲击,逐渐衍生和形成了不同演奏技巧的、风格各异的、独具韵味的流派和曲目。其中,陕西筝派的曲目《乡韵》融入古筝技法中的长处:左手大指按压古筝琴弦和右手大指的大关节长摇等技法,将秦筝陕西流派的音乐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筝曲《乡韵》进行分析,即艺术特点和演奏技巧,旨在为今后的陕西派筝曲演绎提供理论基础,对表演实践提出参考。

二、创作特点

(一)创作背景

《乡韵》是一首极具秦腔音乐风格的古筝曲,曲调千回百转,跌宕的起伏,表露出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眷念与不舍之情。乐曲使用精简明畅的创作手法,婉转悦耳的音乐旋律,使之成为陕西筝派作品中颇有韵味的佳作之一。

(二)曲式结构

筝曲《乡韵》是一首带有引子和尾声的二部曲式,主体是一个慢板和一个快板,由引子进入,尾声结束,具体曲式结构如下表所示:

(三)特性音

陕西筝派风格的特性音是“fa”与“si”的运用。在乐曲的演奏过程中,“fa”与“si”两个特性音有欢音和苦音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

1.欢音:又称花音,在乐曲中用来表现欢快、活泼、开心和明朗等情绪特点。当“fa”和“si”作欢音处理的时候,弹奏的是本位音高,不对两音进行升降。

2.苦音:在“fa”和“si”这两个音当作苦音处理的时候,“fa”的音高位置就要弹奏成“fa”与升“fa”两音之间的音高,即微升“fa”;则“si”要弹奏成“si”与降“si”两音之间的音高,即微降“si”[1]。

(四)演奏中情感的体现

在演奏《乡韵》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乐曲中的欢音和苦音的弹奏,巧妙地将颤音技法与之相融合,更能体现出秦腔音乐的特点,凸显旋律音调的对比,使曲调充满戏剧性的张力,乐曲前半段像是娓娓道来的乡愁,如泣如诉,到后半段,随着旋律的推进,思乡的情绪也被推向了高潮部分。

三、演奏特点分析

(一)引子部分(第1-8 小节)

《乡韵》以强音刮奏随后紧接着摇指带出了引子的旋律,表达出一种悲凉的情境。“sol”、“do”、“re”、“fa”、“sol” 确定了全曲的调性,G 徵调式。引子部分演奏注意点:

1.摇指的语气感和推动力

引子部分,体现出秦音的大气和恢宏。引子的一开始以强有力的摇指进入,运用刮奏和摇指的技法把音乐旋律的空间拉开,将秦地、秦音的大气和恢弘展现得淋漓尽致,摇指中要注意将气息串联起来,并且要有层层递进的感觉。

谱例1

在谱例1 中,已经把这首作品的音阶调式呈现出来了。音阶中,必然会有稳定与倾向,其中“sol”、“do”、“re”是稳定音,演奏时,应该要非常坚决的。“fa”是不稳定音,我们在演奏过程中,可以在这个音上做更多的音乐处理,比如:适当的拉长 “fa”的演奏时值、增大“fa”音的强弱对比幅度、移动弦位或是在弹奏过程中加入适当的颤音等,将音乐推向这组音阶的至高点--高音“sol”。经过前面“fa”音的百转千回,在最后落在“sol”音上,使音乐达到了该乐句的最高点。

2.音乐的戏剧性张力

引子是极具戏剧冲击力的乐段,它的张力大小,对整首乐曲后面的情绪积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演奏时,要注意把控陕西音乐大起大落这一特点。

(1)速度的变化

谱例2

谱例2 中的乐句,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弹性节奏,渐快、渐慢的速度变化在演奏中要明显地体现出来。同时,演奏者可以想象一下该乐句是由戏曲中的梆子敲出来的,当演奏者心中有该节奏的时候,便能更好的掌控住节奏和速度的弹性变化。

(2)力度的变化

谱例3

当演奏者弹奏谱例3 时,在强调主干音“si”的基础上,还要将音乐的内在张力加大,要有明显强弱的起伏。从开始很弱的乐句,慢慢向上推动,演奏者心中要有一杆标尺,力度从弱到强按级数1-10 划分的话,我们在演奏中要合理支配好力度的标尺,在控制力度标尺上注意两点:

a.标尺的相对值

在演奏中,演奏者的力量无法推动,是因为他的相对值较小,例如一开始演奏的时候就将音弹奏至一个较强的状态,此情况,无论后期如何推动,都是缺乏冲击力的;若一开始弱进,但是始终都保持同一力度的话,亦无法体现出力度的张力。

b.标尺的位置

演奏者要根据乐曲的发展,选择最为合适的标尺位置。例如:在谱例3 中,该乐句的演奏需要控制好力度,不能将音强推至10 级,因为后面的音乐是慢慢收掉的;在演奏谱例1 时候,由于该乐句为强进,极具冲击力,所以在演奏谱例1 时,便可将音强推至9-10级,演奏者合理支配好内心的标尺,即可将音乐的张力表现的最大化。

c.音色的变化

音乐不仅有快慢、强弱的变化,音色在音乐变化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会使音乐更加立体化,演奏者可以通过弦位、发力点的变化去寻求需要的音色。

d.气息的变化

该乐曲是取材于民间音调的,所以它的气息偏向声腔化,长短不一。对于偏戏曲性的处理,大量的唱谱是很有必要的。在演奏过程中,要找到它合理的气息口,做到紧松结合。旋律在高亢时,要将气息撑住,在抒情时气息要缓和。虽然在一个乐曲中,气息有多种变化的形态,但依然要有乐句的整体性,不能有明显的断句。

(二)慢板部分(第9-28 小节)

1.乐句的旋律走向和语气感

该乐曲慢板部分注重表达人的内心,演奏者在遵循乐句的基础上,要适当加入个人的理解。该乐段的旋律感极强,在演奏慢板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该乐曲的旋律走向和乐句之间的语气感,它的旋律大多采用的是鱼咬尾的写作手法,音乐听着绵延不绝。

2.气息的合理掌控

气息和乐句,是紧密相连的,只有掌握好乐句的内在规律,才能更好地调整气息。在慢板的演奏中,我们要注意调整好气息,可以在平时的练习中,加强曲谱的视唱,来感受气息的变化和乐句的连贯性。虽然在慢板中,也有一些情绪上的爆发,但总体来看,大多以抒情为主,所以整个的气息线条要尽量拉长,要将情感与旋律曲调相融合。

3.摇指与单音的结合

在乐曲的摇指中,出现不少摇指的倚音,这是源于碗碗腔的音乐特点。在弹奏过程中,演奏者会加入即兴的类似像勾摇的技法,且要注意勾是属于装饰音,不需要进行强调,弹奏时,可以带有些许随意性,通过手腕的惯性,迅速带过。

4.音色的演奏把握

慢板一开始,情绪比较收敛,对音色的控制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每个音之间要用气息将它们串联成句。在弹奏过程中,所有的“fa”、“mi”、“si”、“la”都要注意左手按弦意识的提前。

谱例4

在弹奏谱例4 的时候,除了要注意大指的音准以外,还要注意乐句中出现的空拍,该乐句的空拍不是音乐的空白,而是音乐的留白,乐句中所有的空拍都是为后面的乐段做铺垫。

(三)快板部分(第29-148 小节)

筝曲《乡韵》的快板由三个乐段构成,第一个乐段是由快速且紧密的节奏型组合而成,每个乐句基本上都是以反复的、成双的方式出现。第二个乐段是典型的紧拉慢唱式的创作手法,连贯、富有歌唱性的摇指和按滑音出现,将旋律线条拉长,乐曲的主题慢板即是该乐段的旋律素材[2]。第三部分是对快板第一部分的提炼,通过点指的演奏技法不断将音乐推至最高点。快板演奏有以下几点注意点:

1.把握好快速指序的演奏

弹奏快速指序的过程中,要尽量把每个音交代清楚,不可将音连成一片。在注意颗粒、干净的基础上,最主要的是要将音乐演奏出来,在演奏中,不可只注重速度、力度、清晰度,否则将会把快板演奏的像练习曲,使音乐的旋律感不强,演奏者要注意加入对音乐的处理和变化,不要让技术与音乐相脱离。

2.双托劈的演奏把握

双托劈是陕西筝曲的一大特点,虽然在快板中出现的次数不多,但具有重要的分量。在演奏时要注意手腕的带动作用和音量的控制,尤其是劈指,要通过手腕的带动大幅度的演奏。

3.情绪的层层推进

快板的情绪并不是一次性冲击上去的,它是通过不断推动的、拉回、再推动,做出一波三折、大起大落的效果。在演奏快板乐段之前,心中要有合适的力度标尺,合理安排好乐句中需要爆发力量的音符,循序渐进,为之后乐段做好情绪的铺垫。

4.左手大指按音的演奏把握

左手的按音技法在快板当中频繁出现和运用。在演奏过程中,要有提前意识,当还未运用之前要先将大指的位置放好,通过手腕来进行迅速地转换,若单单依靠手指的力量,很难将音高位置按准,而且体现不出滑音的弹性。

5.游离性乐句的演奏把握

谱例5

在快板中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游离性乐句,如谱例5。游离不仅仅是演奏弦位、旋律的音色和弹奏力度上的音量变化,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音乐情绪的变化。在演奏时,除了要注意左手的持续性颤音还要注重下滑音旋律韵味的表现,不要只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视了滑音的处理。

6.摇指起伏的把握

摇指在该段中看似拉长了旋律线条,实则将乐曲的冲击力和戏剧性更加的深入。它的旋律采用的是戏曲中紧拉慢唱的写作手法,通过不断地推动情绪,时刻保持着气息的紧张感。在过弦的时候,既要注意突出音头,又要避免每一个音都有音头。该乐段的演奏中,都有重音则会显得音乐断断续续,不够连贯;若完全无重音体现,没有音头,会使乐句太过连贯,故而失掉乐段的骨架感。

7.点指演奏的把握

在快板最后一部分的弹奏中,音乐是在呼应第一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删减和提炼,通过演奏技法点指和力度的不断推进,使乐曲的情绪和力度达到了制高点。点指演奏中,要注意手腕的带动和层次的铺设,中指的音是旋律线,因此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要通过手腕的惯性,巧妙的带过来。

(四)尾声部分(第149-151 小节)

在一开始的时候,主题的回归奠定了非常深远、思念的感觉。尾声篇幅简短,但戏剧张力极大,在演奏时要将乐段迅速的、不留痕迹的渐弱,要与快板有强烈的对比,掌握好音乐旋律张力的同时,还要注意音色的演奏把控。尾声是带有追忆、回归之感的,音乐趋向于通透,富有弹性的音色,要多用指尖的力量进行弹奏。

四、结语

在演奏乐曲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加强基础训练来提高演奏的技巧和速度,更要注意乐曲的风格特色。演奏过程中,要尽量突出乐曲的音乐流派特点,使得乐曲更加特别化,而非机械性的联系。在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后,通过视唱的方式感受旋律线条的走向和气息的连贯性。同时,要注重慢板的诉说性和快板颗粒性、清晰性等特点,将个人对音乐的情感理解融入旋律中,使乐曲听起来更加有情感色彩,从而带动听众的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
快板谱例乐段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浅谈快板的创新与发展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陕西快板,说唱艺术的另一面
解析钢琴改编曲《彩云追月》的美学特征*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快板艺术形式及其发展路径
江南丝竹器乐合奏曲《三六》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