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纹图谱和化学计量法的白芥子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2021-11-18 07:34张泽康喻刚艳喻祥龙王昌海赵玥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21年5期
关键词:白芥子芥子硫氰酸

张泽康,喻刚艳,喻祥龙,张 晴,王昌海,赵玥瑛,白 洁*,陆 洋,2*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院,北京 102488;2. 深圳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00)

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L.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温肺化痰、通络止痛等功效,主治胸胁胀痛、寒痰咳嗽、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等症[1-2]。临床常用于穴位贴敷治疗咳嗽[3]、哮喘[4-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6]。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安徽、河南、四川、山东、浙江、陕西等地[2,7]。白芥子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芥子碱硫氰酸盐、芥子酸、白芥子苷等[7],其中,芥子碱硫氰酸盐是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规定的指标性成分,也是止咳、平喘、豁痰的药效成分[8]。

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测定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足,因此本研究通过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含量测定方法,结合指纹图谱相似度、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白芥子药材的质量。

1 仪器与试药

LC-20A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中国)有限公司];2998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沃特世公司);BT25 型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AE-160 型电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

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 批号:111702-201605,纯度:98.3%)购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芥子酸对照品(批号:530-59-6,纯度≥98%)购于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白芥子药材(河北双宁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850017031),经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春生教授鉴定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L.的干燥成熟种子。

水为娃哈哈纯净水,乙腈、磷酸为色谱纯,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白芥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测定

2.1.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白芥子粉末(过3 号筛)1 g,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超声处理20 min(250 W,20 kHz),滤过,滤渣加甲醇同法提取3 次,滤液合并定容至150 mL容量瓶中,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1 006 μg/mL 的对照品母液,按比例稀释得400、300、200、100、50、25 μg/mL 的对照品溶液。

2.1.3 色谱条件 LC-20A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中国)有限公司],Spur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 5 μm),以乙腈-0.02 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15 ∶8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26 nm;柱温:30 ℃;进样量:10 μL。

2.1.4 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1)线性关系考察 取“2.1.2”项下制备的对照品溶液,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浓度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 34 119X- 78 982,R2= 0.999 8,结果表明芥子碱硫氰酸盐在25 ~ 400 μg/mL 内线性关系良好。

(2)精密度考察 取“2.1.2”项下制备的对照品溶液,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 次,峰面积RSD 为0.14%,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3)重复性考察 按“2.1.1”项下方法制备6 份供试品溶液,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计算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RSD 为0.12%,结果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4)稳定性考察 按“2.1.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3”项下色谱条件分别在0、2、4、6、8、10、12、24 h 进样,计算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RSD 为0.04%,结果表明样品24 h 内稳定性良好。

(5)加样回收率考察 取已测知含量的样品6 份,每份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4.40 mg 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照品,按“2.1.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1.3”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计算得芥子碱硫氰酸盐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1%,RSD 为0.55%,结果表明方法稳定可靠。

2.1.5 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测定 测定市售三个产地15 批白芥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15 批白芥子药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测定结果(n = 3)Tab. 1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sinapine thiocyanate content in 15 batches of white mustard(n = 3)

2.2 白芥子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

2.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白芥子1 g 于圆底烧瓶中,加水300 mL,回流提取30 min,待药液温度降至约50 ℃,过滤,药渣加水200 mL,同法回流一次,过滤。将两次煎液合并后用容量瓶定容至500 mL,摇匀后取5 mL 煎液,加5 mL 甲醇,室温放置10 min,于离心机中10 000 r/min 离心5 min,过0.22 μm 滤膜滤过。

2.2.2 色谱条件 2998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沃特世公司),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以乙腈(A)-0.05%磷酸溶液(含0.05%三乙胺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 ~ 5 min,98% ~ 97% B;5 ~ 15 min,97% ~ 95% B;15 ~55 min,95% ~ 70% B),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5 ℃;进样量:10 μL。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进行测定,白芥子药材中各成分得到很好的分离。色谱图见图1。

图1 白芥子样品 HPLC 图谱Fig. 1 HPLC of white mustard samples

2.2.3 方法学考察 (1)精密度考察 取编号P4 药材适量,按“2.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2.2”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 次,记录峰面积,以7 号色谱峰为参照峰(S),计算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 < 0.11%,相对峰面积的RSD <4.35%,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重复性考察 取编号P4 药材适量,按“2.2.1”项下方法制备6 份供试品溶液,按“2.2.2”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峰面积,以7 号色谱峰为参照峰(S),计算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 <1.05%,相对峰面积的RSD < 3.67%,结果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3)稳定性考察 取编号P4 药材适量,按“2.2.1”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2.2.2”项下色谱条件分别在第0、2、4、6、8、10、12、24 h 进样,记录峰面积,以7 号色谱峰为参照峰(S),计算得各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 < 0.49%,相对峰面积的RSD < 4.76%,结果表明样品24 h内稳定性良好。

2.2.4 不同产地白芥子药材指纹图谱比较 按“2.2.1”项下方法制备15 批次白芥子药材供试品溶液,按“2.2.2”项下色谱条件进样,将图谱以cdf.格式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以P1 为参照图谱,时间窗宽度为0.1 min,对照图谱生成方法为中位数法。因P5 指纹图谱中色谱峰较少,P9 指纹图谱中杂质峰影响较大,故进行剔除处理,见图2。生成样品对照指纹图谱R,见图3。其中,13 批次不同产地白芥子药材共有峰10 个。在与对照品色谱图比对之后,确定7 号峰为芥子碱硫氰酸盐,10 号峰为芥子酸。13 批白芥子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944 ~ 1.000,表明这13 批白芥子药材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较高。

图2 15 批白芥子样品色谱峰匹配图Fig. 2 Chromatographic peak matching diagram of 15 batches of white mustard samples

图3 白芥子样品 HPLC 指纹图谱共有模式Fig. 3 The common pattern of HPLC fingerprints of white mustard samples

2.2.5 聚类分析 利用SPSS 20.0 软件对除P5、P9 外其它13 个产地的白芥子药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见图4。13 批白芥子药材被分为两类,P1-P4、P6 -P8、P10 号药材为一类;P11-P15 号药材为一类。聚类分析显示白芥子药材的质量受产地影响。

图4 13 批白芥子药材聚类分析图Fig. 4 Cluster analysis diagram of 13 batches of white mustard

2.2.6 主成分分析 以13 批白芥子药材的10 个共有峰的峰面积为初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主成分的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见表2,碎石图见图5。以特征值>1 为提取标准,共确定3 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5.995%,能够较好地反映其化学成分特征。对主成分载荷值进行计算,并根据公式F=0.469 12F1+ 0.279 99F2+ 0.110 84F3(F为 主 成 分综合得分,F1、F2、F3分别为3 个主成分得分)计算综合得分,见表3。不同产地白芥子综合得分为-2.51 ~ 1.20,若以10 个共有成分为综合评价指标,其中,四川产地的白芥子药材总体评分较高。主成分分析能把不同产地白芥子分开,说明其质量存在差异。

表2 主成分特征值和贡献率Tab. 2 Principal component eigenvalues and contribution rate

表3 不同产地白芥子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Tab. 3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s and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white mustard from different producing areas

图5 13 批白芥子药材碎石图Fig. 5 Scree plot of 13 batches of white mustard

由表4 载荷矩阵可知,第1 主成分主要反映1、2、3、5、10 号色谱峰的主要信息;第2 主成分主要反映4、6、7 号色谱峰的主要信息;第3 主成分主要反映8、9 号色谱峰的主要信息。以3 个主成分为变量得到载荷图,见图6。已标定的芥子碱硫氰酸盐(峰7)落在第2 主成分,芥子酸(峰10)落在第1 主成分,且芥子碱硫氰酸盐(峰7)有较大的权重值,说明其在这13 批白芥子药材中比较稳定,对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在决定不同批次间白芥子药材质量差异上起着重大的作用。

图6 主成分分析载荷图Fig. 6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oading plot

表4 初始因子载荷矩阵Tab. 4 Initial factor loading matrix

3 讨论

3.1 供试品的制备方法

3.1.1 粉碎粒度的考察 达到2020 年版《中国药典》粒度标准粉碎时间较长且堵塞筛孔现象严重,且2020 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其它种子类药材,如:莱菔子、马钱子、车前子等,均为粉碎过3 号筛后进行含量测定,因此最终确定将白芥子粉碎后过3号筛。

3.1.2 供试品复溶溶剂的考察 样品经减压回收溶剂后用流动相复溶残渣,静置后油水分离,析出白色沉淀。本研究直接以提取液定容进样,省去除去溶剂、复溶的步骤,重复性较好,且含量均符合2020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

3.2 色谱条件的选择

本研究采用乙腈-0.02 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15 ∶85)进行色谱分析,相比于原流动相,大大降低了无机盐的加入量,避免高盐环境对仪器和色谱柱的损害,且能达到较好的峰型及分离效果。

3.3 分析方法评价

13 批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 0.9,说明不同产地的白芥子药材质量较稳定。个别地区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小于0.9,分析原因可能与该地种植户种植年限和采收时期有关。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15 批白芥子样品主要分为两类:四川产白芥子聚为一类,安徽产白芥子聚为一类。说明药材质量受地域影响,为白芥子的产地识别追溯提供支持。

4 结论

本研究对2020 年版《中国药典》中白芥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优化,并结合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白芥子药材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白芥子药材质量和地域之间存在相关性,同时为白芥子药材质量评价研究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白芥子芥子硫氰酸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废水中硫氰酸盐的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离子色谱法测定PM2.5中草甘膦、硫氰酸盐和高氯酸盐
80%异硫氰酸烯丙酯母药HPLC法分析
多出来的空间
材料作文“芥子之灯”导写
再遇芥子园——《芥子园画传》与当代名家对话展
出入芥子园—精进社第四回展
治咳嗽痰喘